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爲此,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致電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對方表示,因疫情防控而無法按時返校,從而導致學生的境外停留時間不符合規定的,不會影響學位學歷認證結果。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致電教育部國際合作交流司,對方表示,對於因疫情無法按時出國留學的學生,是否可以在國內高校完成第一年學業,這需要看留學高校和國內高校是否有相關協議和合作。

原標題:留學生學業就業困難重重 留學機構門庭冷清

證券時報記者 孫亞華 李曼寧

“我好不容易申請到了劍橋,不是爲了上網課的。”李瑤(化名)在年初收到了劍橋大學碩士研究生2020年秋季入學的錄取通知,但在她興奮勁兒還沒過時,就又收到學校的郵件稱,lecture(講授課程,一般爲人數較多的大課)改爲網課,持續時間爲今年10月至2021年夏季。

李瑤無奈地說:“花着天價留學費用,卻享受不到學校的設施和資源,我認爲是不值得的。再加上現在去英國的機票又貴又難買,歐洲疫情狀況也不好說,所以我就延期到了明年入學。”

延期入學 就業艱難

實際上,李瑤的經歷並非個例。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走訪了多家留學中介機構,工作人員均表示,因爲疫情不明朗,自己負責的部分留學生都已經確定要推遲入學。“我的學生,基本上很少有敲定今年入學的,要麼就是沒語言成績,要麼就是觀望延期,還有1/3決定不走了。”某位中介如是說。

自從疫情暴發以來,我國雅思、託福等語言類考試均暫停。教育部考試中心5月27日公告,鑑於海外考試考點所在高校尚未對外開放,6月所有語言類考試取消,考試費將全額退還。“沒有合格的語言成績,就不能拿到學校的無條件錄取通知,我之前報名的5月、6月的考試都被取消了,現在又報名了7月的,不知道會不會還取消。”一位留英考生介紹道。

同樣被取消的還有簽證申請,一位留美學生告訴e公司記者:“我原本預約了5月遞籤,但是後來被通知取消了,現在6月也被取消了。”

今年的就業形勢也並不樂觀。“對於找工作,我唯一的感受就是人多、競爭大,今年幾乎沒有校招的專場招聘會,面試也基本都是網面,給很多知名企業發簡歷都是杳無音訊。上週有一家公司HR約初面,是一個視頻集體面試,我上線後,等了大概三個小時才輪到我。”一位學生在留學羣裏講道。

前程無憂、智聯招聘等招聘機構的工作人員在接受記者採訪時都表示,以往到了6月,各地(尤其是北上廣深)都已舉行了好幾場留學生專場招聘會,但是今年因爲擔心新冠肺炎疫情,這些線下招聘會也幾乎全取消了。

前程無憂發佈的2020年春季校園招聘報告顯示,2020年高校畢業生將達到874萬,再次創下歷史最高紀錄。同時各類歸國留學生(美、英、澳爲主)數量近60萬,兩項合計達934萬人。但受疫情影響,39.29%的企業縮減了校招崗位。前程無憂統計顯示,42.9%的2020年高校畢業生處於“沒有offer,還在等待春招”的狀態。

與此同時,高校畢業生又表現出強烈的就業意願,面對目前僅有去年同期68%的校園招聘崗位量,投遞簡歷的高校畢業生人數已經超過去年的數量,且更傾向於大企業。

線下機構門庭冷落

日前,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實地探訪了位於福華一路138號的深圳國際商會大廈,這裏幾乎集中了市場上所有明星留學中介機構。大廈外立面上, “留學三巨頭”啓德留學、新東方、金吉利的樓面廣告依次排開,十分醒目。

“來了這裏就不需要去其他地方看啦!”前臺人員熱情地推薦記者去一家大型留學中介機構瞭解一下情況,在擺放着十多張圓桌的接待室裏,除記者外,僅有兩位客戶正在諮詢留學事宜。這已經是記者當天見到的最“熱鬧”場景,絕大多數機構在記者探訪期間並沒有其他顧客上門諮詢。

“法國今年優惠力度是最大的!”據一位中介人員介紹,法國學校處於正常接收申請材料、發放offer的狀態,一些學校大幅降低了語言要求,學校語言內測可代替雅思成績,或是開學後補交雅思成績。“疫情就是一把雙刃劍,很多學生不去了,但剩下的都申請到了比較好的學校。”

從記者探訪到的情況看,留學顧問們普遍承認業務明顯受到疫情影響,某頭部中介的顧問提出若現在簽約可享受一定“疫情折扣”,如在1.6萬元英國研究生申請服務費基礎上減少3000元。

天眼查顯示,今年以來,經營範圍涵蓋“留學”業務的企業中,狀態顯示爲“清算、停業、吊銷、註銷”的公司數有1336家。疫情影響下,線下運營模式的產業鏈公司承受着房租、人工成本等多重壓力,尤其是抗壓能力較弱的中小機構將面臨洗牌命運。

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注意到,儘管目前國內疫情已得到控制,仍有不少機構未恢復到正常營業狀態。有佔據兩層辦公樓的大機構僅開放了一層。個別小機構則張貼一紙“復產復工企業疫情防控承諾書”,在記者探訪期間大門緊閉,尚未營業。

疫情對頭部企業尤其是留學相關業務的影響仍將持續一段時間。新東方2020財年第三季報(截至2020年2月29日)顯示,由於2月的退班率及延期上課的人數高於正常水平,疫情對新東方淨收入增長產生了約8%~10%的負面影響。公司預計下一季度淨收入同比下降8%至4%。

產業鏈雪上加霜

留學產業在疫情之前便遇“寒冬”。2019年,至少有數千家產業鏈公司“消失”。天眼查顯示,2019年,經營範圍涵蓋“留學”業務的企業中,狀態顯示爲“清算、停業、吊銷、註銷”的公司數有4957家,在2018年、2017年,這一數據分別爲2631家、1731家。

部分藉助資本市場發展的留學機構也走得並不順利。2019年,成立近20年的老牌留學中介“太傻留學”(澄懷科技)深陷維權糾紛。同年底,華聞集團轉讓出澄懷科技全部股權及有關債權。

另一家A股公司立思辰也於2019年末宣佈計劃剝離旗下留學服務業務。據瞭解,上述剝離工作正在推進中。

美國爲我國最主要的留學生輸出國。僅2017學年,中國留學生就爲美國帶來了近139億美元的經濟收入。

但近兩年,美國留學市場接連受到衝擊。多位留學顧問向記者表示,中美政治環境的變化對行業影響非常大。相比疫情,學生及家長更擔心國際局勢、校園安全以及是否受到歧視等。這些因素帶來的“擠出效應”將部分留學生推向英國、澳大利亞等其他熱門留學國家。

據記者瞭解,英國留學申請數量在疫情之前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峯。一位藝術類留學中介人員告訴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從她們掌握的數據看,目前有約58%的藝術留學生會選擇去英國。

學業、就業如何完成?

目前,大部分海外高校都以網課的形式教學,加上嚴格的入境政策,不少學生選擇在國內上網課來完成學業。但是,我國教育部在進行國外學歷認證時,對境外停留時間有明確規定,不符合其學制對應的規定時長,將不予認證。

爲此,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致電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對方表示,因疫情防控而無法按時返校,從而導致學生的境外停留時間不符合規定的,不會影響學位學歷認證結果。該人員補充道,“疫情防控期間的措施比較靈活,對於學生的延長註冊入學時間、多種形式畢業答辯,我們都是理解的,不會因爲這些因素而不予認證。”

目前,業界多建議中斷學業的留學生嘗試對接中外合作學校。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致電教育部國際合作交流司,對方表示,對於因疫情無法按時出國留學的學生,是否可以在國內高校完成第一年學業,這需要看留學高校和國內高校是否有相關協議和合作。

對於已完成學業、面臨就業難題的留學生,則應提前進行擇業準備,做好職業規劃。相關部門也推出了幫助穩定留學回國人員就業的舉措。據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瞭解,今年6月至8月底,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將舉辦“2020年留學英才網絡招聘季”招聘活動。

“現在報名的企業不少,已經有幾十家單位了,大中院校、科研院所、地方國企、民營企業等各類型企業都有,我們一兩週之內應該會彙總一批單位出來。” 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