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興縣高家村鎮寨灘村搭上了“旅遊快車”

“每年6月中旬,寨灘上棗花盛開,一眼望不到頭的棗樹林香氣逼人,直到10月份,一顆顆紅棗像紅瑪瑙一樣掛滿枝頭,那一道靚麗的風景,才叫壯觀。” 興縣高家村鎮寨灘村黨支部書記高貴軍興致勃勃地向記者介紹寨灘的千畝棗樹園。

“從棗花飄香,到棗兒紅了,這才真正迎來寨灘一年當中最好的時光。”跟隨着高貴軍的腳步,一進寨灘村,1000畝棗樹園映入眼簾,蔚爲壯觀。雖然未到旅遊旺季,但大紅的燈籠,飄揚的彩旗,仍舊可以讓人感受到旅遊旺季到來時的繁華。千畝棗樹林,如今不僅是寨灘村村民們賴以生存的基礎,更是寨灘村變產業優勢爲資源優勢,發展鄉村旅遊的新地標。

以“棗”爲媒 發展鄉村旅遊

事實上,直到2015年,寨灘村仍然是“捧着金碗討飯喫,等着政府送小康”的貧困村。精準扶貧以來,在高貴軍的帶領下,按照美麗鄉村示範村建設標準,對村莊進行淨化、綠化、硬化。改變村容村貌的同時,寨灘村的村民們還勇於打破傳統觀念,積極探索,致力挖掘本村文化內涵,注重文化元素的融入,提質改良千畝黃河岸邊棗林,建設碼頭仿古文化簾廊休閒平臺、村級文化活動廣場,啓動修復了龍王廟壁畫、晉軍河防工程、黃河中間的島灘、楊六郎寨等景觀,尋求在脫貧攻堅過程中的“突圍之路”。

“寨灘上人傑地靈,羣山獨特,奇峯怪石,點綴成景,故事傳說最遠可以追溯到春秋戰國。”高貴軍饒有興致地爲記者介紹寨灘村的著名景點。歷朝歷代,寨灘都是兵家必爭的軍事重地。傳說宋代名將楊六郎曾在此安營紮寨,併爲此地起名寨灘坪,明末李自成當年在此東渡黃河,抗戰年代,修築的晉軍河防工程則是迄今保存最完整、設計最精妙的河防工程軍事研究範本。

所謂“靠山喫山,靠水喫水”,寨灘憑藉着豐富的歷史典故,獨特的羣山怪石,壯觀的千畝紅棗林和悠悠的黃河之濱,吸引着廣大遊客前來領略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藉着鄉村旅遊的東風,2017年到2019年,寨灘村連續三年承辦了興縣黃河風情、興縣棗花節、黃河灘棗採摘節等大型活動。每到金秋時節,寨灘村漫山遍野紅棗飄香,樹上、田裏、房前屋後,一堆堆,一團團,整個一個紅棗的世界。漫天的鑼鼓聲、鞭炮聲中,象徵豐收的傘頭秧歌扭了起來,民俗順口溜、黃河風情曲唱了起來,熱氣騰騰的興縣油糕、冒湯、羊雜碎擺了上來,千畝紅棗園正式開園迎客,紅棗樹上搖一搖,滾圓的黃河灘棗散落一地,遊客們親手體驗着豐收的快樂。攝影家們則舉着相機、瞄着鏡頭、捕捉畫面、頓駐瞬間……在這裏,大家盡情地賞黃河美景,體驗黃河文化,傾聽搖船號聲。

對於寨灘村的村民們,紅棗節更是一年一度的盛事。大家精心佈置威鳳鑼鼓、劃旱船、地方二人臺、道情、轉九曲陣等民俗活動,擺上豐富的土特產品、手工藝品以及自己種的新鮮蔬菜,自己做的農家小喫,吸引着來往的遊人,甚至有些嘴皮子靈活的年輕人,臨時當起了講解員,爲遊客講解村裏的歷史典故。大家高興地說:“隨着紅棗節活動的舉辦,寨灘千畝紅棗林的牌子越來越響,村裏的遊客也越來越多,我們收入也越來越好了。”

以“羊”爲助 實現脫貧致富

採訪中,記者看到,在寨灘村不僅家家戶戶種棗樹,而且家家戶戶都養羊。旅遊淡季,養羊就成爲寨灘村百姓的“頭等大事”。

“在咱村,羊都是喫玉米、喫青草長大的,咱這裏的羊,肉質鮮嫩,每年中秋一過,興縣縣城的、對岸神木的、保德的,都來咱這買羊。”高貴軍介紹說。

推開一戶老鄉的家門,院子裏散養着70多隻羊,但收拾得十分乾淨整潔。老鄉笑眯眯地對記者說:“感覺在家養羊比在外面打工好多了,一年下來能有7-8萬元的收入,孩子上學,贍養老人,都不用發愁。”

“別看同樣是養羊,裏面學問可不少。知道爲啥咱村的羊肉質好,受歡迎嗎?”高貴軍故意賣起了關子。針對周邊地區喜歡喫羊肉的習慣,高貴軍在帶領大家發展鄉村旅遊的同時,鼓勵大家發展養羊產業。一得空,高貴軍就請教養羊專家,另一方面他買來了一大堆養羊的科技書籍研究如何在提升羊肉品質上下功夫。一番探索後,高貴軍指導鄉親們改變傳統粗放式轉爲科學養羊,由單一拴養、放養改爲科學建圈。圈舍要保持乾燥通風,陽光充足,以減少羊的病死率。餵養當中,以玉米、紅棗、草料爲食,不添加任何飼料,天晴了把羊趕在坡上餵養,下雨了就在家裏喂玉米稈和乾草。同時嚴格控制羊的出欄率,年齡在一年以內,體重80斤的羊羔,肉質最爲鮮美,價錢最好。

“對於貧困戶,我們積極支持他們用好金融扶貧貸款。”高貴軍說。55歲的村民任建新就搭上金融扶貧這班“致富車”。他說:“2018年,我貸了5萬元,買了30多隻羊,不到一年時間我不光還了貸款,還掙了3萬元。養羊比種莊稼強多了,感謝共產黨這樣的好政策。”

“在寨灘,像任建新這樣的村民不在少數,通過發展鄉村旅遊和養羊,如今我們村人均收入達到6200元。” 從一個留不住人的貧困村到遊客紛至沓來的旅遊村、養殖產業方興未艾的富裕村,高貴軍堅信,只要沿着習總書記“三篇光輝文獻”的指引走下去,一定能奏響旅遊強村、產業富民的樂章。(阮興時)

來源:呂梁日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