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开心又一次和您见面,探究历史,悟出道理。让我们一起打开历史的卷轴,我将带您一起探究这段历史。

自晋朝结束以后,天下大乱,两三百年的时间中原地区没有出现一个统一而又强盛的王朝,五胡乱华,南北朝并立,一个个小政权先后出现,又没存在多久传了几个皇帝以后就被取代,不过那时候也出现过一些颇有雄略的皇帝,比如像北魏第七位皇帝拓跋宏,后来改为元宏,人们对他的评价就是古代少数民族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一生颇有功业。

后来北魏分裂了,分成了东魏和西魏,辉煌不在了,东魏有个皇帝叫元善见,是拓跋宏的曾孙,元善见不是一般人,据说此人相貌极其俊秀,性格极好,又颇有志向,才能方面他文武双全。

他这个文武双全绝对不仅仅是会那么简单,两方面俱精,在文这个方面他喜欢作诗,常常和大臣们一起赋诗,因此也和朝臣们相处融洽,在武这个方面他膂力过人,善骑射,可以说是箭无虚发,打猎的时候百发百中,而且还有资料说他可以力能携石狮子以逾墙,就是说这个人能带个石狮子跳墙。

读历史的时候一般具备这些条件的人,做皇帝必定是一代名君,能够有才能料理好国政,对外又可以征伐外敌,使外族不敢觊觎,如果为臣必然是朝中重臣,颇受皇上的青睐。元善见做了皇帝,只不过做的不是时候,成了权臣的傀儡,最后这么多的优点让他做了个默默无闻的皇帝。

英才沦落傀儡皇帝

元善见是在高欢的拥立下登基为帝建立了东魏,那时候的元善见只有十一岁,还是个不怎么懂事的孩子,高欢作为丞相协助处理国事,皇帝年幼,权臣辅政,历史上有很多朝代都有过类似的情况。如果辅政的大臣忠正耿直,尽心辅佐皇帝,又像父亲又像老师,那么国家肯定能往好了发展,如果大臣不贤,那么到皇帝成年后这些年里足够他将国家权力收到自己的手里了。

高欢就是个不忠的辅政大臣,他表面上对皇帝还算客气,而元善见知道自己斗不过他也很会隐忍,这一忍就是十几年,好不容易把高欢这个家伙给判死了,本来以为是件好事,却把高欢的儿子高澄盼上来了,他比高欢还不厚道,他继承了父亲的位置,继续在朝中掌权。

而且他和父亲相比还有谋朝篡位的想法,当初皇帝是高欢立的,按照高澄的想法,江山是他们家搞来的,皇位是不是也得他们家来坐?抱着这样的想法他开始有些不把皇上放在眼里,作为人臣肯定要忠于皇帝,尊敬皇帝,帮着皇帝料理国家的事,但是高澄在皇上面前几乎没有什么礼说,肆意妄为,上朝都挎着宝剑,有时候还要管制皇上的行为。为了进一步把持朝政,他逼着元善见给他追加官职,封王。

高澄没过两年就被厨师给杀了,元善见很高兴,觉得自己不用再受欺负了,然而他想多了。高澄的弟弟高洋继承兄位,他比高澄还过分,直接十万精兵把皇上赶下台了,自立为王建立了北齐。事情并没有结束,一开始把段禅位的元善见赐地封王,但是后来北齐政权稳固以后,设酒宴把元善见毒死了。

造反的皇帝,窝囊得很

元善见这个皇帝当得从头到尾也仅仅有个名分而已,从来没有真正掌握过国家大权,如此优秀个人跟高家两代三人斗了那么多年也还是失败了。这种中间有个故事,让人不知该嘲笑元善见还是该同情他,就是在做皇帝期间被人说成是造反。

那时候还是高澄在位,朝中有大臣计划帮助皇帝解忧,挖地道出去召集天下兵马讨伐高澄结果被高澄逮住了,高澄愤怒之下带兵冲进宫里,问出了千古神句:“陛下何意反邪!臣父子功存社稷,何负陛下邪!”意思就是陛下为什么要造反,我们父子俩对设计有大功,没有对不起陛下。

骂皇帝造反,厉害了噢,帝正色曰:“王自欲反,何关于我?我尚不惜身,何况妃嫔!”皇帝骂他,自古有臣子反叛皇帝,哪有皇帝反叛臣子,你自己要造反何必指责我。这个时候高澄还没有当上皇帝,随意有所收敛,开始大哭谢罪。

我们不禁感叹,元善见这皇帝当得有名无实,从始至终他都是高家的傀儡,有独立之心,也有独立只能,但是没有独立。惜哉,悲也!

品酒、酌茶、读史、看天下,我们伴您做有智慧、有品位、懂生活的人。我们严肃,但不乏味;我们客观,但不迂腐。历史大事、名人生卒、深度分析、多角度解读,我们一直在这儿望眼欲穿的等着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