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谈命的时候,离不开另一个字,那就是“运”。

其实是谈命运。

人的命运是什么?

主要是有两个东西构成:一者来自天,老天生成的本性如何,材性如何,可以说是命;另一个则是来自他人,他人的态度、目光、看法和对待你的方式,可以说是运。

这两者都不直接形成人的自我,却会直接影响人去成为谁。是人生在世的变化,是无限可能的动力,在外而影响于内者。说在外,是因为内自有成,本性天成、肉身之别、我心自主;说影响于内,是因为自我会随之而不断起伏变化,呈现诸多相态。

人总要向其他人回答一个问题,在这个处境之中,我是谁!


假如这个世上只有我自己,是一个人活着。我们可能没有强调自我的必要。但面对人群的时候,我们就需要思考如何保持自我的独立,又能和群体之中每一个独立的自我保持那和谐的互动。

他人是如何对待我的呢?

源于他人是如何认知我!

影片在此有一个很有趣的表达,既隐晦又自然。哪吒和陈塘关百姓的日常是如何建立的?影片之中用了三个典型人物来完成这个表达。

一个老头、一个娘娘腔,以及一个孩子王。他们成了陈塘关百姓对于哪吒的主流意见的清晰代表。不能说陈塘关里每一个人都讨厌哪吒,但这三个人却可以代表出他人对于哪吒的认知。

老头很老,开口就是陈塘关百姓和妖魔不共戴天,以大义的名分和口吻压迫,希望李靖亲手杀子。在老头看来,这不是杀孩子,而是斩妖怪。但犹如影片里给出的形象,老头太老了,老得眼睛都看不清了,对着石狮子以为是李靖。

旁边的娘娘腔大汉说了一句,“方向错了!”将他调整过来。

他可不就是方向错了吗,认不清,看不真切,这不是魔丸妖怪,而是一个孩子。他之所见,只有自己内在的担忧,而不是眼前的孩子究竟是如何的。他话里的道理是很对的,但问题是方向错了,方向错在哪里?

这道理对着妖怪就是对的,但是对着哪吒,就不对了。老头就代表了一类人,或者是一种认知路径。他们不在意对方究竟是什么,事情究竟是怎么回事,也不管是否有挽救的余地。只要是符合他们的认知,挑动了他们的内在情绪,就会毫不犹豫的以大义的名分责备和要求他人。

这样的人,从不面对哪吒,心中面对的是自己的忧虑,有我无人,所以眼中无见,是不智也!

娘娘腔大汉是第二种人,是一种弱者。外表看似强大,壮如大汉,内在却是怯懦无勇,这样的人往往推波助澜,煽风点火,见风就是雨,躲在人群之中,有事先惊,有祸先逃。

在老头身边,就跟随其后,辅助其见。在发现哪吒逃出家门上街,立即狂呼大喊,随即慌忙跌落井中躲避。等到钻出井来,看见哪吒注视,吓得赶紧主动把自己敲晕。

这是人内在的虚弱,当人面对强者的时候,很容易显露的就是这样的特征。让人无法正确的认知对方,只有内心不断地回避和奔逃。

这样的人,也不面对哪吒,面对的是自己的恐惧,只剩恐惧,所以内在软弱,是所谓无勇也!

还有一个孩子王,聚集了一些孩子,搞了一个伏魔帮。远看之下可敬,乍看之下可爱,细看之下可笑。自己无法面对的事情,所以召集一群人来共同面对,既为自己打气,也暗藏了自己的目的。

树立一个对象,然后号召人来进行打击,实现自己荣誉,提升自己的地位,乃至实现自己其他目的。因为是一帮孩子,所以显得搞笑可爱,但假如是成年人呢?看其整人的手段,其实和哪吒的手段,又有什么区别呢。假如哪吒是魔丸,难道这虚荣的孩子,不是么?

这样的人,也不面对哪吒,面对的是自己的目的,唯有虚荣,所以表现义愤,实乃是不仁也!

这三种人一起,其实就是一种抽象的提炼,是人在成长路上的一种境遇,就需要面对世上的不仁者、不勇者、不智者。


每个人都从自己的角度来认知,从互动和影响之中确认彼此的关系,并不在乎你到底是谁,你真正的样子,真实而全面的自我。人人都只是用眼睛来辨别,用自己的标准,面对自己内在的忧虑、胆怯和虚荣,所以可以任意对待你,只是这又如何呢?

本是世上的常态罢了,我们又有什么理由,要求人如此全面的认识我呢?

别的不说,就连我们自己都做不到这样对待他人。

众人是如此的对待哪吒,但哪吒何尝不是如此对待众人呢?全心去理解一个人,可是需要大仁、大智和大勇的!若无此三者,在此世上,不过是两两不相知,彼此不相信。我们都期待对方认识真正的自己,却始终不曾在这个正确的方向上努力,却争取别人的认知和信任。

申公豹说,人的成见是一座山。

这句话不错,但问题是这座山是怎么形成的呢?不观察诸事的缘起,而只强调眼前的结果,是一种骗小孩的做法。如申公豹之煽动敖丙,其实就是过来人蒙小孩的做法。

他人是如何认知我的?

除了我是谁之外,也源于我做了什么!

众人没有去理解哪吒,哪吒也没有去理解他人。但看哪吒的所作所为,假如生活之中有这样的一个小孩,那就是妥妥的熊孩子,仁智勇三者也缺,又有谁会真正的喜欢。就如妖族,正是当初让人类害怕了,才会让人有了妖与恶的等同的认知。从感觉到害怕的部分而言,哪吒和妖物没什么不同。何况哪吒并没有做出任何的努力,使得众人超出固有认知,对他刮目相看,那么他人也就只会依循自己的认知来对待。

这个部分该如何解决呢?难道我们始终都要为他人的认同,而付出自己全部的心力吗?


如何求得他人的认同?这是一个核心的命题。不只是哪吒,敖丙其实被教导的也是如何求得他人认同的问题。

即便如申公豹,机关算尽,奸计迭出,为了什么呢?还不是为了获得师尊的认同,位列十二金仙。乃至常年在海底的龙王也是,也是想要获得天庭的认同,改变龙族身困龙宫天牢的命运。

天地生万物,万物处天地。任何的一人一物,在天地之间都无法孤立而独存,但形成一种怎样的好的联系,可以让彼此都存活的更好,就是人道文明建立的根基。

就此而言,善就是一种好的联系,而恶则是一种不好的联系。我们执善,也就是在此。所谓斩妖除魔,表面而直接的理由是妖魔伤人,更为深层次的说明,则应该是妖魔存在的前提是有所伤害。

假如妖魔不伤人,人又何必去斩妖除魔!

如同哪吒,将自己的快乐建立在了他人的痛苦之上,也如妖魔。以此行迹,而要获得他人的认同,自然是南辕北辙。他人如镜,是很可以反应出自己的行为本质的!

在哪吒以为是玩闹,而在他人则是苦恼!

这就是儒家提出克己的原因,也是为什么夫子说了那句贯穿千古的至理名言: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克己,不是抹杀个性和自我。

对人方称己,克己是懂得如何在他人面前做自己。比如面对哪吒的那三种人,有克己么?只是随着自己的忧虑、恐惧和虚荣去了,无法呈现一个常态的真我。哪吒也无克己,不知道自己所作所为是给人带去了什么,反而在心底觉得委屈。

克己之中就有一个认识自我和调适自我的过程。相比申公豹希望假借阴谋让敖丙获得众人的认同,太乙真人果然有值得成为真人之处,而申公豹果然是不离一只豹子的思维。这表明,在充分的己之所欲之中,并无任何的自知之明!

如何获得他人的认同呢?

作为师父,有教导之责,太乙真人和申公豹就有明显的不同。在申公豹不断地让敖丙提升自我能力,以便行于阴谋,迷惑众人耳目的时候,太乙真人却是给了哪吒一个世界——山河社稷图!

是所谓父母师长之心也!

山河社稷图是一件神器,申公豹认为是元始天尊偏心,其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是无力承受这件神器的。因为他没有一个打得开,容得下他人的自我世界,只有自己内在心心念念的执念。

太乙真人在山河社稷图之中,可以利用指点江山笔随意造化,可以让所有不可能变成可能,甚至让不合理变成合理。水可以逆流,花可以无根,完全违背现实世界的常理,既突兀又神奇,但其实仔细看下来,这个所谓的山河社稷图,不就是太乙真人在教导哪吒,如何是自己的内在心灵世界吗!

当整个世界都在隔离和抛弃你,你可以拥有的首先就是自己的心灵世界!


每个人的自我,首先就是一个完整的世界,在自我之内,可以随心所欲,让自我舒展之于天地之极。其实太乙真人打开山河社稷图,表达的是这样一个意思。人其实可以完全的自给自足,就算全世界的人不认同你又如何,你可以在自己的世界里逍遥自在,上天入地啊!

这就是太乙真人看的那卷书——《神仙的自我修养》

太乙真人希望哪吒学会的就是这个,在没有其他人的世界里,也可以活得很好,首先就是不需要别人。

但这是一个怎样的世界?

其实是一个自己和自己玩的世界,是一个真正的属于仙人的世界,或者更为直接的说,这是一个“无欲“的世界。

影片之中对这个“无欲“有一个暗场表达,那就是哪吒从太乙真人的裤裆里掏出了火尖枪,直接冲着太乙真人的裤裆里喷火。在李靖夫妇赶来救火之后,太乙真人说了这句话,“我是神仙,伤不了,伤不了!”

神仙无欲啊!

清心自在,无染无欲,所以可以无争于人,也可以无得于人。

这是一个神仙的自我修养。但是哪吒呢?他是要做一个无欲的神仙吗?

我们为何舍不断父母家人,师长恩情,这些真的是可以舍弃不顾的吗?他们真的是外于我,不属于我的部分吗?假如父母家人和师长值得我重视,尚且在情理之中的话,那为何我们会在意家人父母师长之外的人群,对我们的看法呢?

岂不正是对这些与自己无关的人,产生了认同的渴望,想要获得他人的认同,所以他人才会成为哪吒的命运啊!影片交代了哪吒的一个幼年的回忆。哪吒从小被人排斥、扔鸡蛋的场景。心中记忆如是,不从此去,如何能得解脱呢?

即便有一个内在的自我世界,但是仍旧渴望走进他人的世界,也希望他人走进我的世界,而不是孤守自己的世界。假如父母师长是我的一部分,那么在此之外的他人,将是我面对这个世界的样子!


夫子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是因为在世所遇,遇见他人,就是遇见一个可以交流的世界,破除孤闷,重新理解自我,如此,不亦乐乎!但是事与愿违,我们常常首先面对的就是被误会,不理解以及难相知!

这时候,相比一个独立自足的自我世界,远远不如另一件事物重要,那就是朋友!

按照儒家的五伦关系,所谓的朋友,其实就是和我一样的人。一个人和他的朋友之间最大的区别是什么?命运所导致的环境,除此之外,几乎可以说没什么差别。我们会从朋友身上看见自我,三言两语之间即可订交,因为朋友是久违了的自己,一见能知,不必啰嗦。

人的孤独,总是需要朋友才能得到开解!

朋友,也是他人,同样也是命运!

这就是哪吒遇见了敖丙!

这才发现,命运的意义,首先不是其他,而是让人走出了自我,真正的进入天地之间!我之为我,才有我的命运!

如哪吒排行第三,上面还有金吒木吒;敖丙也是排行第三,丙之上还有甲乙。

为何是第三?

三生万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