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本端記者今日凌晨直擊京開高速輔路大修 主體工程持續至7月

京開高速目前仍是從大興區“進城”的首選道路,日久年深,路面病害問題也越發凸顯。自5月6日起,北京市政路橋養護集團第六公路工程處開始對京開高速輔路展開夜間大修作業。今天凌晨記者趕往大修現場,對施工情況進一步探訪,超薄磨耗、再生瀝青,多個亮點爲這條老路的“脫胎換骨”提供了保障。據瞭解,京開高速輔路大修主體工程將持續到今年7月。

現場

京開高速凌晨的“炎夏”

午夜12點後,京開高速輔路金星橋以北路段熱氣騰騰,130攝氏度以上的瀝青鋪油作業,給原本涼爽的夜晚帶來了炙熱。30名養護集團的工人師傅忙碌不停,他們身穿橙色制服,身形在騰起的蒸汽中影影綽綽。

記者從現場瞭解到,此次京開高速輔路大修工程涉及路段17.25公里,今天凌晨,記者探訪的金星橋以北路段,恰巧是全路段當中路面病害相對嚴重的一段。據北京市政路橋養護集團第六公路工程處第一項目部部長馬衛良介紹,此次大修主要針對京開高速輔路年久失修所產生的沉陷、龜裂等各類問題。

“每天凌晨12點至5點爲夜間施工時間,大約可以推進1公里。”馬衛良說。兩臺同步攤鋪機此時正在路面作業,它們可以執行比普通攤鋪機更高難度的攤鋪任務,隨着它們以每分鐘7至9米的速度穩步向前推進,嶄新的瀝青路面呈現於眼前。

“鋪這一段路大致需要三個步驟。”馬衛良說,首先要銑刨並處理路面病害問題,根據病害情況的輕重進行不同的處理,隨後需要在路面上鋪設2公分的超薄磨耗層,這是爲了增加新瀝青和舊路面的粘合力,行業術語稱之爲“拉毛”,最後一步纔是面層的攤鋪作業。

細節

一條老路的脫胎換骨

記者在現場注意到,即便在夜間,京開高速來往車輛也較爲頻繁,其中還有不少大型貨車。馬衛良介紹,此次大修工程中,重新鋪設的路面除了使用抗車轍材料外,路面面層將採用“超薄磨耗”的處理方式,經過大修的路面,車輛經過時的降噪能力、防止車輛側滑能力都會顯著提高,從而也改善了行車舒適度。

在今年的京開高速大修過程中,根據節能環保要求,銑刨後的舊瀝青將不會廢棄,而是加入到再生瀝青混合料當中,由此達到資源再利用的目的,在每噸再生瀝青混合料當中,經過嚴格處理的舊瀝青佔比約15%。

堅守

除了戰天候 也要戰疫情

近期接連幾場降雨也在提示着今年汛期的到來。事實上,每年不同的大修任務當中,和大雨搶時間是現場工人師傅們都要面臨的挑戰,而今年除了天氣,他們同時也面臨着疫情的考驗。

“口罩戴好,別當擺設!”工人師傅們一邊作業,一邊相互提醒。身邊是滾燙的瀝青,他們各個汗流浹背,每個人臉上的口罩爲這份悶熱又添加了一個“更”字。疫情當前,爲了能夠在特殊時期仍能保障進度完成好任務,沒有人有怨言。

在特殊時期,每名參加施工作業的工人師傅都要進行人員篩查,回京人員要進行爲期14天的隔離。馬衛良說,屬地街道、大興公路分局、大興區衛健委也會對回京施工人員的隔離點進行聯合驗收。

特寫

馬衛良:給家修路無比自豪

“這真的是在給我的家修路!”馬衛良作爲施工現場的負責人,還有一個相對特殊的身份,他本身也是一個大興人,這條京開高速也同樣是他每天“進城”的必經之路。馬衛良說,過去的京開高速因爲年久失修,坑坑窪窪的地方比較多,行車甚至顛簸,修路是他的專業,他每次從這裏經過,都會盼着能親自參與來修修這條老路,如今願望實現了,心裏覺得特別自豪。從工程開始到現在,馬衛良每天整夜盯守在施工現場,他開玩笑說,連着9天,他瘦了7斤。

34歲的馬衛良在養護幹線上已經工作了11年,他既是現場的負責人,同時也是北京市政路橋養護集團第六公路工程處的團委書記,大修項目部管理人員35歲以下的人佔到了90%,自項目中標以來,項目部以馬衛良的名字成立了青年突擊隊,急、難、新、險、重的任務,這支突擊隊衝在了最前線。馬衛良說,以青年爲主體,他們要發揮好青年的力量和作用,保障工期、保障質量、保障安全,一定要完成好這次大修任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