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古代,一直推崇着一種“中庸思想”,凡事都要保持天平兩邊的平衡。無論做人還是做事,都需要有所度,有所求。那今天,想和大家分享《菜根譚》當中的兩句話,一起探討一下。

天道忌盈,卦終未濟。

這句話是告訴我們什麼事都要留個有餘地,不要太絕對。

清朝的名將年羹堯,一生都在爲保衛邊疆而戰鬥,曾經率兵平定西藏、青海等邊遠地區,深受雍正帝的寵信和賞識。隨着官職不斷加升,從總督、大將軍,到加封一等公,一路走來,平步青雲。但正因他功高蓋主,加之恃寵而驕,蔑視其他官員,最終引得衆人彈劾,給雍正帝造成危機感,最終將年羹堯以多罪賜死。能有這樣的下場,就是因爲他不懂得‘天道忌盈’的道理,一味的領功加爵,引得別人嫉妒,犯了‘功必求盈’的大忌。

動靜合宜,道之真體。

這句話是說合適的好動和好靜,不過分偏差纔是崇高的人生狀態。在《儒林外史》中塑造了一個令人哭笑不得的形象--范進,范進家境貧寒,苦學多年,終於考得舉人功名。可沒想到竟因爲得了功名歡喜的過了頭,手舞足蹈,身體和精神動作起伏太大,一下子瘋了。這就是因爲一時太過好動,失去了動靜的平衡,這才導致精神錯亂,身體也不聽使喚了,最後被胡屠夫一掌打回以前的狀態,這才恢復正常。范進只是一時的狂喜好動,就產生了這麼大的反應,如果一個人性格成天很興奮的話,那對身體和精神的消耗都是巨大的。

那同樣,如果一個人太過於好靜,也會消耗精神。荷蘭印象派畫家梵高就是一個太過清淨和自我的人,他性格孤傲,又有常憂慮自責,缺乏安全感。他所有的精力都投身於藝術畫作,雖說富有想象力,但卻太過偏執,甚至一怒之下揮刀割下自己的耳朵。正是由於過分的自閉和清冷,梵高患有嚴重的精神疾病,在精神和病魔的多重摺磨下,最終自殺。如果梵高能活潑開朗一些,多將心事說與朋友們聽,或許愁苦的事情也就過去了,而不至於積鬱成疾。

這一樁一件,都是在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做事不可太過偏執和極端,人的生命就像一個天平,太過於追求一端,另一端必定會失衡。古人一直推崇“中庸”的思想,當今社會太多的誘惑和利益薰染,而我們要做的,就是抵制誘惑去平衡自己的生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