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1日,虛擬偶像中國絆愛聯合REALME真我手機,推出了以六一爲主題的“真玩心未泯”活動,而在一週以前的realme“破次元 · 真敢玩”新品發佈會上,中國絆愛作爲首位二次元產品經理,向廣大年輕人推介了包括REALME手機在內的8款潮玩新品。

進入2020年,在5G和疫情的雙重作用下,虛擬經濟前所未有地進軍線下,過去“宅男專屬”的虛擬偶像一下子進入到3次元的視野,頂替傳統的真人明星成爲大品牌的合作對象。而作爲大衆消費最前沿的手機行業,最先感受並親身體驗虛擬偶像的魅力。如果說初音未來與小米的合作尚屬虛擬偶像的牛刀小試,那麼今年以來從華爲NOVA7&洛天依,到REALME全系新品&中國絆愛,虛擬偶像“破開次元壁”已經成爲不約而同的商業潮流。

作爲二次元產品經理登場的全新愛哥形象

小衆中的小衆,緣何得到主流商業的青睞

廣義來講的虛擬偶像,是指通過繪畫、動畫、CG等形式製作,在因特網等虛擬場景或現實場景進行活動,但本身並不以實體形式存在的二次元人物形象。

本質上虛擬偶像是技術催生的事物——語音合成、VR虛擬現實、AR增強現實、動作捕捉、全息投影、AI人工智能等技術的發展,賦予存在於二維動漫/漫畫中的紙片人以越來越豐富的形態與功能,同時快速迭代的硬件與通信技術,則持續穩定地降低商業應用的門檻。從2007年初代虛擬歌姬初音未來誕生,到2016年虛擬主播始皇帝絆愛上線,虛擬偶像不斷地擴展自己的影響力和輻射範圍,終於在2020年,乘着5G的風口,在商業領域證明自己,真正實現了從二次元到三次元的升維與跨越。

虛擬偶像因想象力而誕生,天然地具有潮流性、未來感和娛樂屬性,而最貼近這些特徵的實體經濟部門,無疑是以手機爲代表的3C數碼產業。拿此次中國絆愛與數碼品牌REALME的合作來說,雙方在IP調性、訴求和理念方面的全面契合,從一定意義上預示了虛擬偶像走上大衆舞臺的內在邏輯。

年輕的新銳力量,這是REALME和中國絆愛共同的標籤。初創於2018年的REALME是全球成長最快的智能手機品牌,到2020年已經擁有3500萬用戶,位居全球第七位。而作爲全球首個虛擬主播的絆愛,從誕生起就穩居YOUTUBER榜首之位,其本土形象中國絆愛——愛哥儘管出道不足一年,但憑藉可愛、元氣的形象和性格,以及優質的視頻內容,已經在全平臺擁有近200萬粉絲,始終居於國產虛擬偶像的一線行列。這份同屬年輕品牌的認同感,是雙方攜手合作的首要原因。

另一方面,REALME的用戶大多是90後、00後的年輕人,他們在成長過程中或多或少都會受到二次元文化的影響,與虛擬偶像有共鳴,爲愛付費的意願也更強。中國絆愛的粉絲畫像與REALME的用戶羣體高度重合,爲雙方的破次元結合,打下了堅實的用戶基礎。

回想2016年12月絆愛誕生的時候,虛擬偶像還屬於相對小衆的二次元內部的小衆圈子,自娛自樂,不溫不火,4年過去,本土化的中國絆愛已經和初音未來、洛天依一起,成爲大衆視野最具代表性的虛擬二次元人物、虛擬偶像進軍3次元的核心勢力。

虛擬x現實在此交匯,虛擬偶像引領雙向破次元

技術催生的虛擬偶像,隨着技術的不斷進步而呈現出越來越多的可能性,中國絆愛與REALME全系列新品的深度合作,採用了諸多開創性的場景與應用,爲後續虛擬偶像的商業化路徑,提供了全新的視角與啓示。

同初音未來與小米、洛天依與華爲的合作對比,中國絆愛已經不再侷限於單款產品的商業站臺,而是品牌調性層面的深度綁定。中國絆愛受邀成爲REALME真我2020全系列8款新品的二次元產品經理,在年輕人羣聚集的二次元領域,以多樣化的形態體驗、推介和代言REALME產品;而在現實世界,愛哥從二次元破壁降臨,與REALME副總裁徐起、人氣明星楊紫、電競明星諾言對話互動。整場合作以愛哥爲中心,貼切地詮釋了虛擬偶像如何賦予現實產品破圈屬性,一邊是3次元商品以虛擬偶像爲媒介降維深入二次元圈層,一邊是虛擬偶像帶動二次元圈層升維走進現實的商業場景,破次元的主題詞實至名歸。

愛哥與REALME副總裁徐起互動,講述真我的生活態度

愛哥對話知名電競職業選手諾言,將二次元潮玩進行到底

此次愛哥與realme的深度合作,獲得了雙方用戶的一致好評,線上發佈會及後續的一系列品牌推廣,在覈心二次元平臺B站及微博、抖音、快手等大衆平臺得到了廣泛傳播。特別是B站用戶,更是紛紛針對發佈會的內容,自發進行了很多有趣的二次創作,形成了極佳的討論氛圍和話題熱度。三次元的手機潮牌與知名虛擬偶像強強聯手,雙方的知名度以及商業價值均得到了極大的提升。

B站部分以愛哥和REALME爲主題的二創作品

頭部IP的獨舞,虛擬偶像的未知邊界

愛奇藝發佈的《2019虛擬偶像觀察報告》顯示,截至2018年中國有超過30個虛擬偶像或組合,處在產業鏈上的平臺公司、內容公司以及研發公司超過百家。到2020年底,虛擬偶像的數量預計將超過2000個,潛在用戶超過4億。

今年以來,虛擬偶像的高熱度,是二次元圈層主流化的一個縮影,隨着95後爲代表的Z世代陸續進入25歲的主流消費階層,這一潛力無限的新生人羣,自然被各大品牌納入營銷的視野。從已有的虛擬偶像來看,他們的行爲已和真人網紅無異,通過在社交媒體上不斷髮布圖文視頻,和粉絲、其他大V頻繁互動,建立情感聯結。其商業化也遵循同樣的路徑,在網絡平臺累積起流量後,背靠粉絲接廣告、代言,再切入更深的內容合作領域。相比起真人偶像,虛擬偶像不僅可塑性強,性格與靈魂可以根據粉絲偏好不斷充實。她們既不用休息也不用睡覺,還能夠永遠保持可愛健康的形象,不會因爲人設崩壞等原因產生負面消息,因此更能滿足品牌方對形象代言人的期望。

然而,我們也要看到,儘管類似虛擬偶像帶貨的3次元商業實踐如雨後春筍般遍地開花,但真正成功走通主流商業模式的案例鳳毛麟角,真正獲得廣泛認可的,依然限於初音、洛天依、絆愛等少數幾個頭部IP。事實上,這幾個知名的虛擬偶像,其3次元破圈操作早已有之,他們的商業認知度,與其說來自於作爲虛擬偶像的天然屬性,不如說是長久以來持續破壁的水到渠成,並不具有借鑑意義。

無論是初音還是洛天依,都已經在3次元領域深耕多時,積累了了豐富的品牌合作資源。即便是誕生最晚的絆愛,也在運營之初就抱有出圈的野心,併爲此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資源。絆愛出道一年就舉辦了線下演唱會,曾先後以歌手、主持人等身份亮相電視節目、音樂節演出和跨年紅白歌會,並作爲代言人出席蘋果手機發佈會。中國絆愛出道雖晚,但商業合作的起點同樣不低,出任蘋果手機虛擬體驗官,出席微博紅人節,亮相《唐探3》電影發佈會,此次聯動REALME手機,追上了初音洛天依的腳步,鞏固了自己的一線地位。

據統計,2019年中國二次元用戶規模達4.9億,其中泛二次元男用戶3.9億人,核心二次元用戶1億人。隨着這個充滿活力的全新增量市場逐漸打開,越來越多所謂的“二次元小衆文化”將走出圈地自萌的境地,探索對接新的商業領域。虛擬偶像的發展將呈現出怎樣的可能性,下一個圈內大新聞會是什麼,我們拭目以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