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愛如山,當孩子在父親的庇護下茁壯成長,孩子的高智商和高情商都要比常規缺失父愛的孩子高太多。爸爸要在孩子12歲之前,需要陪孩子一起做9件事情,不想給孩子留下任何的遺憾,讓孩子的童年充滿着繽紛色彩。

1.帶孩子一起旅遊

通常,父親的角色是忙於工作掙錢,沒有時間陪孩子,也沒有親子互動。所有關於孩子的知識都是正常的。當父母和孩子一起旅行時,可以增進彼此的感情,探索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看不到的細節,同時收穫孩子給父母的意外驚喜,讓父親和孩子最終能夠更好地理解和愛對方。

2.培養孩子一項運動項目

當爸爸和自己的孩子一起運動,可以一起邊交流邊增進感情。在運動的過程中,爸爸可以讓男孩子解析運動的細胞,充分利用這個優勢培養男子漢的氣概;爸爸可以讓女孩利用運動調節培養出堅強的性格,這些都是媽媽給不了的。

3.親自給孩子做一份禮物

小孩子的內心充滿着童話,對禮物有着深愛。如果爸爸願意花很長的時間給自己的孩子親自做一份禮物,孩子會感動到不已。把這份屬於自己的禮物意義記載在心裏,永遠不會忘記爸爸的心意。

4.讓孩子聽聽自己的故事

幼小兒童的總是對除自己以外的事情感到好奇,總是喜歡別人給他講一些小故事。爸爸們可以給孩子講講自己小時候有趣的事情,不管是搞笑的還是厲害的,讓孩子瞭解你的過往,這樣可以增進親子間的情誼。

5.陪孩子做一些開動思維性的事情

孩子的腦細胞需要有人去開啓思想的世界大門。可以陪孩子一起拼拼圖,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可以學習到爸爸的理解性思維,通過交流有助於激發孩子對構建觀邏輯能力,這些對於孩子來說都是非常有幫助的。

6.給孩子普及日常安全知識

在爸爸眼中,其實最擔心的孩子的就是安全隱患,只是平時不放在嘴巴上。不善於言辭的爸爸形象一般都是比較高大威嚴,認真的和孩子講一些安全方面的教育,不僅可以表達出爸爸對孩子的關心,而且孩子還能夠牢記安全的警示作用,讓孩子從小知道安全第一。

7.陪孩子閱讀

爸爸一般要擅長科學和歷史數理方面等。可以經常帶領孩子一起閱讀科學方面的書籍,或者多看一些新聞報道,互相交流傳遞中,可以一起思考擴展思維能力,一邊積累學習的經驗方法,給孩子傳遞一些正確的價值觀。

8.陪孩子尋媽媽歡心

作爲孩子而言,最希望看到的就是家庭美滿,自己的爸爸媽媽在一起恩愛百出。讓孩子知道爸爸對媽媽的愛,從中讓孩子懂得感恩,懷着滿滿的愛意去製作一些禮物送給媽媽,讓媽媽感受到孩子的欣慰。一個和諧美好的環境下讓孩子成長,能把孩子的性格培養出積極健康,活潑開朗的性格。

9.陪孩子出席親子活動

在生活中,很少看到爸爸帶孩子的身影,但是孩子的內心是極度渴望爸爸陪在自己的身邊。尤其是學校組織的親子活動,孩子希望爸爸和自己通過努力一起完成親子的活動項目,獲得的勝利會使孩子內心充滿自豪感。

所以,爸爸們,放下你們手頭的工作,多陪伴一下自己的孩子,請承擔起自己的責任,給孩子的童年添加一筆自己的痕跡,讓孩子感受到來自爸爸的愛,孩子12歲以前的教育,爸爸是不能夠缺席。

欣兒媽媽,生活中的育兒經驗分享給大家,有任何困擾都可以在下方留言,我們一起探討交流,文字版權屬於本,歡迎關注分享給身邊需要的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