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寶寶都是上天賜予父母愛的禮物,那麼在他們成長的道路上如何進行引導和幫助纔可以使他們更加優秀呢,讓我帶大家一起探索寶寶們的成長之路吧!

現在許多父母擔心孩子在外面受欺負,其實孩子年紀小,這種擔心是正常的,萬一受了欺負家長還能管一管。可是有些家長等孩子長大了還有這種顧慮,但那時家長如果再出頭就說不過去了。其實孩子是不是軟弱。跟家長從小的日常教育是脫不了關係的。如果家長有以下這幾種教育方式,那麼很容易培養出軟弱的孩子,長大了容易喫虧。

1、家長不會拒絕孩子。

在我們傳統的政治觀念中,做人要懂得謙讓,學會分享,這並沒有錯。但凡事不能過了度,如果家長從小不管實際情況,不分青紅皁白,老是要孩子無條件的妥協禮讓,那麼孩子會越來越收斂自己的性格,就會變得性格軟弱。

比如,在幼兒園其他小朋友搶孩子的玩具,家長也要求他逆來順受,其實這種孩子將來不會懂得拒絕別人,實際上家長是把孩子往“軟柿子”的方向來培養。 

2、家長當孩子被欺負時訓斥他。 

孩子被欺負了,會希望爸爸媽媽能安慰他,但如果平日最親近的媽媽也劈頭蓋臉的罵他:“爲什麼人家只欺負你不欺負別人?肯定是你做的不好!不招惹人家,人家怎麼就招惹你呢?”

孩子被訓斥一頓,從此不會再跟媽媽說自己的內心感受,乾脆就不說了。很多校園暴力都是等到事態嚴重了,老師跟家長才看出了端倪,主要就是孩子跟家長溝通的渠道被切斷了。

3、家長沒有在交朋友方面引導孩子。

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人的性格一旦形成就很難改變,孩子選擇交什麼樣的朋友,家長如果不引導不干涉,那也可能會交上損友,被別人欺負。時間久了,孩子的性格當然會變得越來越軟弱。

4、家長一味讓孩子忍讓。

孩子之間有爭吵,家長會不給自己的孩子撐腰,反而讓孩子一直禮讓,這種方式會導致孩子成爲軟柿子,而且會讓欺負人的一方更囂張,越來越得寸進尺,往死裏欺負孩子。其實孩子之所以沒有反抗的勇氣和力量,是因爲他最相信的人在爲其他人撐腰,這是一種悲劇。 

上述這些只是一點心得和想法,讓每個孩子都充滿希望。我相信,只要我們做父母的能夠注意方法,對孩子的個性特徵、興趣、愛好和生活自理能力及各個方面都進行了調查,並做好了詳細的記錄,使我們就對孩子成長過程有了一個全面瞭解,就能讓孩子健康的成長。不僅是一個身體健康,也是一個愉快、大膽、主動、自信、容入團體、不怕困難的孩子。感謝大家對我們的知識,更多的育兒知識和諮詢可關注爸媽起跑線服務號,下期同一時間再會,謝謝!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