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有一部分的孩子確實性格上較爲軟弱,他們在做任何事情都會表現出來膽小的狀態,看到這樣的情形,父母也是非常的生氣,希望孩子能表現的更硬氣一些。家長的包辦代替會養成孩子膽小怕事的性格,缺乏獨立精神和應變能力,一旦離開父母便神色慌張,不知所措。

在生活中我們會發現,不少家長朋友都有反映自己的孩子比較膽小、怕事。有一部分的孩子確實性格上較爲軟弱,他們在做任何事情都會表現出來膽小的狀態,看到這樣的情形,父母也是非常的生氣,希望孩子能表現的更硬氣一些。

但其實,父母應該清楚的是,孩子之所以這麼軟弱,並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今天,就讓我們分析一下造成孩子膽小的原因,來找找改善的訣竅!

一寶:以身作則

如果你本身就是一個性格較爲柔弱的人,如何去期望自己的孩子變成強硬的人呢?所以如果想讓自家孩子不那麼軟弱,就需要在生活中處理問題的時候,表現出來強硬的態度。

首先我們要應該從學會拒絕別人開始,因爲很多時候,一些事情父母不願意做,但是卻迫於威力不得不做,這就會讓孩子看在眼裏。

父母從拒絕別人開始,也就會讓這種較爲強硬的態度深入人心,培養孩子學會拒絕的能力,就會讓他們表現出來一種強硬的態度,以及自我的思想。

除此之外,也儘量避免給孩子灌輸一些老實人的想法,應該讓他們明白,如果自己受到欺負一定要懂得回擊回去。

二寶: 放手磨鍊孩子

要敢於放手讓孩子在生活中得到鍛鍊。有的家長總是把孩子當成小寶寶,或怕其經不起摔打,動不動就說:“你不行”,“你還小”。家長的包辦代替會養成孩子膽小怕事的性格,缺乏獨立精神和應變能力,一旦離開父母便神色慌張,不知所措。適度的挫折與磨難,對孩子的成長來說,是不可或缺的財富。 家長千萬不要輕易地將之剝奪,而應該放手讓孩子自由玩耍。孩子尤其愛玩沙子、玩泥巴,家長應努力不去幹涉他怎麼玩。

三寶:正向引導

要改變孩子的靦腆性格,家長千萬不能在孩子面前給他貼上靦腆的標籤,否則孩子會認爲自己就是這樣的靦腆性格無法改變,聰明的做法是堅持正向引導,適當的給孩子表揚和鼓勵,同時給孩子提出一些小要求,讓孩子逐漸變得落落大方。

我們應該清楚,孩子的人生並不是父母的人生,他們要怎麼走也是自己的決定,過多的干涉就會讓孩子顯得只能聽從父母的話語,作爲父母給予意見即可,不要強迫孩子,或者替孩子做決定。

孩子膽小軟弱確實會對他們的人生造成很大的影響,父母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變成這樣的人。特別對於男孩子說,如果弱化了他們本身身上所帶來的男子氣概就會顯得沒出息。

所以,如果想要改變這種狀態,大家不妨可以試試上面說到的“三大法寶”,或許能幫助你解決問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