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熊孩子戳破45袋大米,被要求照價賠償,孩子媽:你監管不力

01

近日,南京某超市的工作人員驚訝地發現,大米區多袋真空包裝大米漏了氣,經清查竟有45袋之多。真空包裝的大米一旦漏氣就無法銷售,超市方在調出監控後,找出了始作俑者。

原來,當天一位媽媽帶着兒子在超市裏買米,男孩趁着媽媽選米,偷偷用手裏的牙籤扎向真空包裝的大米。男孩一袋袋順着扎過去,一共扎穿45袋。

超市人員隨後找到孩子的媽媽,並展示了孩子戳米的監控錄像。超市方要求其照價賠償45袋大米的損失,共計1868元。但孩子的媽媽表示,超市方存在監管不當的過錯,只願意承擔部分責任。且自己一次性買45袋米,一家人不知要喫到什麼時候去。

雙方僵持不下只得報警,經過警方的協調,孩子的媽媽以進價1200元將45袋漏氣大米全部買走。

這位媽媽的做法遭到不少網友詬病。孩子犯錯面臨損失和責任,媽媽首先想到的是找超市方的錯誤,以減輕自己的責任。

孩子犯錯是難免的,父母如何處理將會給孩子的成長產生巨大影響。

02

推卸責任的父母,會給孩子帶來不良的示範作用。將直接導致孩子遇事愛找藉口,遇事沒有擔當。

護短的父母,拒絕承認自己和孩子的錯誤,會失去發現問題的契機,失去及時糾正錯誤的機會。

前不久看到一則帖子,一熊孩子到表姐家玩,看到表姐珍藏的昂貴手辦來了興趣。不顧表姐的阻攔,在裝手辦的櫃子邊攀爬拿喜歡的"玩具"。不慎將櫃子整個拉翻,摔壞了一櫃子珍藏的手辦。表姐非常氣憤,要求熊孩子的父母聽賠償20萬元。孩子的父母聽聞當場發飆,稱"一堆破塑料,敢要20萬?""他不過是個小孩子,你怎麼能跟她計較呢?"拒絕賠償。直到女孩拿出購買單據,證明這些手辦的價格超過20萬,熊孩子父母才啞口無言。

孩子犯錯父母總拿"還是小孩子"說事,但正因孩子小不懂事,造成的損失才理應由父母承擔。孩子今天無所顧忌造成的損失,不正是父母教育不到位的結果嗎。既然不想承擔責任,一早就該教育孩子不要亂動別人的東西。

03

有的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明顯缺乏耐心和方式。不管孩子犯了什麼錯,統統打罵一頓了事。

打罵絕不是好的教育方式,父母打罵只會讓孩子因恐懼而縮手縮腳。長期下來容易形成懦弱自卑的性格,這將不利孩子的成長。

如果孩子的每一次小錯誤,父母都能妥善處理,孩子將受益匪淺。

今年5月,江蘇宿遷一男孩貪玩將一大瓶墨水從自家樓層潑了下去,導致樓下的住戶全部遭殃。孩子父母的做法贏得了樓下住戶和網友的一致稱讚:孩子的媽媽第一時間拉着孩子挨家挨戶道歉,並將住戶們污染的衣物全部收回家手洗乾淨。孩子的爸爸當起"蜘蛛人",將樓房外牆的墨跡清理得乾乾淨淨。

父母的做法,讓孩子充分認識到自己的行爲給鄰居和父母帶來的麻煩。讓孩子瞭解自身行爲的後果並勇於承擔,才能讓孩子真正約束自己的行爲。

今年5月杭州某小區一個14歲的小學生拿着樹枝玩,看到停靠的轎車抬手就劃拉了過去,這一下劃傷了11輛轎車,還有些是豪車。男孩由爺爺監護,知道這一情況後爺爺領着男孩到派出所,給所有受害車主挨個打電話道歉,並主動賠償了車主的損失。

男孩的爺爺是個有擔當的人,不逃避責任還主動道歉賠款,給孩子樹立了一個好榜樣,相信這樣的孩子長大後也一定會有擔當。

古人云:"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孩子犯錯並不可怕,父母的處理方式非常重要。

聰明的父母能讓孩子喫一塹長一智,孩子所犯的錯都會讓孩子得到成長。而那些只知道指責謾罵、護短推卸責任的父母,會讓孩子在錯誤裏迷失方向,深陷泥潭找不到正確的出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