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李林甫上位後,首要一件事是不準朝廷百官在唐玄宗面前提意見,但是他怎麼能做到大家都遵照呢。後來,唐玄宗找了個藉口撤掉張九齡職位,李林甫做了宰相。

大家好,我們的雨欣聊白領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李林甫權傾朝野之表現:
發文:果笑 11月13日
圖片:網絡
如何才能稱得上權傾朝野?朝中大臣聽其人的話還算不上,還要皇帝聽其人的話,加上三分忌怕。中國古代歷史上凡是能夠權傾朝野的大臣,都是由當朝皇帝的惰性、玩心重等等原因造成。
好一點的權臣讓皇帝省心,真正做利國利民之事,例如漢朝的霍光,西晉的謝安。另有一些權臣幫皇帝將朝政弄得亂七八糟,可此大臣死後還被皇帝追封加諡,唐朝就有一位這樣的權臣叫李林甫。
衆所周知,唐玄宗勵精圖治20多年,建立了“開元盛世”。唐玄宗漸漸開始驕傲起來,認爲國泰民安,自己可以享受生活了。
可是,唐玄宗這一思想變化對整個社會都造成影響,爲什麼這樣說呢?前面說到,皇帝懶惰貪玩、只圖享受,朝廷中必然出現權臣當道的情形,這個是永恆不變的道理。
李林甫應運而生
李林甫,字哥奴,唐代人,是唐玄宗時期在位時間最長的宰相,長達十九年。繼張九齡之後,李林甫就被拜爲宰相,最初他任千牛直長一職,後被任命爲御史中丞,刑部和吏部的侍郎。
李林甫能夠做宰相的原因:
開元盛世已定,唐玄宗鬆懈下來,打算好好享受生活,但是朝中大事需要有人打理。此人不僅要幫自己行使權力,還需要他很忠心於自己,那麼選擇誰來替自己辦事,唐玄宗暗自思量。
1.李林甫的身份是李唐後代,他是李淵叔伯兄弟李叔良的曾孫,祖父李孝斌官爲原州長史,父親李思誨官爲揚州參軍。
2.李林甫不僅擅長音律,還特別擅長鑽營。
武惠妃專寵之時,他極盡逢迎諂媚之能事,並且擁立武惠妃之子壽王爲唐玄宗的繼承人,因此武惠妃在唐玄宗面前經常稱讚李林甫之“德政”。
李林甫和宮內的妃子、宦官關係都好,隨時探聽宮內的情況。等到唐玄宗找到他說什麼事,他都會按照早準備的答案回答,當然和唐玄宗想法一致,這使得唐玄宗很是受用。
3.李林甫趁着張九齡失寵上位。
唐玄宗漸漸滋長的驕傲懈怠情緒,讓當朝宰相張九齡非常擔憂,常常給他提意見。唐玄宗一直很尊重張九齡的意見,可現在是半句也聽不進去,由於李林甫說話辦事都讓唐玄宗滿意,換相成了當然之事。
張九齡看出李林甫不是正人君子,幾次都拒絕唐玄宗提議讓李林甫爲宰相的事,唐玄宗越發討厭了他。後來,唐玄宗找了個藉口撤掉張九齡職位,李林甫做了宰相。
以上就是李林甫當上宰相的基本原因。
1.李林甫隔絕了唐玄宗和朝廷百官。
李林甫上位後,首要一件事是不準朝廷百官在唐玄宗面前提意見,但是他怎麼能做到大家都遵照呢?
有一次,他把諫官(專門給皇上彙報事情的人)全召集一起說:“現在皇上聖明,我們做臣子的只要按照皇上旨意辦事,不用大家報告給皇上。你們沒有看到立仗馬(一種在皇宮前作儀仗用的馬)嗎?它們喫的飼料相當於三品官的待遇,但是哪一匹馬叫了一聲,就拉出去不用,後悔也來不及”。
有個諫官不聽,上奏本給唐玄宗,第二天降職調到外地。於是,大家都知道李林甫在使壞,所以後面沒有人向唐玄宗奏本了。
3.李林甫口蜜腹劍,性格猜忌,喜愛陷害同僚。
有個成語爲“口蜜腹劍”,嘴上像蜜甜,肚裏藏着劍,就是用來說李林甫。
李林甫費盡心思爬上高位其實就爲了滿足私慾。他在京城的住宅和田地很多,珠寶更是多得數不過來,貪權又貪財。
以上所述只是李林甫權傾朝野時幾個特徵,細想之下,李林甫沒有文化,沒有爲官執政之才能,旁門左道之事特別擅長。所以對此人總結翻來覆去總結,出了給自己攏財就是整人,最嚴重則是毀國,但論他可以專權的根本原因還在唐玄宗身上。
皇帝爲何稱爲“太祖”和“太宗”,祖有功宗有德。開國之君所創立的國家,必須要有德之君來守護,則尊爲宗。《孔子家語·廟制》:
古者祖有功而宗有德,謂之祖宗者,其廟皆不毀。
唐玄宗直到李林甫死了都沒能知道自己犯大錯,還追贈了太尉、揚州大都督死亡官銜,賜給他皇帝才用的葬禮用品。其實,李林甫已經將大唐江山弄得 亂七八糟才撒手西去,留給唐玄宗的是唐朝即將衰敗、滅亡的未來,祖廟皆不保。
End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