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们的博易谈历史又来了,今天起我们一起来分享历史知识,也许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哦。
历史上都说项羽屠杀20万秦兵。感觉很胡扯的事,敌军主将章甘已经投降,屠杀是没有必要的事情,并且面对数倍与己的敌人还有很大哗变的风险。巨鹿之战后章甘被封为雍王拥兵十万。。那么章甘的兵很明显还是在的。根据刘邦的德行,黑项羽是在所难免的。从现在的观点来说这个分封没有问题,人多,有群众基础,物资丰富,所以镇得住,但是失败的唯一一点是错估本身实力,自身并没有能够一枝独秀的情况下,身处在诸多诸侯国的焦点区域,并且地理位置一马平川,一旦陷入围攻必然顾此失彼。
所以项羽的规划应该是要利用战争资源丰富的特点,加上时局不稳,周边诸侯都弱小,闪电解决周边小国,达到南方统一在北上,因此项羽这么做没有错,只不过遇到了比他牛掰的刘邦。当时站在项羽的角度来想,他当时不能称帝,因为他的上头还有个楚怀王,要称帝也是楚怀王,毕竟当时还是君臣,所以必须要除掉楚怀王,这样自己才有机会但是同时大家都有机会了如刘邦等等.老大死了大家都抢着当老大。所以想称帝必须要打败各诸侯国或者打服他们。
但凡有点军事头脑的人都知道项羽的封地差,这没什么好说的,历史也一再证明他的封地易攻难守。他之所以选这可以肯定不是为了战略,完全出于性格,一是自大任性没把其它诸侯放眼里。二是情怀太重了,这也是他没称帝的原因,他很满足这种称王称霸的制度,而不是君临天下,他自己已经明说了“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项羽当时才多大,26岁左右,考虑问题难免不周全,又在巨鹿一战成名,听不进意见。再说刘邦做皇帝也是分封诸侯,只不过他慢慢的把异姓王诛灭。
其实,如果项羽学会了汉武帝的那一套,大封诸侯,把刘邦的封地分成好多分,让刘邦的手下也纷纷称为王,刘邦的实力必然大损。 而且,就算是刘邦要造反,首先要对付的也是他原来的手下。 其他的诸侯如此类推,项羽的江山自然就稳当了。项羽地缘不差的,项羽的封地一个是西楚,还有就是原来宋国的地盘,宋国之前是有名的商业国家,战国策在齐国灭宋里提过灭一宋等于加上一个齐国,当然这里应该指国力,同时还提过楚国淮北之地等于又一个齐国,楚国淮北之地在哪里,如果地理不是太差的话应该知道正好是项羽的封地,所以在当时哪里农业商业是天下最发达地区,项羽不傻。
项羽的分封是其最大的失误。封三秦,没控制住刘邦,刘邦占三秦后就拥有了与其对抗的实力。拆分各国,我觉得应该没什么问题,虽然一定会引起一些国家的反叛,镇反反而可以扩大直接控制的地盘,可就是刘邦灭三秦后,就被动了。项羽败亡,主要是遇到了神对手,韩信。韩信抓时机抓的准,利用项羽在齐地作战而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兼并三秦与赵地。利用项羽与刘邦拼命,而夺取齐地这样韩信就拥有了压倒霸王的强大军事力量。 另外,项羽太过于奔命,攻打齐地也是自己带头冲锋,横扫刘邦也是自己带头冲锋,貌似没有几个能独挡一面的将领。
项羽是位出色的战术家,之所以败于刘邦是因为缺乏大战略,在战略上逊于外邦。当时既是天下的政治中心也是最富庶最发达经济中心之地是关中地区,若占据关中作为根据地,进可以吞并天下无后顾之忧,退可以闭关自守力据诸侯。而项羽轻易地放弃了,而在楚地属于四面受敌之地,易攻难守,永远无法巩固根据地,所以项羽虽神勇无敌数次大破刘邦而由于后方不稳都不能彻底解决刘邦,使刘邦有喘息之机而东山再起。反观刘邦每次被项羽打得仅以身逃,但稳定的后方每次都能使其满血复活。
项羽败亡,确实是妇人之仁,他应该学刘邦,把所有诸侯王都杀掉,把六国贵族灭得干干净净就对了,这件事项羽没办成,刘邦替他办成了,这就是汉初刘邦平定异姓诸侯王的战争。所以从这点也看出,秦始皇并非暴君,否则六国贵族在他手里就要灭族。主要还是不得人心,太过霸道。像韩信,张良这种天纵之才都跑到刘邦那里去了,唯一衷心的亚父多次提供妙计,他也不采纳,总结就是项羽太拿自己当回事了,在乌江听他小舅子劝回江东东山在起也不致于这个下场。
项羽以为汉之领地,是“巴山楚水凄凉地”,刘邦也这么认为,到达汉地后,萧何为丞相,在整理蜀地档案时,发现蜀实为粮仓。秦修建了至今仍发挥效用的跨越两千年的伟大水利工程——都江堰,四川盘地鱼米之乡开始更大发挥效用,并助刘邦在最后与项目相持着,耗赢对方。我认为应这样说“春秋霸主,战国争雄”。 “西楚霸王”的霸权主义,是有别与“春秋五霸”的!“五霸”之政治形态,犹如“曹操的挟天子以令不臣,”,再怎么放肆,也不敢在意识形态上僭越“周天子”、“汉皇帝”。 “五霸”只是“周天子”的代言人、拱卫者,而项羽则“实质性”地是“天子”、“君主”,反过来扶持、拉帮“诸侯”!
喜欢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说说自己的意见,我们一起来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说的不对的也要指出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