摘要:識字能力不等於思維能力,很多早教機構會着重培養孩子的認字能力,因爲教嬰幼兒識字能夠提高他們的思維能力。隨着嬰幼兒語言能力的發展,詞彙量和概念的增加,這些與文字相關的形象也會發生變化,這個過程是自然發生的,過早用應試教學的方法教授幼兒識字會讓孩子產生錯誤的聯想,甚至干擾他們的自發聯想。

現在很多的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夠從小就接受最好的教育,從早教開始,甚至早早教都安排上了,不惜花重金培養孩子。

社會上也有衆多名目的早教培訓機構,各種類型的培訓都有,家長被宣傳的說辭迷惑,將所有的希望都寄託給了早教培訓機構,自己忙着上班掙錢。

其實家長的心態是能夠理解的,誰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一個好的未來,但是不能將所有希望都寄託給早教機構,自己缺乏教育的信心,花錢是愛孩子,但是並不代表家長要將時間都用在掙錢上,從而忽略了陪伴,把培養和教育都外包給教育機構。

大量心理學和教育學的研究都表明,對嬰幼兒早期發展更爲重要的因素與父母的關係,家庭環境氛圍有着密切的關係,而不是上了多麼好的早教機構。

未必需要上早教機構,只要家庭成長環境正常,孩子就能夠獲得相應的能力,再好的早教機構也比不上良好的家庭氛圍,培養孩子最好的老師是父母。

盲目信任教育機構,往往會降低父母教育孩子的責任感和信心,擠佔了更爲重要的親子時間。雖然專業人士能夠爲父母提供專業的建議和指導,但每個孩子都有獨特的發展歷程,父母也是獨一無二的,因此不管方法有多好,適合孩子的纔是最好的,可以說沒有任何已經制定好的教學規範是專屬於孩子的,需要在教育的過程中不管的磨合纔行。

教育是心靈之間的相互影響,最瞭解孩子,對他們影響最大的是父母而不是專家。更爲恰當的教育方式就是要加強父母自身能力的提高,多學習多提升,父母掌握孩子發展的知識,更好的瞭解自己的孩子,找到適合自己家庭的教育方式,陪伴孩子成長。

識字能力不等於思維能力,很多早教機構會着重培養孩子的認字能力,因爲教嬰幼兒識字能夠提高他們的思維能力。但其實思維是建立在各種認知能力之上的一種綜合複雜的功能。

識字能力只能反映嬰兒的認知功能已經發展到了一定的階段,但是並不代表他們的思維能力是全面的。漢字多爲抽象符號,孩子認字是憑藉孩子的圖形來識別記憶的,嬰幼兒最早對圖形的認知是人的面孔。

如果嬰幼兒能夠區分不同的人臉,就需要記住不同的面部特徵,這其實和認字是沒有區別的。區分不同人的面容需要仔細觀察,在類似中找出不同,如果嬰幼兒有了辨認的本領那麼他識字就會比同齡人要容易的多。

嬰幼兒識字能力的發展與語言能力發展密切相關,他們識字主要憑藉的是自發聯想,把漢字的字形與相關情景和信息聯繫在一起。

隨着嬰幼兒語言能力的發展,詞彙量和概念的增加,這些與文字相關的形象也會發生變化,這個過程是自然發生的,過早用應試教學的方法教授幼兒識字會讓孩子產生錯誤的聯想,甚至干擾他們的自發聯想。

孩子上學後正規教育與以前存留的信息發生混亂,會影響他們的正常學習,兩歲左右的孩子會出現詞彙學習的井噴階段,進入語言學習的高峯期,他們就會表現出對語言和漢字的興趣,這個時候可以順着孩子的發展在生活中培養他們對文字和閱讀的興趣。

嬰幼兒的認知特點是整體式識別,也就是囫圇吞棗不求甚解。所以教導幼兒識字沒有必要拆分每個漢字的偏旁部首,不要規定識字量,當他們的左腦功能逐漸發展起來之後對字形字義提出問題的時候,家長再順勢進行講解。在過程中要市場變化形式,不要枯燥的讓孩子反覆認讀,機械訓練。

早教並非只能在教育機構中才能進行,可以說生活也是教育,寶寶從出生之後接受到的教育都可以視爲早教的一部分。

甚至有的父母因爲寶寶在早教機構表現得不理想而質疑他們的能力和發育水平,從而產生焦慮。

不能將所有的教育都託付給早教機構,家長首先要搞清楚要先有良好的家庭教育,然後纔有適合孩子的早教,在幼年階段大腦的可塑性是非常強的,好的早教應該是給孩子的大腦提供各種條件促進其全面健康的發展。而並非只是針對一個技能持續不斷的練習,錯過了其他能力發展的黃金階段。

什麼樣的早教纔是好的早教呢?嬰幼兒孩子對世界的認知主要來自於周圍環境的反饋和動作導致的結果,會利用身體的各種感覺來探索世界。

新手父母容易只對孩子的聽覺和視覺重視,讓寶寶聽音樂,給他們看各種圖片。但忽視了觸覺和味覺等其他感官的培養,特別是孩子將東西放到嘴裏或者試圖用手觸摸的時候,家長總是打斷或阻止他們。

過度保護,不讓孩子碰這個不讓孩子摸那個,孩子想要自己走過去,家長會直接抱起他們讓孩子到達目的地,這其實就是無形中在剝奪孩子的發展機會。

早教並非越早越多越好,需要符合孩子的發展特點,輸入孩子大腦的信息強度都要適當,要符合他們階段發育的特點。

所謂高質量的陪伴也不是說家長要時時刻刻都陪着哄着孩子,要讓孩子成爲陪伴互動的主體而不是大人,不要總是一刻不停的和孩子說話逗笑,而是要讓孩子自己專注的玩,需要家長做出回應的時候再出聲,給他們自己動手和體驗的機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