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老祖宗常說:“鬥米養恩、擔米養仇”,是何道理?你認同嗎?

人性就是指人的心理屬性,人性有善惡之分也有冷暖之別。每個人都有趨利避害的本性,一個善良的人,都會在別人遇到困難的時候,伸出援助之手,希望自己的微薄之力,能夠幫助他人渡過難關。

每個人都要懂得感恩,有感恩之心,才能夠真正學會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之道。因爲當你遇到困難的時候,沒有人有義務來幫助你。然而當你遇到困難,有人能夠伸出援手,就要時刻感激對方爲你的付出,尋求回報對方的機會,這樣的人生才能更開闊。

實際上,不是所有的人都懂得感恩。有的人在需要別人幫助的時候,對他人感恩戴德。然而一旦習慣了他人的給予和付出,自己就會變得越來越懶散,甚至認爲別人的幫助是理所當然的事情。所以古人云:“鬥米養恩、擔米養仇”,有着深刻的道理。

一、鬥米養恩、擔米養仇

古代生產力相對落後,老百姓非常重視農田的產量。一旦遇到天災人禍,就會導致地裏的收成嚴重減產,甚至一家人過着忍飢挨餓的生活。但是這並不代表所有的人都窮的沒飯喫,也有的人經濟條件比較好,就會給予窮苦百姓物質上的幫助。

當你在最困難的時候,有人真心的伸出援手拉你一把,幫助你能夠早日渡過難關。所以應該從心裏也感激他人的付出,等到家庭條件明顯好轉,就會想辦法回報別人的恩德。

誰都有困難的時候,鬥米之恩人能夠讓人銘記在心,“一飯之恩”也會讓人感激涕零。所以在有條件的情況下,可以儘量幫助他人,既收穫了朋友的信賴,也爲自己種下善良的種子,一旦自己需要他人幫助,自然就會有人毫無保留的爲你付出。

樂於助人是一種美德,也是真善美的表現,但是助人“過度”就不是一個好現象。

如果一直伸出援手幫助他人,當別人度過難關之後,仍然會繼續的施以援手,這種“大善人”的做法就把人養叼了,甚至讓對方變得懶散、無所事事,甚至“養”出了仇人。

人的慾望是無限的,當一個人的小願望很容易達成,那麼就會有更大的奢望,甚至希望能夠不勞而獲。當一個人發現自己需要幫助的時候,親戚朋友會毫不猶豫的伸出援手,就會習慣向別人伸手索要財物。

久而久之,貪婪的性格越來越明顯,就會讓他想要索取更多東西,一旦不再給予幫助,就讓對方心生怨念,甚至會結下仇恨。

所以古語有“鬥米養恩、擔米養仇”之說,人生在世善良也要有個度,受人恩惠要銘記在心,這才能夠有更美好的未來。

二、俗語寫出人之本性

人們口中常說一句話“世上還是好人多,”這裏所說的好人就是善良的人。善良也要有一定的原則和底線,如果過度善良,人們會認爲你軟弱好欺負。

善良是人本性中最純潔的一面,“善良”的恰到好處,別人才能夠記住你的恩德。“鬥米養恩、擔米養仇”,寫出了人的真本性。

在別人困難的時候你給予幫助,他就會時刻記住你的恩情,並且感激你對他的幫助。然而你經常給予他生活上的幫助,就會認爲這種幫助是理所當然的事情,甚至是自己應該有的權利。

幫助別人時間長了或者幫助過多了,這種幫助就會變成意志消沉的蜜糖,對方嚐到了不勞而獲的甜頭,就希望這種“天上掉餡餅”的好事,時刻出現在自己身上。不但對別人的幫助沒有一顆感恩之心,還會變本加厲的索取,最終導致了“擔米養仇”的結局。

“人之初,性本善”,我們要做一個懂得感恩的人。一旦遇到困難,別人幫你是情分,不幫你也是本分。所以不能將希望寄託在別人身上,要學會回報他人的恩情,正所謂“滴水之恩,湧泉相報,”不能覺得別人的付出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每個人都有善良的一面,但是一定要把握好這種“善良”的度。過度的善良別人會認爲你是傻子,會一而再再而三的索取,甚至會做出“恩將仇報”的事情,所以無論是幫助別人還是受人恩惠,都要做到適可而止。

古代俗語“鬥米養恩、擔米養仇”,有着深刻的含義。所以在幫助別人的時候,一定要適可而止,過度的幫助只能讓別人產生依賴性,如果一次不幫助就會產生仇恨心理,所以無論做什麼事情要做到恰到好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