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中天一柱三聖塔” 河南這個千年古縣實至名歸

數千年的文化沉澱,在中華大地上留下了許多不朽的傳說。“金塔水井通東海”;“三聖塔,地接天,壘塔不用刀砍磚”……這些傳說描述的就是“三聖塔”。

三聖塔在原天寧寺舊址上建立起來的,該寺始建於隋代,時名長壽寺,唐武后時易名大雲寺,金代又易名爲天寧寺。關於“金塔水井通東海”,塔內有石刻“玉泉龍宮藏”;關於“三聖塔,地接天,壘塔不用刀砍磚”,塔的用磚,皆爲量身定燒,自然不見刀之痕跡……

傲然挺立800餘年的三聖塔作爲“中天一柱”,是沁陽的文化座標,早已化入沁陽人的血脈。

沁陽市位於河南省西北部,因故城位於沁水之北而得名,爲中國首批"千年古縣",自古爲豫西北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是晉豫交通的重要門戶,素有"覃懷古郡,河朔名邦,商隱故里,樂聖之鄉"的美譽。

沁陽曆史悠久,夏爲覃懷首邑,商屬京畿重地,周稱野王邑,漢爲野王縣,隋改河內縣,明清爲懷慶府所在地。

悠久的歷史,在沁陽留下了很多歷史遺蹟。境內有天寧寺三聖塔、清真北大寺、朱載堉墓等國保單位3處,有嗩吶、懷梆、高抬火轎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3個,有新石器時期仰韶文化捏掌遺址、龍山文化崇義遺址等古文化遺址23處。

沁陽人文薈萃。“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等窺知人口的名句就是出自晚唐著名詩人李商隱,其原籍就是沁陽。除了唐代大詩人李商隱,元代科學家許衡,明代科學藝術巨星朱載堉,倍受臺灣人民敬仰的清代名吏曹謹,二十四孝中的楊香、丁蘭、郭巨,狼牙山五壯士之一宋學義等均出生或生長在這裏,其中有56位被列入國家歷史名人典籍。

沁陽物產豐富,風景秀麗。沁陽處於黃河、沁河沖積平原,北枕太行,南瞰黃河,境內有河南省十大景區之一神農山、休閒度假勝地丹河峽谷、道教上清派祖庭二仙廟、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黃花嶺等衆多風景名勝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