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王欣/ 通訊員:方序、周昀潔

轉載請註明來源:

杭州交通918(hzfm918)

醫學診斷的過程,本質上就是一個尋找發現的過程,每一種致病因素在導致疾病的過程當中,就好像罪犯犯案一樣,都會留下蛛絲馬跡,需要醫生仔細搜尋,嚴密思考,特別是在診斷一些罕見的特殊疾病的時候,其費神費力的程度,毫不遜於福爾摩斯。

最近,浙大二院神經外科的醫生們,就遇到了一個特殊的病例,當了一回“福爾摩斯”。

極爲兇險

年輕媽媽發現腦子裏一個圓圓的病竈

小魚(化名)是一位28歲的年輕女性,有個3歲的女兒,一家人生活其樂融融。1個月前,小魚開始出現頭痛、頭暈的症狀,並且症狀越來越重。家人陪她到當地醫院檢查,頭顱CT和磁共振發現小魚的大腦裏藏着一個圓圓的病竈 。醫生說,可能需要開顱手術,這可把大家嚇壞了,聽說浙大二院神經外科省內最好,小魚和家人很快慕名而來。

小魚腦內的腦膿腫

接診的神經外科林邵奇醫師詳細詢問了病史,查看了小魚的磁共振片子,並向主管的陳景森副主任醫師和嚴鋒副主任醫師彙報病情。“從片子上看,小魚的大腦裏確實潛伏着一個圓圓的病竈,”陳景森說,“她得的是腦膿腫,這種疾病就像在人的大腦裏面裹了一包膿液,十分兇險!

腦膿腫

爲顱內膿性感染病竈,可由細菌、分枝桿菌、原蟲、蠕蟲、真菌等引起,患者的症狀及體徵因膿腫的數量、位置及大小而異。每年每十萬人中就有 0.3 到 0.9 人發生腦膿腫,對於艾滋病患者等高危人羣,腦膿腫的發病率相當高。

“從小魚的片子上看,病竈體積大,周圍還伴有嚴重的腦水腫,需要開顱手術切除病竈,”嚴鋒副主任醫師說,“但是這個腦膿腫的始作俑者到底是什麼,還是一樁“懸案”。”

住院期間,醫生們發現了個很特殊的情況:正常人的氧飽和度有100%,而小魚在吸氧的情況下,氧飽和度也只有85%。

這個指標很驚人,因爲正常人如果氧飽和度只有85%,就是嚴重缺氧,可能會造成昏迷。比如正常人去西藏等高海拔地區,缺氧了就只能躺着了。但小魚在85%的氧飽和度下,除了膿腫引起的陣發性頭痛外,竟沒有其它不適感,可以自己喫飯、洗衣、洗澡等。

“這說明小魚的身體已經對缺氧的狀態非常‘習慣’了”。瞭解這一情況之後,嚴鋒副主任醫師覺得事情沒那麼簡單:“她可能合併有其它的疾病。”

抽絲剝繭

發現隱藏20多年的疾病是罪魁禍首

神經外科徐航哲主治醫師進一步詢問病史,小魚終於說出自己從小就患有心臟病,但是對心臟病的具體情況一概不知。對此,醫生們進行了進一步的檢查。

小魚的檢查顯示:

胸部X片——提示心臟體積巨大。

心臟超聲——提示單心室,房間隔缺損。

由此可見,小魚還患有非常複雜的先天性心臟病

當“破案”進行到這一步時,似乎有一些特別的線索出現了。先天性心臟病這一點,引起了主診醫生的警惕。

“先天性心臟病會導致這位患者的血液循環和正常人不同,而正是這個不同,導致她比正常人更容易感染細菌。” 嚴鋒副主任醫師說。

可是,心臟和大腦是兩個器官,相隔又那麼遠,爲何先天性心臟病會在大腦里長出膿腫呢?

圖文科普時間

正常人的心臟有兩個心室:左心室和右心室。

正常的血液循環是全身血液先流到右心,接着流入肺吸收氧,再流到左心,最後去到全身組織。

左心和右心的循環是分開的。

但是小魚只有一個心室,她的一大部分血液直接在全身和心室間循環,沒有經過肺的過濾,這導致全身組織中的細菌可經血液循環到達全身各個重要器官,包括腦。

自然界經過漫長的演化,從單心房、單心室的魚類,最終演化出了具有雙心房、雙心室的哺乳動物,包括人類。而有一些動物天生就有着雙心房、 單心室的“不完全循環”系統,其中青蛙就是非常典型的一種。 因此,從這方面來看,小魚的血液循環系統和青蛙存在着相似的部分,都是單心室循環。

由於這異於常人的血液循環系統,小魚得腦膿腫的概率就比正常人要高多了。細究原因,陳景森副主任醫師認爲主要有以下兩方面。

第一,小魚的身體長期處於慢性缺氧狀態,紅細胞增多、血液粘稠、流速慢,容易導致細菌滯留和生長。

第二,部分帶着細菌的血液未經過肺部毛細血管的過濾,可隨着血液循環直接進入腦部,在大腦中形成感染竈,進而發展爲腦膿腫。

發現真相

感染的元兇可能是一顆頑固的青春痘

走到這一步,我們基本上了解了腦膿腫這個“罪犯”的“犯案過程”,但是“元兇”,也就是感染的源頭,究竟在哪裏呢?

真相只有一個!

嚴鋒注意到,小魚的臉上有一顆“青春痘”特別顯眼。經過詢問,小魚說這顆青春痘已經有很長時間了,非常頑固,自己偶爾去摳一下,但一個多月了一直沒好。

“破案”到這裏,這樁懸案的“元兇”很可能就是這顆痘痘了。嚴鋒猜測,很可能是小魚在擠痘痘的時候,痘痘裏的細菌進入了血液,因爲小魚自身的特殊狀況,細菌長驅直入,進入腦組織,繼而引發了腦膿腫。

經過充分的術前準備,陳景森和嚴鋒在顯微鏡下爲小魚實施了開顱手術,將膿腫“連湯帶殼”一併徹底切除。

經過一段時間的康復,小魚已經恢復了健康,目前已經順利出院了。

值得警惕

生活中要養成良好的健康習慣

小魚這個案例有很大的特殊性,雖然大部分正常人不會遇到這樣的情況,但是日常生活中,我們還是要提高健康生活的意識,對自己的身體負責。

重視日常健康檢查,對自身的基礎疾病要有足夠的認識,並且進行規範的治療。

建立個人健康檔案,在疾病發生的時候,能夠幫助醫生儘快得出準確診斷。

細菌、病毒等往往從小處感染,養成良好的健康和衛生習慣,可以幫助我們對抗細菌、病毒,增強體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