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江哥探幽丨小兴安岭,怎一个绿色了得

都说文人喜欢游山玩水,我看这话不错。君不见李白手捻颜须,漫游山水之间,诗句不断从胸中涌出来;君不见徐志摩行走于江南古镇、城市与乡村之间,诗如夕阳下飘来的云彩。

游走与饮酒大概是文人墨客不可缺少的两样东西。我虽然算不上文人,但也愿意与那些有文化底蕴,有文学修养,有天地浩然之气的人在一起,或林间漫步,或开怀畅饮。这次一不小心跌进了一帮“文人墨客”的圈子里,与他们一道来到了黑龙江铁力——这个小兴安岭的门户。

铁力城不大,最明显的佐证是市内的公交车都是小中巴车。铁力城不小,最有力的证明是这里拥有一座全国知名的马永顺林场。

来到铁力城,站在市区的街道上,你感受到的这里的阳光耀眼,空气透明,天空蔚蓝。仿佛你不是站在辽阔的东北黑土地上,而是伫立在青藏高原之巅。究其原因,其实也很简单,因为这里东连伊春,西接大庆,南邻哈尔滨,北枕黑河,巍巍的小兴安岭从东而来,逶迤数百里,森林植被茂盛,空气中氧含量丰富,空气净化率极高,人们通常将铁力称为进入小兴安岭的南大门。所以这里的天更蓝,水更清。

游山本身是人与自然、与文化、与历史的亲近与对话过程。“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婉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沿着山路行走,有人咏出了李白的名句;“春雨楼头尺八箫,何时归看浙江潮?芒鞋破钵无人识,踏过樱花第几桥?”有人记起了苏曼殊的诗句;“不知吞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有人念起了王维的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有人唱起了苏试的诗。在距铁力市三十几公里远的日月峡十九拐的山道上,文人们尽情地抒发着自己的情怀。

由于前一天山里下了雨,上山的路略显泥泞,但正是这雨水洗净了山中的空气,洗亮了朵朵白云,洗绿了崇山峻岭,滋润了游山人的心灵。

走在小兴安岭的山路上,脚下的泥土散发出诱人的芳香,成群的蝴蝶起舞在身旁,数不清的小鸟在密林中沿途为我们歌唱,林荫路上到处是松树、椴树、榆树与白杨。远眺山林幽深,近看草色清秀,耳畔林涛滚滚,四周层峦叠嶂,那山、那水、那树,绿得令人陶醉。

经过40多分钟的攀登,走过了十九道弯,我们终于登上了拱北峰。放眼望去,绵绵山岭犹如绿色的大海,一波接着一波,一浪高过一浪。风吹山峦秀,地涌碧玉光,几株高大而挺拔的红松如擎天玉柱般傲然挺立在山顶。驻足山巅,解开衣襟,任山风抚体,绿色洗面,好不快意!

文人游山,自然也少不了有酒祝兴。我们在山脚下一处几乎湮没在绿树丛中的山区小酒店落下脚,选上一桌再“土”不过的农家菜肴,有野磨菇炖小鸡、山菜炒笨鸡蛋、当地溪水中的细鳞鱼、农家蘸酱菜等,再加上一壶小烧酒,其趣浓浓,其乐融融。

酒足饭饱之后,众人决定去品味一下漂流。

小兴安岭地区可供漂流的河流众多,透龙山下的依吉密河便是其中之一。依吉密是满语,意思是“细鳞鱼密集”的地方。据说这河水发源于小兴安岭锅盔顶,流经庆安、铁力等地,汇入呼兰河,长约100多公里。

来到漂流码头,众人纷纷脱去长衣长裤,换上汗衫短裤,有的人干脆连鞋子也不穿,赤脚跨入了橡皮伐中。我原本打算在河中拍些照片以作纪念,众人皆劝我千万不要带相机、手机、手表等物品,因为在漂流过程中,无论男女老幼,不论是否相识,两船相遇必奋力“相击”,不弄你个浑身湿透才怪呢。

说话间已有人向每只船上发放了几个小铁盆,显然这是为打水仗准备的。可我仍不死心,总觉得在水上漂流近两个小时,一张照片也没能留下实在遗憾,于是决定冒险带一个卡片机下船。为保险起见,我用两个塑料袋将相机包裹起来,并选择了最后才下水,以拉开与同伴船只的距离,避免受到水击。

刚开始漂流时,两岸青山夹道相迎,波光鳞鳞,芳草青青,沿途生长着许多水曲柳、胡桃楸、杨树、柳树和榆树等树木。水面在近乎透明的阳光照射下,泛着如银子般的波光,仿佛无数面小镜子散落在溪水之中,光芒四射,令人不敢睁大眼睛。

溪水时宽时窄,宽处二、三十米,窄处大约十几米。溪流时紧时漫,漂浮在水面上,四周绿树,头上蓝天,世间的一切烦恼似乎都被抛入了这流水之中,随波漂去。在这里可以返璞归真,放浪形骸,在这里可以忘记一切,融入自然。

正陶醉之际,突然发现正前方溪流狭窄处有两位同行每人手持一盆,伫立在那里,犹如二鬼把门般守候着,还不怀好意地冲着我们嘻笑。显然一旦我们的船只在此通过,定会受到“泼天水击”。情急之中,我们急忙将船靠近岸边,用手紧紧地拉住岸边的树枝,以防止船只继续向下游漂去,同时开展宣传,劝说对方放弃不良企图。在僵持了大约十几分钟后,对方选择了和谈,我们乘机逃脱。

一路上右冲左突,东躲西藏,好不容易快到了码头,结果还是遭到了“攻击”,我极力地用身体护着相机,人几乎整个跌进了水里。还好,相机安然无事,不然就看不到这些图片了。

穿着湿透的衣衫,唱着欢快的歌曲,众人在夕阳中走向宾馆。

吉林日报全媒体 记者:杨悦 江哥 口述/供图 编辑:赵树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