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日,據華爾街某分析公司預測,北美2020年度票房收入將減少一半,從2019年的114億美元下降到55億美元,跌幅高達52%。

如果北美影院7月還不開,原定7月上映的暑期大片《信條》和《花木蘭》再推遲的話,跌幅可能會更大。

《信條》劇照

該報告指出,如果紐約、舊金山和洛杉磯等主要城市再不確定復工日期,那麼片廠很難再往前推動《信條》、《花木蘭》等高成本大片的上映。

《信條》海報

報告同時預測2021年票房將反彈至97億美元,歸因於“更強勁的發行計劃”。報告也指出,如果電影製作不能安全恢復,如果電影公司開始把更多的電影放到流媒體或點播服務上,這個數字也會下降。

《花木蘭》海報

2021年北美票房預計仍將低於2019年票房數字。也就是說,近一兩年內,北美票房恐難以恢復到疫情前的水平。

再來看看中國影市的情況。

4月29日,國家電影局召開應對疫情工作的視頻會議,分析了疫情對電影行業帶來的巨大沖擊和深刻影響。

會議表示,從短期看,直接經濟損失巨大,全國電影院暫停營業,製片和宣發基本停滯,目前估算全年票房損失將超過300億元。從中長期看,經濟下行壓力等多種因素疊加,將對電影產業格局、生產方式、經營理念帶來深刻調整,產生全方位、持續性的深刻影響。

據悉,2019年,中國電影票房爲642.66億元人民幣。若按2020年全年損失300億元人民幣來算,今年票房跌幅將達53.3%。

近日,中國電影家協會發布了《電影院生存狀況調研報告》,4月對全國187家影院進行了調研。

調研報告顯示,2020年第一季度全國總票房22.38億元人民幣,同比2019年下降88%。

187家影院調研數據顯示,2000座以上規模影院票房同比下降87.7%,500-2000座規模影院同比下降88%,500座以下規模影院同比下降91.3%,小規模影院受創程度最大。

將近半數的影院賬上資金不足,現金流告急。多達42%的影院認爲自己有“關門大吉”的風險。10%的影院有可能轉手繼續經營,此外28%的影院表示“等待總部統一安排”。

按全國影院12408家計算 ,一季度平均每家影院收入僅18萬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