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爲了照顧他,所以綁住他”父母老了,真的願意去養老院嗎

在進行了30年計劃生育之後,中國的社會老齡化趨勢越來越明顯,從聯合國2019年世界人口展望報告中,我們可以看到中國老齡化人數量世界第一、老齡化速度世界第一。

國家老齡辦2016年的數據顯示,中國失能、半失能老人已經超過了四千萬。近二十年來,養老服務的牀位數也呈現出不斷攀升的趨勢,專業的長期照護已經成了不少家庭的剛需。

當老人們不能照顧自己、子女又忙於自己的生活自顧不暇時,送進養老院或者請保姆照顧便成了首選。這一刻,老人們也意味着失去了自由。

首先,爲了老人的安全,進入養老院好偶就不能自由出入,老人外出需要子女陪同。

其次,爲了防止意外,護理人員會限制老人的日常活動空間,防止他們走出自己看管的範圍。

最後,爲了遏制意外發生,老人的自主性受到限制,甚至主動掃地都會被護理人員制止。

相對於因爲衰老正常退化的老人,失智老人(患有阿茲海默症、易氏體失智症、血管型失智症等等)更難照顧,他們受到的約束也更多,甚至被綁在椅子上。重度失智的老人容易從牀上、椅子上摔下來,經常想跑出門,護理人員不得不時刻緊繃着,但卻無法時時刻刻將注意力放在一個人身上,束縛老人也就成了照顧他們的方式之一。

想到這一幕幕,心中充滿着心酸與無奈。老人被送進養老院或者請保姆照顧,大多是爲人子女在長期的心力交瘁、孤立無援下做出的無奈之舉,但無論是在養老院還是請保姆照顧,老人被虐待的消息時有發生。都說久病牀前無孝子,何況是長期照顧老人的護理人員。

我們都希望自家的老人能擁有美好的晚年,不希望老人在晚年還遭受創傷,不得已的情況下不管是選保姆還是進養老院,子女都不能掉以輕心。

首先,到正規的家政公司挑選保姆。正規的家政公司對保姆的篩選會更加嚴格,保姆出現問題及時規避也能減少事故發生的幾率。

其次,多與護理人員談心。照顧老人是身心俱憊的麻煩活兒,又髒又累,在工作中會產生負面情緒,經常性交談既可以瞭解老人的情況,也可以開導護理人員,避免其將負面情緒發泄到老人身上,還能表現出對她們工作的重視。

再次,細心觀察老人的狀況。當老人前後身體狀況發生變化時,家屬一定要留心觀察,切不可聽信護理人員的一面之詞,特別是當老人出現莫名其妙身體不適之時。

最後,多去看望老人,抽時間與護理人員一起照顧老人。一方面能增加對護理人員的瞭解,另一方面也能讓其感覺到家屬對老人的尊重,還可以讓護理人員感受到尊重。

另外,裝上監控既有利於觀察老人的情況,也能預防護理人員做出不好的事兒。

人都會有老的一天,當我們用善心對待一切的時候,也會受到同樣的回饋。希望社會能擁有更多的關愛與共情,讓我們真的能做到無所顧忌的"老有所依"!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