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向以稳健著称的债券基金,近一个月来却在扎堆亏损。

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6月7日,在数据可查的3240只债券基金中,近1个月回报为正向收益或0的债券基金仅有261只,其余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亏损,可以说有约92%的债券基金近1月回报出现了亏损。

细分债券基金类型来看,无论是中长期纯债型基金还是短期纯债型基金,都出现了大面积亏损的情况。1982只数据可查的中长期纯债基金中仅有171只近1月回报为正收益或0,303只短期纯债基金仅有18只近1月回报为正收益或0,亏损幅度在-2%到-3%左右。

众所周知,在资产配置中债券资产可以起到稳定器的作用,是获取长期收益、规避股市风险的主要方式。在目前行情下,股市震荡回升却依然没站上3000点,货币基金收益率持续走低,银行众多理财产品不再承诺保本保息,于是债券基金成了众多投资者规避风险、追求稳定收益的选择。那么,为何在当下债券基金丧失了稳定器的作用?

影响债市波动的最主要因素是"市场利率"的走势,两者呈反向关系,即市场利率上涨时,债券价格下跌,市场利率下跌时,债券价格上涨。

举个例子,如果市场利率从3%上升到4%,新发行的债券票面利率就高。但投资者手里持有存量债券利率固定还是3%。如果要卖出债券,只能在价格上贬值,来增加收益率。反之市场利率从4%降到3%,新发行的债券票面利率低,存量债券的利率还是4%,相应地债券价格也会变得更值钱。

而市场利率是指由资金市场上供求关系决定的利率,此前央妈进行一系列的降息、专项再贷款、定向降准等措施,市场资金流动性持续宽松利率下行,这也是前期债券市场表现较好的原因。

而随着国内经济渐进式复苏,政策重心由"宽货币"向"宽信用"转向,货币政策仍将配合财政政策发力,但货币最宽松的时候已经过去,市场利率中枢水平或将震荡抬升。因此,债券市场出现了普遍亏损的现象。

债市跌跌不休,持有债券基金的投资者是应该继续持有,还是"忍痛割肉"呢?有专家认为债市的下行空间有限,如果目前看见亏损就急急地脱手,造成的损失却是实打实的。而拉长投资期限,债券基金或许能够扭亏为盈,从而实现不错的收益。

另外,如果投资债基的目的是为了实现资产配置中的分散化投资,或者为跑赢通胀或短期理财产品,那么前期积累了较多收益的投资者可以考虑获利了结。不过,无论是是继续持有,还是选择抛售,首要考虑的是自身承担风险的能力。

总的来说,债券基金看起来是一种稳健的投资,但是其背后的风险确实不容忽视,此次债市下跌也算是给广大投资者上了一课。对于投资者来说,在以后的投资中要多提升专业能力,关注市场走向,才能最大程度地规避风险,赢得好的收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