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前我會留一些家務等到孩子睡覺以後再做,但是我發現這樣會讓我在哄睡的時候很容易焦慮,小朋友時不時的入睡困難是很正常的,但是當你想讓他趕緊睡着的時候,這種焦慮情緒就會不自覺地釋放出來,導致孩子更難入睡。但是我還是選擇花一些時間帶小朋友一起做家務,可以說,我們家現在的家務事,從洗衣做飯,到掃地拖地,沒有哪項是他參與不進來的。

我發現,疫情期間大家吐槽最多的,就是不上學以後,孩子作息時間全部亂套,尤其是那些已經上了幼兒園,又被迫在家停學的孩子們。

一方面,戶外活動減少,能量釋放不出去導致晚上很晚睡不着,另一方面,在家不比在幼兒園,有老師帶領着有計劃地進行教學活動,家長們不僅要管孩子喫喝拉撒,還要在家辦公,實在是一團亂麻。

如何安排“1V1帶娃”的一天,成了是一項挑戰。尤其對於剛過3歲的小朋友來說,還不知自律爲何物,大人的行爲和態度,極大地影響了他們的日常生活。

有人說,看一個人的房間是否整潔,就能體現出他的內心秩序如何。其實帶出的孩子生活是否有規律,也是同樣的道理。

有規律的生活對於小朋友來說十分助益,他們不用焦慮現在做的事情是對還是錯,而且清楚地知道接下來會做哪些事情,這對建立安全感有很大的幫助。

我們家就建立了帶娃的一日流程,具體是這樣的:

其實這份流程表沒什麼特別的,不過這兩個月實踐下來,有幾點心得想和大家分享一下。

- 1 -

根據孩子和自己的實際情況靈活安排

不勉強,別較勁

關於孩子的午睡

以前是午睡屆的種子選手,自從睡覺規律以後,基本上午睡都是保持在三個小時。但是疫情開始我們從老家回到北京,缺少戶外運動加上更換了環境,導致午睡哄睡極度困難,甚至出現哄睡接近兩個小時,睡了纔不到一個小時的情況。

以前我總盼着到他午睡的時候,我可以做做家務,提前準備下晚餐,越是盼着他睡着,他似乎越是興奮。這還沒開始輔導作業呢,哄睡就差點搞得親子關係破裂。

一番思考過後,我決定放棄他的午睡。既然睡不着,那就是不困,索性下午不睡了,這樣晚上也許還可以早點睡。

事實證明,這個決策真的是英明啊!雖然白天超長待機,但是現在獲得了一個每天八點多就睡着的孩子,真香!而且,他的總睡眠量並沒有受到影響,依舊保持在11-12個小時左右,所以也沒有什麼可擔心的。

關於戶外運動

疫情期間,我們每天上下午各一次戶外活動,全天累計在2-3個小時,並且活動時間儘量安排在午餐和晚餐前的時段。

這樣安排主要是因爲我家小朋友體能比較一般,一下子2-3個小時的戶外活動會比較疲憊,所以分拆成兩段,也可以穿插在讀書活動中休息一下眼睛。

第二個原因,喫飯屬於比較“矜持”的類型,爲了增加食慾,戶外活動安排在了餐前時間段,實踐下來的確對促進食慾有不小的幫助。

這樣的話,孩子活動完回家後,我需要在短時間內準備好飯菜,不然就會因爲太餓而添加零食適得其反。

所以,孩子停學在家的這段時間,我家的午餐和晚餐主要分爲兩類,一類是在20分鐘內可以從冰箱到餐桌的快手飯菜,比如雜蔬炒飯,水餃,意麪等;另一類是可以提前燉煮的預約餐,像紅燒雞翅,清燉排骨,牛尾湯等,完全可以保證孩子運動回家後,在最想喫東西的時候立即開飯。

- 2 -

帶娃一起做家務

把“睡後”時間留給自己

我知道現在很多雞血媽媽每天腦圖打卡,語數外全面轟炸,學習內容安排地十分緊湊。但是我還是選擇花一些時間帶小朋友一起做家務,可以說,我們家現在的家務事,從洗衣做飯,到掃地拖地,沒有哪項是他參與不進來的。

該圖片來源於網絡

我選擇這樣做有以下幾點考慮:

  • 一起做家務可以鍛鍊小朋友的生活能力
  • 可以讓小朋友瞭解做家務的辛苦,更加珍惜勞動成果
  • 大腦需要休息時間來消化學習的內容,做家務的“緩衝”未必是浪費時間
  • 減少小朋友不必要的屏幕時間
  • 騰出孩子睡覺後的時間,讓全職媽媽做些自己想做的事情

這裏面大人要放平心態,一開始帶孩子做家務很有可能“越幫越忙”。慢慢地,小朋友技能的提升,加上你的信任會讓他們有非常好的成就感,結果也會越來越理想。

以前我會留一些家務等到孩子睡覺以後再做,但是我發現這樣會讓我在哄睡的時候很容易焦慮,小朋友時不時的入睡困難是很正常的,但是當你想讓他趕緊睡着的時候,這種焦慮情緒就會不自覺地釋放出來,導致孩子更難入睡。

並且,家務大多時候會被歸爲“不想做,又不得不做”的事情,很少有人因做家務而產生成就感,價值感。尤其對於全職媽媽來說,很容易讓自己跳到“整天碌碌無爲”的坑裏爬不出來,產生自我否定。

把孩子哄睡已經很疲憊了,再去廚房看到一片狼藉真的是小確喪了。所以我的建議是,儘量將娃睡着後的時間留給自己做一些自認爲有價值的事情。

準備一些可以提高家務效率的工具,或者帶娃家務、寓教於樂都可以讓你“睡後”做自己。

降低一點家務的標準,勻出一些時間儘量調整自己的情緒。知識會有老師教,只有接納孩子、支持孩子的父母纔是陪伴他們一生的港灣。

- 3 -

加強爸爸的帶娃參與感

大家看到我們的作息表就懂了,工作日爸爸在家的時間約等於住了一家酒店,喫了早餐就出門了。這種情況下是否還要給隊友“安排任務”呢?

根據我家的實際情況,我家爸爸每天的任務是早晨帶小朋友一起洗漱,整理臥室,這個時間我會在廚房準備早餐。

沒有約定之前,我需要帶小朋友洗漱然後再準備早餐,而隊友早晨時間很緊張,又着急上班。如果哪天早上我臨時讓他帶孩子洗漱,這種“臨危受命”的狀態也很容易在一大早就產生不愉快。

後來我們就約定,早晨由他來完成帶娃洗漱的一系列的規定動作,這樣他們收拾好了,早餐也準備妥當了,一切都順順利利的。

貼在洗手間鏡子旁的洗漱流程

小朋友也因爲我們固定了一日流程,變得越來越配合。每天站在洗手間還自己唸叨總結“太陽昇起配合爸爸,太陽落下配合媽媽”。

現在,他們爺倆還悄悄地約定早上會一起“刮鬍子”,父親和兒子之間做一些只有男人才會做的事,對男孩的成長也是很有幫助的。

- 4 -

張貼流程步驟

我以前覺得家裏貼個日程表是一件很low的事情,一點都不“高級”。但是漸漸地我發現,太香了!

如果有一些步驟流程總是困擾你,每天會因爲“先幹嘛後幹嘛”,或者“誰來做”之類的問題煩躁,你真的應該試着寫下來,粘牆上。

寫出來的環節不在於多麼細緻繁雜,而在於關鍵。哪裏煩躁貼哪裏!尤其是涉及到多人協作環節的,在剛剛執行新的日程安排時,明確落在紙面上事半功倍。

我前段時間給做如廁訓練,一直想不明白到底該安排在什麼樣的時間契機帶他去洗手間,我就拿本子比比劃劃地寫了下來,一下子腦袋就清楚了。

一個連大寶都不抹的漢子讓他給娃洗臉,並且還得能記住要擦潤膚露也是有一定困難的,索性我就連這樣的“小事”都寫下來,只要識字,就能做到。

這樣有跡可循的生活方式,給孩子帶來的最直觀的影響就是,他知道接下來該做什麼了,很從容。並且如果在上一個環節磨蹭,他也很清楚地知道會影響後面的哪些活動。

比如如果在洗漱前收拾玩具繪本磨蹭了,就會影響睡前聽故事的時間,因爲就寢時間是固定不變的。

下圖是一歲多的時候,我製作的可以交互標記的“一日流程”,環節圖片都是照片,小朋友可以“看圖做事”。

家庭一日流程,是保證小朋友日常生活規律的好工具,也是家庭生活中契約精神的體現。如果一些日常環節總是困擾着你,不如拿出一個晚上的時間想清楚,寫下來。相信我,這個時間值得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