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發現蛋白尿,提示患者可能存在腎臟方面的疾病,但並不是所有尿蛋白異常增多都是“腎病”引起的。微量白蛋白比尿總蛋白更爲敏感,可以作爲高血壓、糖尿病這類腎臟病高危人羣早期腎臟方面的檢查,更有利於及早發現腎病苗頭。

患者進行尿液檢查,結果發現尿蛋白異常,是臨牀十分常見的一種情況。

發現蛋白尿,提示患者可能存在腎臟方面的疾病,但並不是所有尿蛋白異常增多都是“腎病”引起的。

那麼,臨牀有哪些常見的情況,可以引起患者出現蛋白尿?


我們常看到的尿常規的化驗單上蛋白-,表示陰性,也就是不存在尿蛋白的可能。但由於易受尿液濃縮及稀釋程度的影響,常常不能準確反映蛋白尿的程度。

蛋白±表示弱陽性,再往後濃度變高就用+,++,+++這樣表示,加號越多,表示蛋白濃度越高。此時可以判斷出現了蛋白尿,這種情況多爲腎臟器官病變導致,多爲持續性蛋白尿。但爲了進一步的確定蛋白的流失程度,需要測定24小時尿蛋白定量。

我們上面說的是有腎臟病變引起的蛋白流失,是病理性蛋白尿。


但還存在一種生理性蛋白尿,常見於高蛋白飲食後、精神激動、劇烈運動、長時間受寒、妊娠、高溫作業等,都可能出現暫時性的蛋白尿,但尿蛋白定性一般不超過+,去除病因後即可消失。


尿液只檢查尿蛋白就行了嗎?不夠!以下這幾種指標都要看:

24小時尿蛋白定量

24小時定量包括一整天所有排泄的蛋白量,它不易受到喝水量、尿量的影響。偶然一次超標,是不能確診爲腎病的,三次及以上指標均高於正常參考範圍(正常一般在40-80mg),纔可以判定患者確實發生了腎臟病變。

所以不要一看尿蛋白有+,或24小時尿蛋白定量超標就慌了,多檢查幾次總是沒錯的,如果真的發現問題,前期積極治療是有恢復的可能的。

尿微量白蛋白

主要用於腎病早期階段的蛋白量評價。微量白蛋白比尿總蛋白更爲敏感,可以作爲高血壓、糖尿病這類腎臟病高危人羣早期腎臟方面的檢查,更有利於及早發現腎病苗頭。

尿微白肌酐比(ACR)

腎病病友們在進行尿常規檢查時,也要觀察這個指標,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監測尿蛋白排泄情況。需要注意的是這裏說的肌酐是尿肌酐,不是血液中肌酐含量。

相對於24h尿蛋白定量來說,它的優勢在於可以減少腎友們因爲活動等原因導致的測量異常,一般測晨尿較好。

尿蛋白電泳

這項檢查可以區分尿蛋白來源於哪,以此來測定腎臟病變的位置及腎臟病變程度。

瞭解了尿蛋白的相關知識後,如何治療蛋白尿?

蛋白尿除去藥物治療外,自我管理非常重要,確保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很有必要的。

首先要忌菸酒,戒掉不良的生活習慣;其次蛋白尿出現後的飲食一定要注意,要優質低蛋白、低鹽飲食,防止加重腎臟負擔;有的病人每次都是一住院就好,回家就反覆,就是因爲在家喫鹽多,生活不規律引起的,建議每日鹽的攝入量要低於6克。

生活中,我們要養成定時體檢的習慣,定期做尿常規檢查,有助於篩查蛋白尿,早發現早治療,遠離蛋白尿的危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