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美統計局眼裏的世界可真美好,他們大概以爲540萬人集體留職休假呢?

一、

特朗普對着“5月就業人口上漲250萬”的統計數據發了條twitter,興奮地說那是UNBELIEVABLE的。我只能說英語真是挺好使,老美誇一個事情特別讚的口頭禪就是“unbelievable”“incredible”的,但這次,特朗普的“不敢相信”還真不能信了。

經濟學家們也不會信的,儘管不信要被打臉,打完了再揉揉說對不起打錯了。因爲非農業人口就業報告發布前,經濟學家們的整體預測就業人口“減少800萬”,大部分經濟學家還預測5月美國失業率“接近20%”。

“愉見財經”在這裏先伏筆一下20%是個什麼概念——那是上世紀30年代大蕭條之後的最高水平。

打臉華爾街預測的美國勞工部數據顯示,美國5月非農就業人口增加250.9萬人,失業率從4月的14.7%下降到13.3%。

嘩嘩譁,美股三大指數繼續飈,道指漲3.15%,納指漲2.06%,標普500指數漲2.62%。

嘩嘩譁,COMEX黃金最深跌超3.1%,COMEX白銀最深跌超3.7%。

二、

天下統計局的做賬能力都是挺好的,美國勞工部勞工統計局(BLS)的也不錯。

參見美統計局的官方FAQ:

https://www.bls.gov/cps/employment-situation-covid19-faq-may-2020.pdf

原來,他們把“有工作”“在上班”拆成了兩個統計口徑,然後把就業與否的簡單問題具象化成了“有全職工作”、“有臨時工作(非全職,一週工作時長少於35小時)”、“臨時不上班(6個月內回到崗位)”、“臨時失業”、“失業”。

這個統計口徑其實就是巨大烏龍誤差的起因。

因爲在5月份的報告裏,有540萬非農人口,被列爲“有工作”但暫時“沒在上班”的了。這才加總出“5月就業人口上漲250萬”的難以置信的好事發生。

據CNBC報道,統計局是把許多“furloughed”(類似於留職休假或留職停薪)的人都計入了“由於休假等其它原因缺勤”這一類別。只能說統計局心願良好,其實大批人基本上等於失業了,但他們沒有被計入在失業率內。

“愉見財經”想額外提一嘴的是,其實這個“有工作”但暫時“沒在上班”的口徑舊已有之,2016~2019年的五月平均值是55萬人左右。

到了2020年五月,這個數據要躥升到正常值的10倍——我只能說我們外人看了都知道數據太反常就是有問題,不曉得爲什麼統計局就這麼直接公佈了。(你們猜爲啥嘿嘿嘿)

其實,美國還有其他學院派或民間機構做就業統計的,情況都沒這麼樂觀。就最官方的勞工部勞工統計局一意孤行地發了這麼牛哄哄的數據,特朗普立馬twitter治國振奮人心了,股指很應景地繼續反彈了。

海市蜃樓真美好。

三、

說回到前面伏筆的20%失業率,是上世紀30年代大蕭條之後的最高水平。

美國統計局擠水分了。因爲如果把前文提到的“有工作”但暫時“沒在上班”的人也歸類到“失業”類別的話,修正後的5月失業率可能高達16.3%甚至更高。

同時,修正後的4月失業率可能接近20%。

統計局承認了這一嚴重誤差,同時表示,他們正在調查爲什麼該錯誤在5月仍在持續發生,並將採取措施修正這一錯誤。

順便,據美媒,統計局統計到的失業率裏,可能是“失去工作但仍在積極找工作”的人羣。但自2月以來,出於對經濟前景極爲悲觀等原因,美國已有600萬人放棄找工作。雖然直接疊加起來算並不科學,但如果把放棄找工作的人羣也計入在失業數據之內,實際失業率有可能高達21%。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