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加上夏天大家经常洗澡,身上不会有太多污垢,建议四肢等皮肤出油出汗较少的部位不涂香皂或沐浴液。饱餐后洗澡,全身皮表血管被热水刺激而扩张,较多的血液流向体表,腹腔血液供应相对减少,会影响消化吸收,引起低血糖,甚至虚脱、昏倒。

天气越来越热

动不动就出汗真让人不太舒爽

每日一澡成为了大家的“必修课”

早上起床还在犯困

冲个凉立刻精神百倍不打盹

晚上回家好疲惫

洗去一身汗液好不快活

大家在享受夏日冲凉带来的清爽感受时

也有些注意事项

做好以下几点

让洗澡成为你真正的放松时光吧

时间:饭后睡前最适宜

早饭后半小时最适合淋浴,这样可以唤醒身心,让人精神饱满地投入到工作和学习中去。

若是晚上感到疲累,可在晚饭后1小时、睡前1~2个小时冲一冲,能加速血液循环,提高体内新陈代谢。

水温:与体温接近为宜,女性可略高

夏季洗澡水的温度应与体温接近为宜,在35℃~37℃左右,要是水温过高,达到了40℃,不仅不利于散热,还会损伤皮肤,有缺氧和昏倒的危险。

不过对于男生女生来说,体感温度是不一样的。

仔细观察,女生手部温度比男性低。图源Pinterest

很多时候男性觉得合适的水温女性洗起来会觉得凉,这是因为在中青年人群里,女性的体温平均比男性要高上0.2℃。

听起来女性好像更热、更需要用温度低一点的水洗澡,可事实却截然相反:因为女性体内的温度感受器已经习惯了比较高的温度,所以反而对低温更加敏感,因此应该用更高温度的水洗澡。

建议夏季女性洗澡的水温可以略高于男性,但也别超过40℃!

时长:别超过15分钟

一般来说夏天洗澡5分钟就基本上能把身体上的污垢冲掉了;对一般的上班族或轻微劳动者来说,最长也别超过15分钟,时间长了,不见得会洗的多干净而且还浪费水。

洗澡频率:每日一洗

夏天普通人每天或隔天应冲洗1次。身体较胖和皮脂腺分泌旺盛者,可适当增加洗澡次数。爱运动的人,出汗后也可增加清洗次数。

有些中老年人怕身体上的油脂被洗掉了就不勤洗,其实大可不必担心,只要每次洗后多抹一点保湿产品即可。

这些情况就先别洗了

满身大汗时

人在出汗时,皮下血管扩张如果这时突然冲凉,皮下血管会立刻收缩,汗毛孔随即关闭,汗腺的分泌也立即停止,散热渠道堵死了,容易感冒。

喝酒后

酒后洗澡,容易发生头晕、眼花、全身无力,严重时还可能发生低血糖昏迷。

饱餐后

饱餐后洗澡,全身皮表血管被热水刺激而扩张,较多的血液流向体表,腹腔血液供应相对减少,会影响消化吸收,引起低血糖,甚至虚脱、昏倒。

劳动后

无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后,均应休息片刻再洗澡,否则容易引起心脏、脑部供血不足,甚至发生昏厥。

发热时

当人的体温上升到38℃时,身体的热量消耗可增加20%,身体十分虚弱,此时洗澡容易发生意外。

以下洗法不可取

误区

误区一:使劲搓

使劲搓容易破坏皮肤屏障,建议用柔软的沐浴球轻轻擦洗;如果出汗不多,直接用手也是可以。

误区

误区二:用太多洗浴产品

人体各个部位的皮肤出油的水平并不同,若把香皂或沐浴液涂满全身,会使出油少的部分变得更加干燥和脆弱。

加上夏天大家经常洗澡,身上不会有太多污垢,建议四肢等皮肤出油出汗较少的部位不涂香皂或沐浴液。

如果要用,请尽量选择没有香味、功能简单的洗浴产品,每次用一元硬币大小就够了。

误区三:不清洗沐浴球。

如果用了沐浴球,记得一定要清洗干净。沐浴球是细菌滋生的“温床“,建议每次洗完澡后,将洗净的沐浴球拿出浴室,放在阳光下晾晒,定期消毒后使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