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2月齡嬰兒突發腦出血,醫生:和媽媽坐月子中這個習慣有關

最近,廣東市一些兒童醫院接連接診了類似的特殊病例:患者都是2個月左右大的嬰兒,他們並沒有腦部碰撞、摔傷的經歷,卻突然很蹊蹺地出現了腦出血。

5月初時,林女士突然發現自己2個月大的女兒小馨舌頭出血,送到當地醫院,醫生說孩子太小不敢縫線,這才送到清遠兒童醫院。到了兒童醫院口腔科,醫生給嬰兒縫了針還是止不了血,又把小馨給轉到了兒科。

由於小馨已經連續舌部出血兩三天,醫生當即決定對其進行輸血處理。

後來又給小馨做了腦部CT,醫生髮現小馨腦部也有出血症狀。她的血液常規檢查提示凝血功能不好,醫生確診小馨是維生素k缺乏導致的出血。

小馨還在醫院接受治療期間,該院再度接診另外一名患者,同樣也是2月齡嬰兒。這名嬰兒就診原因是嘔吐,到醫院時精神狀態非常不好。醫生給這名嬰兒照了腦部CT,發現他的腦部大量出血,診斷原因仍然是維生素k缺乏。

維生素K缺乏性出血症,又叫新生兒出血症,是正常新生兒出生後2-7天由生理性維生素k依賴的凝血因子低導致的出血性疾病。但是,現在新生兒出生後都會注射維生素k促進他們血液正常凝固,降低重要組織出現不正常出血的危險。因爲採取了這類措施,現在維生素k缺乏性出血症已經很少出現了,爲啥這個兒童醫院卻連續接診類似病患呢?

醫生通過詢問後才找到真正的原因,醫生總結髮現這兩名嬰兒的媽媽在坐月子期間都有一個共同特點:不喫青菜。

據林女士說,她們當地有月子期間不能喫青菜的習俗。老人認爲青菜是涼性的,媽媽喫了青菜再給嬰兒餵奶,青菜過奶後,就會讓嬰兒肚子寒涼而腹瀉。

母乳餵養期間,確實很多人對媽媽的飲食要求非常嚴苛,生怕媽媽喫錯了東西,影響到寶寶的"口糧",但是有時候無科學依據的"嚴苛",反而可能壞事。就像這兩個媽媽,整個月子期間一點青菜都不喫,飲食不均衡,相應的營養就缺失了。其實對於哺乳期媽媽而言,她們的飲食注意葷素搭配,以及食物種類多樣化纔是最好的。

而對於維生素k缺乏,是否真是母親月子期間沒有喫青菜造成的呢?

事實上,新生兒缺乏維生素k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來孕期母體能傳送給胎兒的維生素k含量非常少,因此嬰兒剛出生時體內維生素k的儲存量是很低的;二來新生兒能夠自身合成維生素k的能力以及總量都很有限,根本不足以提供身體所需。

但是,對於母乳寶寶來說,當母親飲食中缺乏維生素k時,就會使嬰兒獲取到的維生素k更加有限了。一般來說,綠色蔬菜、豆類、肝及蛋類含有維生素k含量較爲豐富,母乳媽媽應該注意這類食物的攝入。正是因爲認識到新生兒普遍缺乏維生素k,因此嬰兒出生後,正規的婦幼醫院都會對嬰兒進行一次常規肌內注射維生素K11mg,母乳媽媽再注意飲食均衡搭配,這樣一般就可有效預防維生素k缺乏性出血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