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洲村持續提升顏值。見習記者 林雙偉 攝

福州日報記者 蔣雅琛 通訊員 張存金 陳建鋆 蘇楓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施,閩侯自加壓力,在承擔40個省、市級鄉村振興試點村建設任務基礎上,今年新增30個縣級試點村,並計劃在全縣挑選3至7個基礎較好的試點村,打造高級版典型示範村。

振興成效如何?近日,記者深入閩侯平原、山區,看看閩侯如何做好鄉村振興這篇大文章。

統籌全局的考量

近來,一個新品種——板栗南瓜開始在鴻尾鄉溪源村村民的餐桌上時興起來。

“口感很好,和普通的南瓜確實不一樣。”村民老黃細細品嚐,也萌生了種植板栗南瓜的想法,這讓溪源村黨支部書記蔣孝勇看在眼裏,喜在心頭。

今年初,爲帶動當地農戶增收,蔣孝勇試種了30畝板栗南瓜。眼下,第一茬已經成熟掛果,村民都可到地裏免費採摘品嚐。

爲什麼要帶頭試種?“鄉村要振興,產業是基礎。”蔣孝勇告訴記者,此前村民大多種植苦瓜、胡瓜等,價格不高,增收空間很小,而板栗南瓜每個可以賣到10元~13元,一年種兩季,每畝收益與傳統種植相比至少翻一倍。

村民田間地頭忙着生產增收,村兩委也忙着給村子找出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溪源村的綠水青山肉眼可見,怎麼和金山銀山畫等號,我們正在努力。”蔣孝勇告訴記者,等號如何畫,村裏有了通盤的考量:引進專業的規劃團隊,對鄉村佈局進行優化;從人居環境整治入手,規範穆源溪兩岸家禽養殖,安裝微動力污水處理系統;發展鄉村旅遊,修復清代古厝溪源寨……

由表及裏,溪源村振興的核心是留住鄉愁。“村裏三分之一人口在外謀生,還都是青壯年,我們先把村裏的基礎搞好,讓在外的村民看得到前景,看到希望,這樣才能把人叫回來,留下來。”蔣孝勇說。

“一村一品”的實踐

離開平原,記者驅車進山,來到荊溪鎮的仁洲村,這裏的忙碌又是另一番景象。

旅遊,是仁洲村的品牌。國家森林生態保護區——三疊井景區每年吸引遊人無數,年初的“閩侯·荊溪首屆美麗鄉村旅遊文化節”打響了名氣。本月,村內又一個景點將向公衆開放。

位於村莊後方,池治光祖厝正在修繕,工人們手腳麻利,加快內部裝修。“預計月底就可以建好。”仁洲村黨支部書記邱衛星介紹,仁洲村是革命老區村,池治光祖厝是中共西區工委、關源游擊隊的誕生地和活動據點,重修後將作爲中共閩浙贛(區)省委城工部五縣中心縣委西區工委遺址和村史館對外開放。

“等祖厝修復好,我願意無償捐獻珍貴史料,供遊客參觀,瞭解仁洲村光榮的歷史。”池治光女婿潘遵華激動不已。

鄉村振興,發展旅遊,仁洲村深挖文化內涵,持續提升顏值。漫步村中,記者看到,房前屋後乾淨整潔,院落白牆皆是精美壁畫,家家戶戶圍起毛竹籬笆。“我們村是閩侯毛竹資源三大區之一,這些毛竹都是村裏的特產,因地制宜,物盡其用。”裸房整治、污水集中處理、垃圾收集轉運、美麗庭院示範引領……邱衛星介紹,仁洲村整體面貌煥然一新,被評爲2019年度福建省鄉村振興實績突出村,並被列入2020年度福州市精品示範村。

“現在村容村貌整潔了,來參觀的人多了,我的手工線面生意也更好了,鄉村振興真是好啊!”線面師傅林少奇說。

村村振興的路徑

從平原到山區,閩侯鄉村統籌全局,發展“一村一品”,讓廣大農民在鄉村振興中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據悉,閩侯縣目前擁有1個省級特色鄉鎮,3個市級試點鄉鎮,19個省級試點村,40個市級試點村。通過實施198個鄉村振興項目建設,該縣去年培養了小箬鄉大坂村、福田村,白沙鎮大目溪村、林柄村,上街鎮侯官村等一批有探索、有實踐、有特色、有亮點的鄉村振興試點示範村。

今年如何推進?縣鄉村振興辦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在繼續完成項目施工的基礎上,鄉村將繼續落實“一革命五行動”,進一步推進人居環境整治。持續推進廁所革命,繼續推進“整潔閩侯”和村莊清潔行動,優化農村居民的生產生活環境,全面落實“河長制”,深入推污水治理,結合房屋結構安全隱患大排查大整治百日攻堅活動,整治既有農房,推進裸房整治,加大美麗鄉村、“四好農村路”建設,加快推進“綠滿閩侯”、農村飲水安全提升改造工程、鄉村電氣化提升工程等民生項目,切實提升村容村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