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飯飯媽隔壁林阿姨又跑去幼兒園了,原因是她家孫子和其他的小朋友嬉戲打鬧的時候,不小心一屁股坐到地上。沒想到就是因爲這樣一個小小的行爲,孩子當即大聲哭鬧,不管是其他的小朋友還是老師進行安慰,孩子的哭聲還是止都止不住。等到林阿姨去幼兒園之後,她才明白自家孫子是這樣一個毫無自理能力的人。確實在家裏的時候,老擔心孩子受傷害,基本上所有的事情都會替孩子安排好,孩子也沒有遇到過什麼困難。

可是就在進入幼兒園後,身上出現的問題就會越來越多,在這種小環境中,它所表現出來的柔弱性也讓父母感到害怕的。相信現在大部分的父母都會遇到這樣的問題,孩子不管因爲任何的困難,只要自己無法解決,就會以哭鬧的方式來應對。可是他們不明白自己現在所處的環境到底在哪?相比於家裏面,幼兒園並沒有那樣舒適,老師也不可能整天圍着一個孩子轉,沒有了在家裏那種備受寵愛的環境,孩子卻無法適應。他們把自己所接觸到的幼兒園當作是自己的家,把老師當做是可以幫助自己做任何事情的存在。但是孩子應對問題,如果不懂如何解決,只會給他們帶來越來越多的傷害,而無法讓孩子變得更加優秀。特別是現在孩子的弱化,讓他們變得更加玻璃心,抗挫能力弱。

01孩子的抗挫能力差,易對孩子產生負面影響,可能會影響孩子成功在生活中我們會面臨各種各樣的困難,很多人說“走進社會,我們並不知道自己下一秒到底在哪?是好是壞?”特別是現在各行各業飛速的發展,所面臨的困難也會比我們想象中的還要多,而孩子本身的抗挫能力也是幫助他們走上成功最重要的因素。如果缺乏這種抗挫能力,那麼孩子想要成長的更好,可能會比想象中的困難許多。
  • 社會壓力大導致心理受挫
因爲現在社會壓力越來越大,父輩已經被壓得喘不過氣來,更何況是處於競爭壓力較大的年輕孩子?因爲他們這一代被培養的較爲優秀,如果沒有抗挫能力,那麼之後看到比自己更爲優秀的人就有可能心理受挫。
  • 孩子變得玻璃心,不懂如何解決問題
大部分孩子所不能表現出來的抗挫能力,其實都是父母教育出來的,因爲父母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父母給予更多的寵愛,讓他們認爲自己生活在一個溫室之中,像是一個花朵,被所有人愛慕。看似非常的美麗,但實則破洞百出,一旦走上社會遭受檢驗,那麼孩子自然而然不懂得如何去解決問題。因此孩子容易變得玻璃心,一旦受到刺激,可能就扛不住壓力,從而無法直面問題。

  • 消極情緒影響心情
長期處於消極情緒之下,孩子的身體和心理都會發生很大的變化,實際上對於那些抗挫能力較強的人來說,他們在面對一件難以完成的事情的時候,總是以一種積極樂觀的心態面對,不會讓自己身體垮下,這是一種非常必要的方式。所以,我們在面對生活中困難的時候,也應該考慮到如何選擇,如何讓自己心情更好? 02影響孩子抗挫能力的因素是什麼?如果孩子缺乏抗挫能力,他會確實會遭受到很大的傷害,因此作爲父母我們應該清楚讓孩子擁有較強的抗挫能力。▼而在分析如何擁有之前,其實還必須瞭解影響孩子抗挫能力的因素是什麼? ①家庭環境影響不管是溺愛,還是辱罵,對於孩子來說都是有一定的影響,在溺愛之下孩子變成一個廢柴,在辱罵之下孩子越來越自卑,這兩種情況的存在,都會讓孩子無法跨越自己內心的鴻溝,變得更爲堅強。

②不懂得正確的自我思考在孩子三歲以後,他們也會對自己的行爲,產生一定的分析這種自我評價、自我思考、自我判斷對於孩子來說是較爲重要的。而在這個過程中,如果孩子發現自己有脆弱的傾向,必然下次在接觸某種事物的時候,還是以這樣的狀態,打心底裏就認爲自己是脆弱的孩子,那麼他怎麼還會變得堅強? ③情緒調節能力差如果擁有積極樂觀的心態也會有較強的抗挫能力,這主要是因爲自己對待問題的解決方式,存在着一定的差異。而我們所謂的情緒調節,其實就是應對抗挫能力最爲重要的利器,只有把自己從一種消極悲觀的狀態拉到積極樂觀的現實,才能越來越堅強。 ④沒有積極樂觀的心態世界上的事情分爲兩種,一種是失敗的,一種是成功的,當我們在面臨失敗的時候,或許下一秒等待我們的就是成功,而我們獲得了勝利的喜悅,下一秒就有可能跌入萬丈深淵。不管面對任何事情,保持一種樂觀積極的心態較爲重要,當孩子表現出來比較樂觀積極的時候,他們必然也不會因爲挫折而退縮,這就表現出了他們較強的抗挫能力。

03每一次失敗,應該是一種鍛鍊孩子在生活中會經歷越來越多的失敗,因爲他們對於這個世界的認知是空白的,只有生活中的經歷纔會慢慢的填補這種空白,讓他們的生活變得更爲豐富。只是有些時候失敗的色彩會讓孩子變得抑鬱痛苦,但是總的來說任何一次失敗都應該是一種鍛鍊。當孩子在面臨失敗的時候,也會讓他們的底線降低,從而變得更爲更爲堅強。 A、失敗的情緒強化,對孩子有一定幫助一次失敗,可能會沮喪,兩次失敗可能也會痛苦,而三次四次長期如此,孩子可能具有較強勝負欲而不再去糾結自己的成績好壞。這種失敗情緒的強化,也對於孩子有一定的幫助,會讓他們越來越坦然地去接受自己身上所存在的一些挫敗感,自然而然孩子的抗挫能力也會不斷的增強。 B、自我有效評價很多時候一個人表現出來較爲孱弱的狀態,其實並不是因爲他們到底有多麼的失敗,而是內心對於自己有一個不太切合實際的評價,認爲自己身上存存在很多的優點。一旦出現失敗的結果就會打擊到自信的人,無法承受就會出現父母較爲擔心的結果。對於父母來說,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承受生活中可能面臨的一些問題,讓孩子變得更爲優秀。就像之前十七歲男孩跳橋事件,相信大家也都知道,當時有一部分的網友就表示現在孩子都是玻璃心、抗挫能力太差,不懂得接受生活中的一些困難,甚至因爲爸爸媽媽的吵鬧都有可能讓他們情緒崩潰。其實這也是現在很多家庭的孩子身上所存在的通病,所以,作爲父母一定要懂得讓他們提升抗挫能力,避免出現一些危險的事情。

04當孩子表現較爲脆弱時,父母到底應該怎麼做? 1)可以愛孩子,但是不能溺愛孩子愛孩子是父母向孩子表達愛意的一種方式,但是溺愛孩子就是對孩子的一種傷害。很多父母表示,自己現在不懂得如何去控制自己內心想要寵溺孩子的慾望,實際上這種溺愛在孩子慢慢長大後,就會出現端倪了。當孩子走上社會,無所事事,不能適應任何的場合,父母可能就會後悔當初了,相信這也是很多家長不願意看到的情況,所以,愛孩子可以,但不要溺愛孩子,是我們和孩子相處的準則。 2)適當接觸困難,讓孩子有“心理彈性”給孩子鋪好所有路是中國父母照顧孩子時所會採取的一種方式,不像外國父母在孩子小的時候讓他們懂得利益換取,18歲之後就應該賺取自己的生活費。長期如此,孩子沒有自理能力、溝通能力、抗挫能力這也是正常的。因此父母在生活中應該讓孩子懂得喫苦,利用所謂的挫折教育,讓孩子不斷的刷新自己的底線,明白自己身上所存在的潛力,而不是畏懼困難。只有孩子有心理彈性,他們纔會變得更爲優秀,甚至不斷的讓自己堅強。

3)成果體驗法,讓孩子認識自己的能力生活在溫室的之中的花朵,他們並不懂得自己身上所存在的能力,就像玫瑰一樣看似好看,其實它也有比較銳利的刺。所以,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一定要讓他們明白自己身上有哪些能力,而所謂的成果體驗法,就可以幫助孩子更好的去了解自己。在面對困難的時候,父母可以將這些困難一步一步的縮小,定成小目標,孩子在不斷努力縮短自己與目標路程的過程中,也會有更好的成長。 沒有抗挫能力的孩子,是無法在這個競爭壓力較大的社會之中生存下來的,因此父母必須明白所謂的抗挫能力,對於孩子的影響有多大?父母在和孩子相處的過程中,一定要不斷的培養他們的抗挫能力,而我們上面所說的幾種方式,相信也能給你帶來一定的啓發。愛孩子要選對方式,不能溺愛是教育孩子的準則之一,適當的讓孩子接觸困難,讓孩子變得更加堅強。通過成功的體驗,知曉孩子身上的能力,這都是父母需要考慮的問題。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該內容通過維權騎士士值品牌館授權發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