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曾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每个人在自己的一生中或多或少都会犯下一些错误。然而有些错可以弥补,但也有一些错误注定难以挽回。譬如三国时期的刘备,就曾在刘表托付荆州的时候,做出了一个十分错误的决断。此举不仅辜负了对方的一番苦心,同时也间接毁掉了原本富庶的荆州,使其从一片国泰民安的景象,变成了战火不断的纷乱之地。

刘表对待刘备的态度,其实一直都在变化

关于刘表当时决定将荆州托付给刘备这件事情,众人历来各执一词。有人觉得只不过是一番客套话,也有人认为刘表是在故意试探。

不过诸如此类的说法都只停留在猜测的阶段,难以拿出有力的证据,来证明这些推断。如果这样一味的猜测下去,只会离事情的真相越来越远,从而无法得出正确的结论。

唯有根据古籍的记载,从现实角度出发,才能够在最大程度上还原当时的情形,读懂人物的内心和处境。

如《三国志》所述,刘备最初来到荆州的时候,手下人马不过几千,这点实力在刘表面前其实根本不足以提。不过由于汉室宗亲的身份摆在那里,所以对方依以礼相待奉为上宾,并允许他带兵驻扎在新野,作为容身之地。

可是刘备虽然实力不强,但号召力和影响力却十分不容小觑,荆州各路豪杰纷纷前去拜访,甚至还有许多人愿意依附于他。如著名的谋士徐庶,便是在此期间来到了他的身边。

然而俗话说得好:“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乎!”

逐渐发展壮大的刘备,显然已经让刘表感受到了威胁,因此一直都在小心翼翼的提防。有时候还会让其带领自己本部人马与曹操的部下周旋,以此来限制或消耗他的实力。可见这时候双方的关系已经变得非常微妙,甚至可以说是貌合神离。

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刘表临死之前,终于再次发生了改变。一直对刘备小心提防的刘表,居然主动召见了对方,并且还做出了这样一个决定:

“我儿不才,而诸将并零落,我死之后,卿便摄荆州。”——见于《魏书》

其实他选择这样做的原因只有一个——危机感

当时局势

荆州处在天下的中心地带,四周皆被强敌环绕。东有孙权,北有曹操,此二人皆对其虎视眈眈,再加上汉中张鲁,益州刘璋等人,荆州所面临的威胁,绝非一般人可以解决。

面对如此情形,他深知自己的两个儿子根本无力守住荆襄九郡,毕竟人们常说知子莫如父,自己的儿子有多大本事,他这个做父亲的心里应该一清二楚。这时候唯一能够指望的人,也就只有驻扎在新野县城的刘备,只有把荆州交到此人的手里,才有可能得以保全。

不过刘表看中的当然不仅仅是刘备一个人的能力,而是他手下的那些谋臣武将。张飞、关羽、赵云等皆是不可多得的猛将,此外再加上有诸葛亮这样的顶级谋士相助,想要守住荆州并非没有希望。

而且最重要的是刘备曾经受其恩惠,即使坐领荆州也不会过于为难刘琦、刘琮。这样看来刘表的决定无疑是一片苦心,既考虑到了荆州的安危,同时也为自己的后人安排好了后路。

正所谓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现如今他的生命即将走到尽头,不得不为尽最大的努力做最好的安排。即使自己曾经一再提防刘备,但是按照目前的情形,也只能把这块地盘交给对方打理。

俗话说世界上没有永远的敌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一直都在发生着变化,曾经的对手也会在一定条件下成为朋友,更何况他们也并不是真正的对手。刘表的态度转变虽然非常突然,但仔细分析起来也完全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毕竟此时荆州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在这种大是大非面前,过去那些小恩小怨都已不再重要。凡事轻重缓急之分,两害相权尚且可以避重就轻,明白了这个道理,也就明白了该如何进行取舍。

可是这样的安排固然稳妥,但也需要双方紧密配合才行,否则终究只能是纸上谈兵。

刘备的错误决策

面对刘表临终之时的嘱托,刘备却并没有选择欣然接受,反而义正辞严地说道:

“此人待我厚,今从其言,人必以我为薄,所不忍也。”

但是这样的想法明显是一种妇人之仁,或者说是一种自私的行为。刘表将荆州托付给他是出于对未来的担忧,希望给自己的后人安排一条稳妥的后路,同时也是为了将强敌拒之门外,保证这片区域不受战火的摧残。

想当初刘表出任荆州牧时,此处本是一片混乱之地,盘踞着大大小小的势力,难以形成稳固的状态。

如《战略》书中曾记载:

“刘表之初为荆州也,江南宗贼盛,袁术屯鲁阳,尽有南阳之众。吴人苏代领长沙太守,贝羽为华容长,各阻兵作乱。”

此后正是刘表单骑入城,施展谋略收拢人才,最终平定四方,才有了如今繁荣富庶的局面。作为这片敬业的开创者,他当然不希望自己亲手创建的事业,被战火无情的摧毁,故而准备选有能者居之。

也就是说如果刘备能够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那么他就应该接受这个请求,代替刘表继续坐镇荆州,这样才算是真正的知恩图报。不过根据刘备所说的那些话来看,他当时心里想的却并不是这些,而是在顾及这样做之后会留下怎样的名声,不愿意留下被人指责的口实,可这样的做法,又何尝不是一种自私。

人在处理问题或者做出决策的时候,往往不能只考虑自己的利益和得失,这样做出的决定往往具有很大的片面性,甚至会存在很多弊端。只考虑单方面因素总会使人一叶障目,无法顾及到全盘的得失,和全局的利益。

刘备

所以说刘备此时的心态已经走进了一个误区,只看重自己的名声,而忽略了事情的本质。而且也正是由于这样的心态,导致他最终做出了一个错误的决断。不仅辜负了刘表的一片苦心,同时也间接毁掉了繁荣富庶的荆州。

此前刘表在世之时,荆州可以说是乱世中最安稳的地方,当其他地区都处在战火中的时候,这里却成了许多名门望族的避难所。当时有大量名士从北方迁居于此,比如诸葛亮的叔父诸葛玄,东汉太尉崔烈之子崔钧,还有身为颍川郡人的徐庶和崔广元……

而且荆州发展到最鼎盛的时候,已经达到了坐拥数千里疆域,带甲兵十余万的地步。可是拥有如此强大的实力和底蕴的荆州,却在刘表死后迅速被人分割。

曹操从北方长驱直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占据了南阳南郡等地,兵锋直指长江以南。而此时东吴方面也终于按捺不住,出兵夺取了江陵、江夏等地,走投无路的刘备迫不得已只能联合东吴,一同对抗曹操,并且从夹缝中勉强占据了一部分地盘。

这也就意味着原来的荆州已经被一分为三,再也不复往日平和的局面,反而变成了兵家必争的战乱之地。尤其是南郡、樊城、襄阳这几处地方,更是成了三股势力的博弈之处,先后几次易主。

然而连年的战乱,也给这些地方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严重破坏了经济和农业的发展。比如在《三国志·庞统传》中记载,后来庞统曾对刘备这样说过:“荆州荒残,人物殚尽,东有吴孙,北有曹氏,鼎足之计,难以得志。”

这一句话也正好从侧面反映出了荆州后来的破败程度,可以与刘表生前形成非常鲜明的对比。

荆州

但是如果当初刘备能够听从刘表的建议,直接把荆州接管过来,或许也不至于落到这个地步。但现实终归是残酷的,从来不存在任何假设,有些机会一旦失去,就不会再重新来过,有些局面一旦形成,就再也无力回天。

摆在刘备面前的残局正是如此,原本诸葛亮在《隆中对》时提出的计划,是得到一个完整而又富庶的荆州,来作为主要根据地之一。可是按照现在的情形,这个目标显然已经无法实现,而他们的计划也因此大打折扣,以至于到最后都没能实现恢复中原的梦想。

总结

一朝失策全盘受阻,关键时刻的决策,足以对未来产生非常深远的影响。也难怪三国时期的名士裴潜曾经评价他:“使居中国,能乱人而不能为治也。若乘间守险,足以为一方主。”

通过他处理问题的方式以及思考问题的角度来看,这样的评价的确非常中肯。一个人的思维方式决定了他的行为和决策,而他的决策则影响着最终的成就。在天下间广施仁义之名固然是其坚持的原则,可是如果对于一件事情过于坚持,就会形成一种迂腐的阻力。

因为世间的对和错都是相对而言,是一种表面的现象。但是处理一个问题的关键,却并不是争论表面的对错,而是应该把握这件事情的本质,如此才能判断真正的对和错。

刘表

就像对待刘表托付荆州的这个问题上,刘备始终认为自己坚持仁义的立场是正确的。可是就当时的局势而言,他眼中的对却是实实在在的错。这是由于他思考问题的角度受到了限制,不曾站在纵观全局的位置,也没有试图去了解对方的处境,所以最终无法做出正确的决断。

其实说到底还是他的格局和思维侧重点发生了偏差,自始至终都不能深入对待这个问题,也没能排除个人的主观意识,以绝对客观的角度去分析形势。因此他最终也只能如裴潜所说,乘天险而守一方,而无法真正统一天下。

可见任何决定的影响都不是单方面的,一步迈出之后,很可能会引发一系列的连锁反应。要想让未来高枕无忧,就必须慎重对待目前的每一次决策,做到三思而后行,尽力避免格局上的偏差,摒除片面性的观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