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RV_off road vehicle(越野車),這種車型的入門級選項水平會怎樣?

北汽出品的「212」最有發言權,因爲量產越野車只有該品牌打入了“8.0/12萬”區間,是目前價格最低的ORV。然而這臺車也充分解釋了什麼叫做「一分錢一分貨」,ORV車型需要高成本的非承載式車身(獨立底盤),縱置四驅系統的物料成本也足夠高;而這兩項又是越野車必須具備的素質,那麼控制成本則需要從其他方面着手了,會是哪些呢?


發動機
  • 三菱4A91T型1.5T

這臺發動機仍舊採用「多點電噴」(氣道噴油)技術,噴油嘴佈局在狹小的進氣歧管裏是無法高壓噴油的,因爲壓力過高則有可能將燃油飛濺到管壁上。但低壓噴油又無法實現理想的霧化效果,混合油氣的蒸發性能與燃燒效率都會比較差,說白了就是發動機的扭矩會比較低。主流的1.5T直噴增壓機峯值扭矩在往300N·m靠攏,而「4A91T」只有200N·m,最大功率低至100kw。

非承載式車身的獨立底盤很重,以至於這臺車身尺寸僅爲4245*1830*1910mm的小車,其整備質量也達到了最高「1620kg」的標準。以「4A91T」驅動這臺車的最大推重比,數值低至“83.9Hp/T”;推重比在105左右會被認定爲“小馬與大車”組合,80級標準自然是性能很差的水平,而且需要頻繁以高轉速拉昇輸出功率:高轉速=高油耗,所以北汽212還是會很費油,且極速達到120km/h就挺不容易了。


分時四驅

不能否認分時四驅系統是最理想的「越野四驅平臺」,但是基礎平臺是不具備越野能力的。因爲純機械結構的分動箱雖然能實現“50:50”的固定前後橋分動,然而動力經過前後橋「開放式差速器」後會“隨意兩側分動”。因爲差速器的功能是依據兩側車輪的滾動阻力大小,調整往兩側車輪的扭矩分配比例;簡而言之爲滾阻大的車輪獲得的動力少,反之則更多。

知識點:滾動阻力大等於輪胎摩擦力大,此時車輪是不會輕易打滑的。而滾動阻力小則等於摩擦力小,此時爲其輸送過於多的動力則會造成打滑,因爲車輪轉矩可以輕易超過摩擦力。理論上ORV脫困需要依靠摩擦力大的車輪,滾阻小的車輪會在持續打滑狀態中「刨」出坑導致陷車。北汽212的分時四驅正是這種水平,因爲沒有任何輔助限滑系統。


輔助系統
  • ESP電子控制程序_未裝備

  • 前後橋差速鎖_未裝備

ESP系統中的「TCS/VDC」可以提供所謂的“電子限滑”,概念爲某一側車輪開始打滑並出現兩側車輪的轉速差(一般爲≥120rpm),此時ESP系統可調用ABS的智能制動力調整功能爲打滑車輪「單獨的剎車」。剎車實現了車輪無法轉動,動力則無法通過差速器往這一側傳動,於是動力則會完全傳遞至另一側不打滑的車輪以實現脫困。分動比例的概念爲:100:0,0:100。

「差速鎖」的功能爲“差速功能鎖止”,通俗的描述爲取消“滾阻智能分動能力”,實現兩側車輪以“50:50”的比例穩定分動。這種狀態毫無疑問是最理想的越野模式,因爲只要有一個車輪接地,且車輛的動力儲備充足則可以牽引車輛脫困。然而北汽212既沒有電子限滑也沒有前橋或後橋差速鎖,所以這臺車真沒有什麼能力,理論上只要轎車把離地間隙抬高到與212相同,兩輪車的脫困標準也是基本相當的!

總結:選擇越野車建議從15萬級起步,不過同樣具備越野能力的皮卡車,倒是在10萬級有理想選項。比如分時四驅加電子限滑並且可以選裝差速鎖的風駿7,炮皮卡、銳騏6等等,這些車的可玩性要遠高於同級ORV。所以在預算有限的前提下,皮卡車會是非常好玩的車型,供參考。


編輯:天和Auto-汽車科學島

責編:天和MCN

歡迎轉發留言討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