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蓝梦岛主

原创文章,已开启全网维权,抄袭必究!
霸王别姬,乌江自刎,西楚霸王项羽之死是千年历史大剧中最悲壮的一幕。
项羽自刎之前,把英雄气概和豁达心胸演绎到极致,后人总结成一句话,即:宝马赠亭长,头颅送故人。
所谓“宝马赠亭长”,后世读者都比较熟悉。众所周知,项羽的坐骑是大名鼎鼎的乌骓马,它通体乌黑如缎,唯有四蹄亮白如雪,身形壮美,日行千里,号称天下第一骏马。项羽对乌骓马的感情,甚至超过了对手下众将。
项羽深陷四面楚歌之时,无法割舍的除了爱人虞姬,便是爱马乌骓,有《垓下歌》为证: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兵败身死之际,项羽狠心杀了自己,却狠不下心杀了乌骓马,最终选择将它送给了乌江亭长。从此阴阳两隔,人马分离。
这便是“宝马赠亭长”。

再说“头颅送故人”。
垓下之战,汉将灌婴率五千骑兵追杀项羽至乌江。根据《史记》、《汉书》等正史记载,最终分得项羽尸体的五人,正是灌婴的手下。
《史记·项羽本纪》记载,项羽临死之前,在茫茫汉军中发现了一张熟悉的面孔,于是说道:“这不是故人吕马童吗?我听说汉王用千金万户封赏征求我的头颅,我就把这个大礼送给你吧!”言毕,项羽自刎而亡。
项羽死后,诸多汉军骑兵一拥而上,践踏争抢尸体,为了争功而互相残杀至死的就有几十人。最终抢到项羽头颅的是王翳,吕马童与杨喜、杨武、吕胜分别抢到项羽的一部分身体。
《史记·项羽本纪》中只说项羽与吕马童是“故人”,但二人如何相识,究竟是什么关系,在史书中却并无记载。
以上便是“头颅送故人”典故由来,虽然最终没真正送成。

垓下之战中,刘邦为了尽快瓦解楚军,承诺凡有勇士能杀项羽,“赏千金、封万户侯”。那么,最终分得项羽尸身的五人,结局究竟如何呢?
对此,《史记.灌婴传》与《汉书·樊郦滕灌傅靳周传》的记载如出一辙,都说:“(灌婴)所将卒五人,共斩项籍,皆赐爵列。也就是说,王翳、吕马童、杨喜、杨武、吕胜这五人,确实都因为击杀项羽而被同日封侯,但并非刘邦承诺的“万户侯”,比如,杨喜是封了1900户,而杨武只有700户。虽然1900户和700户离“万户侯”相差甚远,但对于一个低级武将来说,已经是至高无上的荣誉了。

再看这五个人的结局。
王翳因击杀项羽封杜衍侯,1700户,高后六年(公元前182年)薨,谥号“庄”。
吕马童:因击杀项羽封中水侯,文帝十年(公元前170年)薨,善终,谥号“庄”。
杨喜:因击杀项羽封赤泉侯,公元前168年逝世,善终,谥号为“庄”。
杨武:因击杀项羽封吴房侯,公元前167年去世,善终,谥号为“庄”。
吕胜:因击杀项羽封涅阳侯,卒年不详,善终,谥号为“庄”。

有趣的是,分得项羽尸身的这五个人,不仅同日封了侯,还都是善终,而且死后谥号都为“庄”(后因避汉明帝刘庄讳改为“严”),所以他们又被称为“庄侯”或“严侯”。谥法规定:“屡征杀伐曰庄。由此可见,“击杀项羽”是伴随他们毕生最大的功绩,虽然,项羽实则是死于自杀。
不难推断,如果不是因为“击杀项羽”,后世没人会知道王翳、吕马童、杨喜、杨武、吕胜这五个人的名字。这五位“勇士”,就因为瓜分了项羽的尸身,便封侯拜将,一生富贵,并且青史留名,不可谓不幸运,不可谓不传奇。
参考资料:《史记·项羽本纪》、《史记.灌婴传》、《汉书·樊郦滕灌傅靳周传》文中图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