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36年紅軍三大主力會師後,紅軍總兵力一下子增加了四萬多人,而會寧當地僅有人口二、三十萬,無力承擔軍隊的補給,經總部商議,將部分部隊西渡黃河,創建河西根據地,並西去新疆打通與蘇聯的交通線,獲取蘇方的軍事援助,陳昌浩擔任西路軍軍政委員會主席,而徐向前擔任總指揮。次子陳祖濤當年跟隨母親劉秀貞來到延安,此時陳昌浩已經去了蘇聯,是張琴秋安排他們的生活起居,後來劉秀貞進入延安女大學習,畢業後留在延安工作,而陳祖濤被送去蘇聯與父親團聚。

前言:

人的一生並不是一帆風順的,我們要擁有一個璀璨的人生,就要衝破眼前的阻礙,踏平荊棘,心中堅定信念,去實現我們心目中的理想。或許最終取得結果與我們的初衷有所不同,或者是大相徑庭,但我們不應該悔恨,畢竟我們努力了。

當說出陳海泉這個名字時,很多人都不熟悉,而提到他另一個名字陳昌浩時,你就恍然大悟了,1931年底,紅四方面軍成立時,他就是方面軍總政委,紅軍時期的大人物,1936年7月,紅四方面軍與紅二方面軍會師後,他還兼任紅軍前敵指揮部政委,如此了得的人物,在抗戰爆發後卻沒了他的音訊,建國後僅擔任副局長,這是爲何呢?

那就要從紅軍的西路軍說起,因爲這是他的人生轉折點。

西路軍的慘敗

1936年紅軍三大主力會師後,紅軍總兵力一下子增加了四萬多人,而會寧當地僅有人口二、三十萬,無力承擔軍隊的補給,經總部商議,將部分部隊西渡黃河,創建河西根據地,並西去新疆打通與蘇聯的交通線,獲取蘇方的軍事援助,陳昌浩擔任西路軍軍政委員會主席,而徐向前擔任總指揮。


這支兩萬多人的隊伍,西進初期節節勝利,但由於沒有補給來源,經過古浪血戰後,全軍已減至1.5萬人,彈藥糧食也嚴重不足,而在37年1月的高臺戰役,紅五軍全軍覆沒,軍長董振堂壯烈犧牲,此時的西路軍加上傷病員已不足萬人,無力與敵人對戰。

3月14日,西路軍在石窩山召開最後一次會以後,兵分三路撤退,本來陳昌浩與徐向前一起,但因胃病病情加重,只能中途留下養傷,病情稍好後他先去了趟武漢老家,在與家人待了一段時間後,才北上返回延安,此時已是9月份了。

陳昌浩在蘇聯待了十幾年

作爲西路軍的總負責人,他要承擔西路軍失敗的責任,此時雖值抗戰爆發,但他沒有上前線領兵的機會,被安排在抗大、陝北公學教書,1939年因胃潰瘍嚴重,經批准後去了蘇聯養病。


1941年蘇德戰爭爆發後,他在一個叫做科坎加的小鎮待了一年多後,1943年被召回莫斯科擔任外交委員會的翻譯,後調單蘇聯外國文學和民族文化出版局工作,在這裏一直幹到他回國。

抗戰勝利後,陳昌浩就一直向國內申請回國服務,但一直沒有回覆,有一次前妻張琴秋來到蘇聯參加國際活動,抽空看望他,從張琴秋口中,陳昌浩瞭解很多國內情況,在張琴秋臨走時,陳昌浩請她替自己轉達想回國服務的請求。

1951年初,長子陳祖澤回國工作後,一直向上級申請父親的請求,1952年陳昌浩帶着妻子格蘭娜終於返回祖國。在北京機場,他見到很多前來迎接的戰友,當年他們很多都是自己的部下,如今卻都成爲高級將領,而自己卻不知道以後應該如何?想到這裏,陳昌浩心裏很不是滋味。

在休息一段時間後,他等來自己的工作安排,他先在馬列學院當了副教育長,後成爲中央編譯局的副局長,從他在蘇聯的經歷來看,這份工作很適合他。

陳昌浩的三個兒子

陳昌浩回國幾年後,因爲中蘇關係惡化,他與蘇聯妻子格蘭娜的感情也受到影響,後來格蘭娜跟隨兒子陳祖莫移居澳洲,其他兩個兒子都留在國內發展。

長子陳祖澤當年是和父親一起去了蘇聯,在那裏接受非常好的教育,回國後成爲新中國的核子工業技術專家。


次子陳祖濤當年跟隨母親劉秀貞來到延安,此時陳昌浩已經去了蘇聯,是張琴秋安排他們的生活起居,後來劉秀貞進入延安女大學習,畢業後留在延安工作,而陳祖濤被送去蘇聯與父親團聚。

建國後從包曼高等技術學院畢業後,陳祖濤回國參與一汽的建設,成爲一汽的奠基人之一,60年代開始籌建二汽,並擔任二汽第一任總工程師,成爲二汽的創始人之一,可以說陳祖濤一生精力都致力於祖國汽車工業的發展,他與哥哥陳祖澤一樣都是新中國的國家棟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