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的开始,是曹丕在建安二十二年的时候夺得了继承权,是在三年之后,他谋朝篡位,改汉立魏。我们都知道他的篡位是蓄谋已久的,从曹操那一代便有复兴国力,实现南北统一之宏愿,在他当上皇帝之后也一直致力于朝政,但是却还是被别人夺去了皇权。这个人就是司马炎,他在父亲司马昭死后成功地继承了皇位,但却在历史上有着极大的争议,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司马炎的篡位是使用怀柔政策,在他成为一国之相之时,早就把手下的官员拉拢过来,让他们在当时的皇帝曹奂身边劝说他让位于司马炎。曹奂自知自己的势力,便几次推脱,想让司马炎继承皇位,但到了司马炎那里,却多次拒绝。至于他拒绝的原因是什么,我们也不得而知,但是最后他还是接受了曹奂退位的诏书,成为了皇帝,改魏立晋。

成为皇帝后的司马炎可以说是宵衣旰食,为了晋朝的收归民心和统一付出了许多努力。在民生政面,他实行的是无为而治的政策,甚至优待刘备和曹操的后代,优待蜀国的百姓,以此来软化百姓对于新皇帝的敌意,也成功的收归了一些忠臣。在选官用官上,他倡导廉洁,禁止腐败。取消了占田制,让百姓有田可种,大有太平盛世国泰民安的景象。不得不说,司马炎统治的早期,符合励精图治的皇帝人设。

如此看来,司马炎作为晋国的开国皇帝是成功的。他缓和了民间的矛盾,肃清了政治上的贪污腐败,治理了军队上的奢靡风气。但是到了晚年,他却成为了一个与他早年时期完全相反的皇帝。他开始不再醉心于政治,而是痴心于骄奢淫逸与后宫之事。后宫的妃子奴婢达到了上万人,并且还不断增加。他的选妃政策让当时的世家女子都将自己的衣服弄烂,表现出一副衰弱无力的样子,来回避进宫。

虽然他统一了南北,但是却将自己的集权全部削弱,分封成各个国家。在他死后,他的儿子们因为争夺皇权,展开了一场长达十六年的拉锯战,使百姓民不聊生。他在朝廷上肃清腐败现象,却在晚年的时候卖官鬻爵,如此行为的转换,实在是令人费解。而小编认为,司马炎并不算得上是一个明君,他正如初唐政治家虞世南所评价的那样,“其去明主,不亦远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