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但是,作爲一介皇帝,他得說的有理有據啊,再說司馬懿並非沒有功,於是,李世民用了“先揚後抑”和“對比”的手法,一種強烈的反差,突出了他對司馬懿有多麼的嫌棄。”在前文,李世民是稱讚了司馬懿,有情商、有智商、有軍事才能,但是,這句話纔是李世民真正想說的。

可以說,唐太宗李世民的文治武功,自古就爲人所津津樂道,頌揚備至。學界對他的雄才偉略和他對中國歷史所作出的重大貢獻都給予積極的肯定。李世民是一位有作爲的政治家和軍事家,在反隋建唐的鬥爭中起着領導作用,唐太宗玄武門之變的勝利,也在客觀上對唐初社會歷史的發展起着積極作用。

評價一位歷史人物,而且,還是位頗具爭議的人物,有時就不單單是自己的喜好那麼簡單了。唐王朝組織人員編撰了《晉書》,李世民給其中的四個人做了“總結”,包括:司馬懿。這段文字並不算多,不過600字左右,卻是一點都沒隱藏他對司馬懿的看法。

開篇就是褒讚“宣皇以天挺之姿,應期佐命,文以纘治,武以棱威。”司馬懿可是輔佐過四位君主,經歷曹魏的壯大到鼎盛,他能於亂世中始終不倒,這已經凸顯了他的超人智慧,而且,他又不是那種靠着溜鬚上位的人,是能和諸葛亮鬥智謀正面較量的人物。

所以,李世民倒也很客觀,直接就以“文韜武略”俱佳先給司馬懿戴了個帽子。接着,他又用了幾十個字,來概括了司馬懿的一些特點,說他知人善用、情商又高,外人很難琢磨透他,他能審時度勢,待勢而發。這些評價說的也挺客觀,司馬懿若不是懂的用低調來保護自己,曹操就第一個容不了他。

但是,李世民並沒有繼續順着這說,而是開始了點評:

“飾忠於已詐之心,延安於將危之命。”這話說得相當重了。在君主的眼中,大臣就兩分類,忠和姦。司馬懿的軍事才能無人否定,但他的內心並不忠君。爲了證實這個軍事才能,李世民又例舉了公孫淵和孟達的案例,事實的確如此,司馬懿的軍事才能得到了很好證明。說到這裏,李世民的語氣又拐彎了。

說他認爲自己“兵動如神”,於是,跑去和諸葛亮對峙。本來司馬懿的優勢是壓着諸葛亮的,結果在以逸待勞的情況下,居然沒了鬥志,“生怯實而未前,死疑虛而猶遁”。諸葛亮生前他害怕倒也罷了,結果諸葛亮死後他也害怕(疑心病),被人家一嚇居然跑了。李世民這時來了個小結“良將之道,失在斯乎!”

既然是“總結”,那麼,就少不了對司馬懿一生的“總括”:曹丕和曹睿都在臨終前,將下一任皇帝託付於他,可見,他在這兩位皇帝心中就是霍光等這些歷史著名大臣的存在,既然如此,就該好好盡忠纔對。但是,司馬懿並沒有恪守自己的諾言,而是藉着天子外出就“內起甲兵”。

接下來的文字就是李世民毫不客氣的“點評”。

“輔佐之心,何前忠而後亂?故晉明掩面,恥欺僞以成功。”在前文,李世民是稱讚了司馬懿,有情商、有智商、有軍事才能,但是,這句話纔是李世民真正想說的。在他看來,司馬懿應是將自己那顆“野心”隱瞞的太深了,故幾位皇帝都沒瞧出他的真實動機,最後,曹魏江山斷送於司馬家族之手。

李世民應該是很不喜司馬懿,他一點都沒給司馬懿面子,直接說他這種做法,無異於“掩耳盜鈴”,做了那麼多年的“善人”,結果,最後由於背叛了自己的承諾,而被後代非議、嗤笑。李世民說話其實也蠻“刺耳”,雖然,司馬家族最後奪了天下,但是,司馬懿這一生永遠都是曹家的臣子。

“身終於北面”,聽起來諷刺意味滿滿。

李世民如何看待司馬懿?

也許兩個字就可以概括:鄙視。

但是,作爲一介皇帝,他得說的有理有據啊,再說司馬懿並非沒有功,於是,李世民用了“先揚後抑”和“對比”的手法,一種強烈的反差,突出了他對司馬懿有多麼的嫌棄。

站在李世民的立場,他的這種情緒是正常的。沒有皇帝喜歡自己的大臣會奪了自己的江山,更何況,這位大臣還頗得皇帝信任,這不更讓李世民反感嘛,平時裏裝的那麼“忠君”,原來是盯着那個皇位啊!李世民爲何要寫這段話,難道僅是爲了表達他不喜歡司馬懿麼?

李世民此舉的目的,其實,是爲了警醒他的後代。這可是才發生不久的史事,在一位特別注重“以史爲鑑”的皇帝眼中,司馬懿的故事就特別有教育意義了,所以,他纔會抽空寫下這洋洋灑灑的“評議”。只是,有多少人會真正將這些事放於心中呢?後來的柴榮不也是一樣託孤麼,結果呢?

感覺這歷史總是喜歡重複某些片段,也許還是記憶不夠深刻吧。

司馬懿在民間的口碑,並非一邊倒。百姓要的是安穩日子,晉的確也有過一段太平日子,只是太短。後來無盡的戰亂讓司馬家族的聲譽一落千丈,於是,大家開始“翻出舊賬”,作爲領軍人物的司馬懿,自然就成了大家“抨擊”目標。大家開始懷念蜀漢的舊時光,對比之下,諸葛亮的形象被相應放大。

李世民當然不希望民間幻想回到什麼“蜀漢”時代,大唐就是正統王朝,於是,他的筆下,司馬懿不過就是“鬧市偷金”的“小人物”了。

參考資料:

【《資治通鑑》、《三國志》、《晉書》】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