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擁有3000年建城史,1000年建都史,是六朝古都,世界歷史文化名城。

北京首次成爲中國都城是作爲遼陪都,但在成爲都城之前,北京的城市定位又是怎樣的?歷代王朝爲什麼沒選擇在北京建都?

這裏八脈君將建都前的北京總結爲“六城”,每個“城”都將像油畫一樣一層層展開,爲您呈現儘可能真實、立體的建都前的北京城。

1.富賈之城

北京在周代稱爲薊城,因爲地緣優勢而逐漸興起,進而成爲了邊疆封國燕國的政治中心。但是燕國的政治輝煌並沒有持續很長時間。

公元前221年,秦王統一全國,在都城咸陽稱帝。周朝曾經興盛的分封制開始衰落,商人階級逐漸興起。

當時,馬、牛、羊、毛氈等畜牧產品是北方遊牧地區的重要財富,其價值被漢人看重,中原的農產品以及其他奢侈品在北方遊牧民族中也有很大的需求。

薊城作爲中原地區與邊疆地區的交通樞紐,三條古道:居庸關大道、古北口大道、山海關大道,分別能通往北方遊牧民族地區、東北方南滿及朝鮮北部地區,自然成爲當時的集散中心,中原物品在這裏匯聚進行易物交易,畜牧產品由這裏分銷到中原各地。

到了漢代,薊城商業發展爲全國規模的貿易。司馬遷在《史記》中寫道:“漢興,海內爲一,開關梁,馳山澤之禁,是以富商大賈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史記》中列舉了當時最重要的商業城市,其中就包括薊城。這一點在西漢桓寬的《鹽鐵論》也有記載“燕之涿、薊,富冠海內,爲天下名都。”可見當時薊城已然成爲了聞名全國的商業都會。

2.貧田之城

雖然商業發達,但是對於薊城普通百姓來說,生活並不富裕。薊城發展成爲商業都會,主要原因還是其優越的地理位置,而不是其物產資源

水利在中國農業發展中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歷史上北京所處的華北地區不僅年均降雨量較少,而且降雨量與降雨時間的波動都很大。如果幹旱頻發,導致莊稼無收,百姓饑荒;如果降水過量,引發洪災,同樣會引起饑荒。所以對於華北的大部分地區,有水利建設才能確保農業的持續發展

公元250年,薊城第一次開始興建大型水利工程。駐守薊城的鎮北將軍劉靖設計了一個新的灌溉方案,在他的組織下,薊城的北部、東北部、東部地區均開始了水稻種植。後來劉靖幼子劉宏又於公元295年又進一步作了大規模修繕,當地人民大受其益。但是好景不長,隨着北方遊牧民族相繼入侵中原,開始了十六國的動盪時代。在那些黑暗歲月裏,沒有關於這一偉大水利工程的任何資料留存下來。

北魏時期薊城水利工程分佈圖

直到公元521年,北魏幽州刺史裴延俊再次嘗試將北京城發展成爲灌溉農業區,最終同樣因爲北方軍事形勢變化,很難找到當地水利工程的進一步記載。

據此,歷史上北京的農業發展並不發達。作爲重要軍事要塞,又需要長期駐防大量軍隊,這對於當地政府來說是一個長期而巨大的財政消耗,這也促使隋唐大運河以及後來京杭大運河的修建。

3.軍事之城

公元581年,隋朝建立,雖然政權僅持續30餘年就被唐朝取代,但卻對幽州(彼時的北京)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當時,隋朝採用了激進的外交政策,不斷地對外擴張,中國南部和西部的疆域一度超過了漢代。當隋煬帝準備遠征東北部的高句麗時,幽州自然成爲了遠征邊疆的軍事基地。爲運輸軍需品及補給物資,隋煬帝先下令開鑿了通往南方的通濟渠,又於公元608年首次遠征高句麗王國前,下令開鑿人工運河永濟渠,使得江淮流域的物資能通過水上交通線運送到首都洛陽,再到軍事基地幽州。這兩條運河被後世成爲隋唐大運河,也是中國大運河的前身。

唐朝時期,唐太宗也曾試圖收復高句麗領土,並再度將幽州作爲重要的軍事基地。值得一提的是,公元645年,唐太宗從東北戰場回到幽州重振軍備,爲了悼念在戰爭中死難的將士,他下令在幽州城內修建一座寺廟,命名爲憫忠寺。今天的法源寺,就是在憫忠寺的基礎上修建的,這個寺廟,成爲了後世確定幽州舊址的最重要的證明。

到了公元八世紀,唐朝處在疆域開拓的巔峯時期,沿邊疆地帶設置了十個藩鎮。每個藩鎮均有一定數量的軍隊駐守,由節度使統領,幽州,當時被稱爲范陽,是邊疆藩鎮之一,地方長官爲范陽節度使。從駐軍數量上看,范陽是十個邊疆藩鎮中最爲重要的一個

4.邊疆之城

之前八脈君一直在強調北京的地理優勢,其實它的優勢始終是站在邊疆城市的立場,因爲本質上北京還是一個邊陲之地。

這裏不得不提中國版圖上的東西之爭。遠古時期,從西北姬水的黃帝對黃河流域下游炎帝和蚩尤部族的統一開始,便拉開了東西之爭的大幕。在後來王朝的更迭,紛爭與統一的拉鋸戰中,形成了以“西安~洛陽~開封”爲核心城市的黃河東西軸線,這個軸線尤其以西安、洛陽爲核心。

或許是歷史的巧合,凡是廣域王權定都洛陽,最終都以分裂落幕。而新王朝統一後,又都定都西安。

  • 東周定都洛陽,分裂爲戰國,秦漢統一後定都西安;

  • 東漢定都洛陽,分裂爲三國兩晉南北朝;隋統一後先定都西安,後遷都洛陽;

  • 唐代隋後先定都西安,後遷都洛陽,而後出現五代十國。

所以在宋之前的“東西之爭”時期,雖然北京扮演了一些如商會、要塞等重要的角色,但本質上北京仍然是一座邊疆之城。

5.戰亂之城

和平年代,中原王朝統一、強大時,北京城是交通的樞紐,是中原民族向邊遠地區擴散的通道;在戰爭年代,中原處於分裂、虛弱狀況時,北京城則是最便捷的軍事行動基地,容易被北方入侵者控制,繼而成爲其征服大平原其他地區最便捷的軍事基地。所以每當朝代更替,北京城常常首當其衝,備受戰爭之苦。

公元220年大漢王朝土崩瓦解。隨之而來的是內戰及外族入侵,亂世持續了長達四百年之久。直到隋朝的建立,才標誌着中國自公元三世紀至六世紀的漫長分裂時期的結束。

在此期間,薊城曾多次易主。

唐朝衰敗後的五代十國時期,80年間又經歷4次政權更替

  • 幽州州治(907—910),後梁(907—923)

  • 大燕政權的都城(劉守光,911—913),後梁(907—923)

  • 幽州州治,後唐(923—936)

  • 幽州州治(936—938),後晉(936—946)

6.融合之城

中國歷史上,漢人常常認爲周邊少數民族是未開化的化外之民,稱其爲南蠻、東夷、北胡。以至於在北部邊疆一線,中原王朝始終期望能夠確定一個嚴格的、絕對的界線,界線以內是真正的、完全的漢人,至於與漢族模式背道而馳的一切,則都應被排除在外。長城的修築正是這一思想的集中體現

但是,這一思想很難真正落實。

早在西漢初期,漢武帝派軍于于公元前108年攻佔朝鮮,將其領地劃分爲樂浪、玄菟、真番、臨屯四郡。隨之而來的是漢族移民及文化滲透。司馬遷還有“東綰貊、朝鮮、真番之利”的說法。可見當時漢族和周邊少數民族已經有非常密切的往來了。北京作爲中原地區與北方遊牧民族地區交通樞紐,商品交易的集散地,自然成爲了多元文化交匯之地。

在上文提到漢朝沒落後的五胡十六國動盪年代。北京又經歷了數個少數民族政權統治。長達200年的少數民族統治更加劇了這一文化融合現象。

  • 後趙(319─351)——羯族建立

  • 前燕(321─370)——鮮卑族慕容氏建立

  • 前秦(351─394)——氐族建立

  • 燕(384─409)——鮮卑族慕容氏建立

  • 魏(386─534)——後鮮卑族拓跋氏建立

唐朝時期,許多聲名顯赫的將領都不是漢人,其中坐鎮北京(幽州)地區的節度使就是胡漢混血,他就是唐朝歷史上最聲名狼藉的人之一安祿山。關於安祿山的故事,以及他引發的蝴蝶效應般的中原王朝變革,八脈君將在下一篇具體介紹。


看到這可以總結出,宋朝之前的北京,由於自身地理優勢,成爲了商業繁榮的商貿都會,北方最重要的軍事要塞,隋唐大運河的開鑿更突顯北京政治地位的不斷提高。但是這些都不足以讓北京成爲都城。

首先,華夏民族持續數千年之久的東西之爭,使得政治中心、經濟中心、文化中心多集中在西安~洛陽~開封這一東西軸線,民族祖脈和歷代城市建設根基都在這裏,另立北京爲都城並不現實。

其次,秦漢隋唐定都於咸陽和長安,臨近北方遊牧民族,都城自身就有守衛邊疆的功能。雖然北京是重要的邊疆城市,但是駐兵可以,遷都就沒必要了。

再加上北京自身農業發展的限制,常年戰亂的洗禮,以及少數民族與當地民衆的文化融合。使得北京都不足以成爲中原王朝的政治文化經濟中心。

衆所周知,北京在宋代是遼國的陪都,此後一直是中國的都城。這也意味着中華文明自宋代開始,從東西之爭逐漸轉變爲南北之爭。

那麼唐到宋這段時間發生了哪些變故?這些變故如何推動北京開始從城市向都城的轉變?八脈君將在下一篇爲您剖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