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有高血脂問題或心血管疾病問題的朋友來說,在心血管疾病的預防方面,他汀類藥物仍然是基礎藥物和首選藥物之一。由於其具有明確的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作用,同時還能夠的具有減少血管壁炎性反應,減緩動脈粥樣硬化的作用,因此,他汀類藥物對於控制血脂,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是非常重要的一類藥物。

心血管疾病是一個慢病,因此,對於他汀類藥物的服用,如果不用藥物,單靠生活調理無法控制血脂達標的情況下,往往就需要長期服用他汀類藥物來加強血脂的控制。對於慢病的長期用藥,用藥安全性的方面,比起短期用藥就要更加的重視,很多朋友知道長期服用他汀類藥物,要注意監測肝功能、血糖水平等方面的指標,控制好不良反應的發生率,但除了要注意藥物不良反應的控制以外,還有一定要注意的,就是藥物相互作用方面的影響,長期服用他汀期間,不可避免的可能會因爲其他的疾病問題,會出現需要同服藥物的情況,而同服不同類型的藥物,就要注意藥物相互作用可能帶來的藥效影響和不良反應發生率影響。

對於他汀類藥物來說,主要考慮的藥物相互作用影響,主要也是考慮以上兩個方面,一是同服的藥物如果影響他汀類藥物的代謝速度,使得藥物在體內代謝變慢,就會使得藥物在體內的血藥濃度進一步升高,血藥濃度的升高,我們就應該考慮到藥物過量的風險,藥物過量會導致藥物不良反應發生率的增加;而另一種影響,就是同服的藥物會加快藥物的代謝速度,使得藥物在體內的濃度降低,從而降低藥物的療效。對於這兩種影響,對於他汀類藥物來說,第二種情況通常不會造成大的用藥風險,通過調整服藥時間等方式也往往可以改善和避免,因此,重點還是要考慮第一種情況,同服藥物導致血藥濃度升高,從而導致藥物過量的風險問題。

他汀類藥物,特別是阿託伐他汀、辛伐他汀、洛伐他汀等藥物,都是經過肝藥酶CPY3A4代謝的,而有些藥物,比如我們常用的一些抗感染的抗生素類藥物,如紅黴素,酮康唑、伊曲康唑等,都對於這個肝藥酶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因此,如果這些藥物與他汀類藥物同服時,就會造成他汀類藥物的代謝受到影響,會升高藥物的血藥濃度,從而增加服藥期間出現轉氨酶升高、肌肉痛等不良反應的發生風險幾率。這樣的肝藥酶抑制劑有很多,我們重點說幾個強效的肝藥酶抑制劑:

  • 蛋白酶抑制劑:利托那韋、indinavir、奈非那韋、沙奎那韋
  • 大環內酯類抗生素:克拉黴素、泰利黴素、氯黴素(抗生素)
  • 唑類抗真菌藥:酮康唑、伊曲康唑、泊沙康唑、伏立康唑、奈法唑酮(抗抑鬱藥)

上述藥品只是舉例,大家在用藥方面,要避免藥物相互作用,在服藥時一定要仔細閱讀說明書和諮詢醫生確定,同時在服用阿託伐他汀、辛伐他汀等藥物期間,如果要同時服用這些肝藥酶抑制劑類藥物時,一定要格外注意同時服藥的風險,通常情況下,如果可以有非肝藥酶抑制劑的替代藥物,可以選擇替代藥物,而如果沒有替代藥物的情況下,如果是短期用藥的藥物,不妨先停服他汀類藥物,服用完成這些藥物之後,再行服用他汀也不遲。

除了上述相關藥物以外,還有一種食物也要注意,就是我們常說的西柚,西柚中含有的呋喃香豆素是一種中效的肝藥酶抑制劑,一般在長期服用上述他汀類藥物期間,也要注意不要飲用西柚汁或大量的進行西柚。

需要指出的是,也並非所有他汀類藥物都會經過肝藥酶CYP3A4代謝,比如他汀類藥物中的普伐他汀這個藥物,它就是不經過肝藥酶代謝的他汀類藥物,如果是確需服用肝藥酶抑制劑的藥物,在需要長期服用的情況下,他汀類藥物的選擇上,也可以考慮服用普伐他汀來替代阿託伐他汀等藥物,除了普伐他汀以外,如匹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等藥物,僅有少量藥物經過CPY3A4代謝,發生藥物相互作用的幾率往往也小一些,但仍然也要注意仔細閱讀說明書,對可能引起血藥濃度升高,藥物過量風險的情況,積極的做好預防和調理。

本文爲***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