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武大老牌坊被撞損:一座國保文物的前世今生

6月5日晚,位於武漢市洪山區街道口珞珈山路口的武漢大學老牌坊,被一輛超高的車輛強行通過時撞損。牌坊中部被撞缺一大塊,鋼筋裸露,背面的篆書“文法理工農醫”六字中的“理”字已完全被毀。作爲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以下簡稱“國五”)“武漢大學早期建築”的重要組成部分,武大老牌坊遭到撞損引發高度關注。這一文物建築究竟建於何時,爲何不在武大校園內?它曾經歷和見證了一座大學和一座城市怎樣的歷史滄桑變遷,又正面臨怎樣的保護難題呢?

不是“校門”是“路牌”

1929年,新成立的國立武漢大學經過李四光、葉雅各等人的反覆考察,決定在當時武昌城東郊東湖南岸的落駕山、獅子山一帶選址建設新校址,並將落駕山改名“珞珈山”。當時,珞珈山一帶十分荒涼,童山濯濯,人煙稀少,交通更是極爲不便。由武昌大東門出城向東的唯一車路(今武珞路——珞喻路),距離新校址尚有約3華里之遙。因此,校方與省建設廳合作,從街道口向東北修築了連結武珞路和新校址的一段新馬路,以方便新校舍工程建設和將來學校師生的往來交通。這條可通汽車的馬路於1930年竣工,校長王世傑將之命名爲“大學路”。

雖然名爲“大學路”,但這條路的大部分段落並不在武大校址內,是武昌的市政道路。當時,武大在校園邊界大學路經過處,並沒有修築校門,而是決定在大學路南端起點的街道口,建設了一座木牌坊。之所以把牌坊建在這裏,是因爲此處是大學路與武珞路交匯處,往來市民和車輛容易注目。因此這座牌坊,事實上並非今天意義上的武大“校門”,而更像是一座“路牌”,即指示由此岔路,可通往武漢大學。

該牌坊於1931年建成,是一座塗有油漆彩繪的三開間木質牌樓建築。牌樓明間跨度很大,上懸校名“國立武漢大學”六字楷書匾額,其間還有鏤空的錢紋圖案。從老照片可知,當時這座木牌樓的正反兩面,都是懸掛的同樣的文字,即校名題匾。這座牌樓雖然色彩豔麗,但其立柱纖細,頭重腳輕,且無戧杆,整體結構較爲脆弱。果然在其落成的次年,便毀於一場大風了。

到了1934年,武大決定在街道口木牌樓的原址,重建一座新的牌樓。這次學校吸取了前次的教訓,決定改用更爲堅固牢靠的鋼筋混凝土結構。新牌樓爲三開間沖天式牌坊,與稍早前建成的南京中山陵博愛坊有些類似,但整體風格更爲簡潔樸實。牌坊通體以青灰色水刷石飾面,檐部施以綠色琉璃瓦裝飾,與珞珈校園內的主要校舍建築風格一致。

值得注意的是,新牌坊建成後,其背面所刻的文字,不再是與正面相同的校名了,而換成了六個篆體的漢字:“文灋(法)理工農醫”。這六字,是民國時期國立武漢大學所設的六大學院。不過,在建立這座牌坊的1934年,武大隻建成了文、法、理、工四大學院,農學院剛剛成立籌備處,尚未招生,醫學院則更是尚付闕如。1936年農學院正式成立,但隨後因全面抗戰爆發,該學院旋被撤銷。直至抗戰勝利後,武大才恢復農學院,設立醫學院。在1934年武大即將這一六大學院的名稱刻於牌坊之上,無疑表明了校方的勃勃雄心,也向社會昭示了武大的努力目標。

跨越八十餘年的歷史傳承

雖然這座牌坊並不是建在武大校園邊界處,但由於長期以來武大並沒有建一座真正意義上的“校門”,所以師生校友和武漢市民,也一直把這座牌坊當作武大“校門”看待。在今天的八一路、珞獅北路等道路修築以前,從武昌市區前往珞珈山,這座牌坊仍是必經之路。

隨着城市建設的發展,當年建於荒郊野外的老牌坊和“大學路”(後改名“珞珈山路”),周邊已逐漸被城市建築所包圍。1992年,武大決定在八一路與珞珈山路交匯路口,即武大校園西南邊界處建設新校門,以迎接次年的校慶。經過方案徵集和討論,新校門的設計方案,決定突出歷史傳承,在校門中央的花壇裏按等比例複製了一個街道口的老牌樓,花壇兩側安排機動車道和人行道。同時,東西兩側的門衛室,則模仿了1990年落成的人文科學館(逸夫樓)的屋頂樣式。

可以說,這一新校門是武大新老建築風格融合的產物,其中這座新牌坊,在整體模仿老牌坊的同時,也進行了一些改動,如夾杆石增加了浮雕圖案和須彌座,校名匾額改爲大理石背景等,整體風格顯得更加精緻。

2012年,因八一路隧道修建,武大校門新牌坊被拆除,而武大爲了迎接校慶,也重建了新的校門廣場。新校門的核心元素,仍是復建了街道口的老牌坊,此次進行了一定比例的放大,且不在置於花壇之中,而是直接放置於廣場中央,遊人可以近距離與其接觸。筆者曾參與過當時的校門設計方案徵集,校方曾提出明確要求,校門設計必須保留老牌坊這一核心元素。經歷八十餘年的時光沉澱,當年的老牌坊,已經從最初一座單純的“指路牌”,變成了承載了珞珈山大學文化的重要符號,在一代代武大校友和武漢市民中深入人心了。武大師生甚至對牌坊的建築進行了許多有趣的“附會”,如四根八棱門柱,被解讀爲武大歡迎來自“四面八方”的學子。

事實上,武大老牌坊不僅在武大成爲重要地標建築符號,在武漢市更產生了建築風格和文化的外溢效應。這一綠色琉璃瓦三間沖天式牌坊的建築造型,在武漢成爲許多其他單位模仿的對象。如位於東湖湖心,同樣建於1934年的湖光閣(原名“中正亭”),也是一座鋼筋水泥的綠屋頂中國復古風格建築。閣前東湖綠道的路邊,也建有一座牌坊,建築風格與武大校門高度相似。武昌洪山西南麓的施洋烈士陵園,大門同樣爲一座三開間沖天式綠色琉璃瓦牌坊。這些位於東湖風景區附近的牌坊,其建築風格,或多或少都傳承自其始祖——街道口的武大老牌坊。

亟待改善的文物保護狀況

2001年6月,國務院公佈了“國五”名單,其中“近現代重要史蹟及代表性建築”中,即包括有“武漢大學早期建築”一項,標號爲第497號。同樣位列“國五”之中的,還有第475號“未名湖燕園建築”、第476號“清華大學早期建築和”第479號“東北大學舊址”,這是我國最早被列爲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一批近代大學建築。

列入“國五”的“武漢大學早期建築”,共有15處建築,包括國立武漢大學牌坊、文學院、法學院、理學院、工學院、圖書館、宋卿體育館、男生寄宿舍、學生飯廳及禮堂、華中水工試驗所、半山廬、六一紀念亭、周恩來故居、郭沫若故居、李達故居。這其中,除了李達故居外,其餘14處都爲民國時期興建的建築。

在這15處國保單位中,14處都位於今天的武大校園內,唯獨國立武漢大學牌坊一處,孤懸校外數里遠處。正因如此,這一建築與校內的其他14處建築相比,境遇可謂霄壤之別。在位於校園內的各校舍建築陸續得到妥善保護和修繕之時,地處街道口鬧市之中的老牌坊,不僅幾無人知,其周邊環境和保護狀況,也與“國保”身份極不相稱。在發生此次嚴重撞損時間之前,老牌坊明間的門柱落地處,已發生過多次汽車擦碰,傷痕累累。而周邊餐飲門店產生的油污等,更是多年來持續污損老牌坊的表面。

由於武大牌坊地處校園之外的特殊位置,使得其文物保護客觀上存在一定困難。類似這樣的文物狀況,在國內其他一些城市也有案例。最爲相似的是同樣建於1930年代的廣州國立中山大學的兩座老牌坊,也位於校區之外,曾經也面臨尷尬的境地。

上世紀五十年代院系調整中,中山大學被遷往原嶺南大學校園,而原國立中山大學石牌校園,則被新成立的華南工學院、華南農學院劃分使用。地處五山的原國立中山大學牌坊,其上的字跡也被塗抹改爲“爲人民服務”。2014年,廣州市文物部分對老牌坊進行了修復,重新恢復了原牌坊上由校長鄒魯題寫的“國立中山大學”和“格致誠正修齊治平”字樣,而牌坊本身也被妥爲修繕。2016年,在中山大學校園復建的校門牌坊,也隨即改回了歷史原貌。

街道口的國立武漢大學老牌坊,在此屹立已八十餘年,不僅是一座近代中國著名大學的標誌性建築,更見證了過去八十餘年裏武漢這座英雄城市的滄桑變遷。它因當年珞珈山地處偏僻,不得不在大路邊建“路牌”指路而建,到如今身居武昌地區最繁華的鬧市之中,這巨大的環境變遷,是中國城市化進程快速發展的一個縮影。

撞損發生後,一些熱心網友和市民提出建議,希望能夠將老牌坊進行異地搬遷保護。且不說作爲國保單位,其遷移的法律程序複雜,這一建議本身在筆者看來亦不可取。不可移動文物的原址本身即承載了重要歷史信息,非因不可抗力的原因,本不應輕易移動。妥善保護武大老牌坊已迫在眉睫,而根本之途,應是徹底整治周邊環境,還這座文物建築以本該有的歷史尊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