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許多農村大學生也知道父母供自己念大學的不易,在校勤工儉學或做兼職,假期做假期工掙錢,掙學費和生活費來減輕父母的擔子。現在就算是家裏依舊有地種,但相信父母們也不會讓孩子去田野中幹農活,畢竟大家都是父母眼中的寶貝,還有現在農村機械化程度高,工作量不多,用不作幫忙,而且更多的是看不慣他們幹農活。

原標題:如何看待當代農村學生,大都從來不幫父母做事?總結得太精闢了

有點兒太自私了

如果說平時在學校學習沒有時間幫父母做事還能理解,放假在家也是待着不幹活就有點說不過去了。作爲孩子,平時幫助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減輕他們的負擔,這是應該的,也是負責任的表現。

農村父母供孩子讀書的費用主要來自於種地,面朝黃土背朝天才掙來的辛苦錢,特別不容易,做子女的要體諒父母的艱辛。只圖自己舒服有點兒太自私了。

主要和個人素質有關係

女孩子大學生回到家幫不幫父母做農活,我不知道。我表哥兩個兒子,也是大學生。他們每年回來基本上是不用幹活的。他們習慣在家裏享受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生活。有時候也到田間地頭,山裏去轉一轉。別誤會,他們不是去幹活的,他們是去視察工作的。他們回到農村老家就儼然一副知識分子的樣子,要說一點活都不幹,那是不現實的。要是碰到殺雞殺魚什麼的,他們樂於動手。因爲這種事情關係到改善他們的享受!

不能以偏概全,但現象是存在的

如今的農村中,說實話種地的人已經不多了,很多地都轉包出去了,種地都是那些種植大戶,這些人依靠着先進的農業技術和機械化耕作。從鬆土到播種到噴灑農藥到收穫的全過程,都可以依靠着機械化勞作,想幫父母忙都無用武之地。

現在就算是家裏依舊有地種,但相信父母們也不會讓孩子去田野中幹農活,畢竟大家都是父母眼中的寶貝,還有現在農村機械化程度高,工作量不多,用不作幫忙,而且更多的是看不慣他們幹農活。許多農村大學生也知道父母供自己念大學的不易,在校勤工儉學或做兼職,假期做假期工掙錢,掙學費和生活費來減輕父母的擔子。

小編總結

1、農村大學生們假期農活不多,在家多陪陪父母,大學畢業後陪伴家人的時間和機會都不多了。

2、出去打工可以積累一些社會經驗,漲漲見識,有利於畢業時的擇業原則,還可以賺點生活費減輕點家裏負擔。總之,大學生不要浪費時間,要好好利用寶貴的大學時間。談一場戀愛,得一次獎學金,打一次工,考一個研究生等等都是大學時非常必要做的,不負好春光。

最後:

大學生如果想加入有外國人、留學生的社羣(英語角)練口語,關注公衆號“豎起耳朵聽”關注後即可加入聊天,英語角里會美音、倫敦腔、印度腔的小夥伴都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