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36年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后,红军总兵力一下子增加了四万多人,而会宁当地仅有人口二、三十万,无力承担军队的补给,经总部商议,将部分部队西渡黄河,创建河西根据地,并西去新疆打通与苏联的交通线,获取苏方的军事援助,陈昌浩担任西路军军政委员会主席,而徐向前担任总指挥。次子陈祖涛当年跟随母亲刘秀贞来到延安,此时陈昌浩已经去了苏联,是张琴秋安排他们的生活起居,后来刘秀贞进入延安女大学习,毕业后留在延安工作,而陈祖涛被送去苏联与父亲团聚。

前言:

人的一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我们要拥有一个璀璨的人生,就要冲破眼前的阻碍,踏平荆棘,心中坚定信念,去实现我们心目中的理想。或许最终取得结果与我们的初衷有所不同,或者是大相径庭,但我们不应该悔恨,毕竟我们努力了。

当说出陈海泉这个名字时,很多人都不熟悉,而提到他另一个名字陈昌浩时,你就恍然大悟了,1931年底,红四方面军成立时,他就是方面军总政委,红军时期的大人物,1936年7月,红四方面军与红二方面军会师后,他还兼任红军前敌指挥部政委,如此了得的人物,在抗战爆发后却没了他的音讯,建国后仅担任副局长,这是为何呢?

那就要从红军的西路军说起,因为这是他的人生转折点。

西路军的惨败

1936年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后,红军总兵力一下子增加了四万多人,而会宁当地仅有人口二、三十万,无力承担军队的补给,经总部商议,将部分部队西渡黄河,创建河西根据地,并西去新疆打通与苏联的交通线,获取苏方的军事援助,陈昌浩担任西路军军政委员会主席,而徐向前担任总指挥。


这支两万多人的队伍,西进初期节节胜利,但由于没有补给来源,经过古浪血战后,全军已减至1.5万人,弹药粮食也严重不足,而在37年1月的高台战役,红五军全军覆没,军长董振堂壮烈牺牲,此时的西路军加上伤病员已不足万人,无力与敌人对战。

3月14日,西路军在石窝山召开最后一次会以后,兵分三路撤退,本来陈昌浩与徐向前一起,但因胃病病情加重,只能中途留下养伤,病情稍好后他先去了趟武汉老家,在与家人待了一段时间后,才北上返回延安,此时已是9月份了。

陈昌浩在苏联待了十几年

作为西路军的总负责人,他要承担西路军失败的责任,此时虽值抗战爆发,但他没有上前线领兵的机会,被安排在抗大、陕北公学教书,1939年因胃溃疡严重,经批准后去了苏联养病。


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后,他在一个叫做科坎加的小镇待了一年多后,1943年被召回莫斯科担任外交委员会的翻译,后调单苏联外国文学和民族文化出版局工作,在这里一直干到他回国。

抗战胜利后,陈昌浩就一直向国内申请回国服务,但一直没有回复,有一次前妻张琴秋来到苏联参加国际活动,抽空看望他,从张琴秋口中,陈昌浩了解很多国内情况,在张琴秋临走时,陈昌浩请她替自己转达想回国服务的请求。

1951年初,长子陈祖泽回国工作后,一直向上级申请父亲的请求,1952年陈昌浩带着妻子格兰娜终于返回祖国。在北京机场,他见到很多前来迎接的战友,当年他们很多都是自己的部下,如今却都成为高级将领,而自己却不知道以后应该如何?想到这里,陈昌浩心里很不是滋味。

在休息一段时间后,他等来自己的工作安排,他先在马列学院当了副教育长,后成为中央编译局的副局长,从他在苏联的经历来看,这份工作很适合他。

陈昌浩的三个儿子

陈昌浩回国几年后,因为中苏关系恶化,他与苏联妻子格兰娜的感情也受到影响,后来格兰娜跟随儿子陈祖莫移居澳洲,其他两个儿子都留在国内发展。

长子陈祖泽当年是和父亲一起去了苏联,在那里接受非常好的教育,回国后成为新中国的核子工业技术专家。


次子陈祖涛当年跟随母亲刘秀贞来到延安,此时陈昌浩已经去了苏联,是张琴秋安排他们的生活起居,后来刘秀贞进入延安女大学习,毕业后留在延安工作,而陈祖涛被送去苏联与父亲团聚。

建国后从包曼高等技术学院毕业后,陈祖涛回国参与一汽的建设,成为一汽的奠基人之一,60年代开始筹建二汽,并担任二汽第一任总工程师,成为二汽的创始人之一,可以说陈祖涛一生精力都致力于祖国汽车工业的发展,他与哥哥陈祖泽一样都是新中国的国家栋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