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六旬婆婆被環衛車撞成“植物人” 牽出當地怪象:環衛車多未上牌)

6月9日上午10時許,蔣女士來到四川內江市中醫醫院住院部病房,照顧因車禍入院近一年的母親王言秀。站在病牀旁,她朝母親大喊“媽媽,媽媽”並揮手,希望能得到一點點回應。然而,睜着雙眼的母親卻毫無反應……

去年8月7日早上6時許,年過六旬的王言秀在過斑馬線時被一輛無號牌環衛車撞倒,致顱腦、肋骨等多部位損傷,至今處於“植物人生存狀態”。

蔣女士表示,由於自己和妹妹定居在外地,母親治療情況不理想,開始是希望將其轉到南充的醫院進一步治療,現在只想要求對方一次性賠償。她認爲,無號牌環衛車存在安全風險,“這是一個重大的安全責任事故”,希望這個問題引起社會關注,儘快糾正現有不完善的問題。

實際上,內江市城區環衛車輛“無號牌上路”的現象,一直備受當地羣衆關注。

那麼,當地“無號牌環衛車”爲何不上號牌?對此,紅星新聞記者進行了調查走訪。

6旬婆婆被環衛車撞成植物人 當地環衛車多未上牌

內江沒上號牌的環衛車

一場車禍

六旬婆婆被環衛車撞成“植物人”

時間回到2019年8月7日,早上6時許,王言秀揹着腰鼓準備到附近廣場健身娛樂。在穿越一處斑馬線時,她被一輛左轉的無號牌環衛車撞倒,頭部流血不止,整個人失去了意識。後經送醫檢查,王言秀系顱腦損傷、多根肋骨骨折等,當即被送入重症監護室救治。

王言秀在重症監護室接受了長達43天的治療,才被轉到普通病房,接受進一步的治療。

據其女兒蔣女士提供的一份《交通事故認定書》顯示:(2019年)8月7日早上6時56分許,駕駛人楊某某駕駛內江市東興區行政執法管理局所屬的無號牌長安牌輕型貨車,在左轉進入蘭桂大道時,與人行橫道線橫過道路的行人王言秀相撞,造成王言秀受傷……駕駛人楊某某的過錯行爲是造成事故的全部原因,行人王言秀無過錯行爲……

責任認定“駕駛人承擔事故的全部責任,王言秀不承擔事故的責任”。

6旬婆婆被環衛車撞成植物人 當地環衛車多未上牌

責任認定書

蔣女士告訴紅星新聞記者,母親王言秀現年63歲,育有兩個女兒,自己定居南充,妹妹定居資陽,母親一人住在內江老家。事故發生前,母親的身體狀況良好,平日裏除了在親戚家幫忙,還喜歡敲鼓的運動,時常和幾個朋友到附近廣場去敲鼓健身。

蔣女士稱,這場車禍的發生改變了母親的命運。截至目前,母親的醫藥費已花去62萬餘元,欠費10萬餘元,待擔責方繳納。主治醫生鄒佳介紹,王言秀系顱腦損傷,目前處於“植物人生存狀態”,需要專業的護理和照顧。要想恢復,很困難;後續的護理費用巨大。

微信圖片_20200610163938_副本.png

蔣女士的母親處於“植物人生存狀態”,後續護理費用巨大

家屬訴求

要求一次性賠償 質疑無號牌有安全風險

蔣女士告訴紅星新聞記者,經過10個月的治療,母親情況並不理想,因此她和妹妹考慮讓母親轉院。

她認爲,轉到南充的醫院,母親可以得到進一步治療,同時也可避免她在南充、內江來回奔波照顧。然而,“我們要求他們(東興區綜合行政執法局)協助轉院並承擔醫療護理等全部費用,但他們(東興區綜合行政執法局)說轉院後要我們先墊付,不能預支。”所以沒有談成。

蔣女士還提出過針對此事故的“一次性解決”的想法,即綜合各項賠償條款給予一次性賠償。但雙方仍未談成,正在進一步協商中。

6月10日,蔣女士回覆紅星新聞記者,表示經家人協商,如今只有一個訴求,就是一次性解決,因爲“不想去要錢了,要錢太痛苦”。

6旬婆婆被環衛車撞成植物人 當地環衛車多未上牌

事發現場 蔣女士供圖

蔣女士認爲,內江市東興區綜合行政執法局和肇事司機應該是共同承擔全部責任,其中,東興區綜合行政執法局責任最大,因爲是無號牌車輛的所有者和管理者。

近日,她在網絡上發帖講述了該起事故,希望得到關注。她在帖子中提到:“這不僅僅是一次普通的交通事故,這是一個重大的安全責任事故……這些無號牌車有多少不爲人知的事(如何年檢,審車,躲避交規罰款等等),每天有多少這樣無牌不安全的馬路殺手行駛在道路上……”

蔣女士時常想,假如這些環衛車都上了號牌,那麼,駕駛員的駕駛行爲是不是就會更加規範,這次事故是不是就有可能避免?她希望這個問題引起社會關注,儘快糾正現有不完善問題。

關於賠償

部門回應:法律範圍內該賠多少賠多少

對於家屬方的訴求和說法,內江市東興區綜合行政執法局相關負責人在接受紅星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蔣女士在網絡發佈的信息中存在“斷章取義”的情況。

他稱,事故發生後,東興區綜合行政執法局始終積極對待,協助醫院救治傷者,安排專人協助家屬,還請了兩名專業護工。同時,該負責人也向家屬表態,不管情況如何,繼續治療,保障醫療費用。

至於賠償問題,該負責人稱,只要在法律法規範圍內,該賠多少就賠多少,雙方也可以通過司法調解等渠道確定賠償金額。

記者調查

當地環衛車爲何大都沒上牌?

家屬方質疑無號牌環衛車存在安全風險,那麼當地環衛車爲何沒有上號牌?紅星新聞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走訪。

走訪過程中,紅星新聞記者看到接近20臺環衛車,其中無一懸掛有號牌。

① 官方回應:不上牌系多方面原因,主要是排放標準不達標

內江市東興區綜合行政執法局另一位相關負責人介紹,據他了解,包括東興區在內,內江市所有環衛車幾乎都沒有上號牌。以東興區爲例,目前有各類環衛車輛共計70餘臺,全部沒有上號牌。他分析,主要原因還是排放標準不達標。

該負責人說,環衛車輛屬於特種車輛,由於技術參數和排放標準等限制,無法登記上戶上牌。作爲管理方,他們也多次向上級和交警部門反映,希望上號牌,但都沒能實施。近期,按照上級部門的要求,已經梳理了現有車輛,對符合上號牌條件的車輛進行統一上牌。

“經過梳理,我們符合上牌條件的有三四臺。”該負責人告訴紅星新聞記者,按照這次的標準,國五排放標準、重3.5噸及以上的環衛車輛可以上牌。從東興區的環衛車輛情況來看,絕大多數不滿足上述條件。其實,作爲管理方,也希望車輛能上號牌,這樣才能更規範地管理。

6旬婆婆被環衛車撞成植物人 當地環衛車多未上牌

內江城區沒上號牌的環衛車輛

內江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環衛科相關負責人介紹,內江市四個區的環衛車輛分別由各區的綜合行政執法局管理,“沒上號牌”這個問題已經存在很多年,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但是,沒有牌照不影響保險,發生事故是正常理賠;環衛車輛是按照自行編號的方式進行管理。

對於上號牌的問題,該負責人稱,他們多次向交警部門反映,得到的回覆是“現在的系統上不了,我們一直想上”。該負責人還介紹,目前,內江市城區的環衛車有100多輛,但由於來源多樣,有少部分還是上了號牌的,至於上牌與沒上牌的比例情況,“還沒有統計過”。

②交管部門:可能存在不達標便不能上牌的情況

紅星新聞記者從內江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隊車輛管理所一位工作人員處瞭解到,根據2019年7月5日發佈的四川省關於實施第六階段機動車排放標準的通告相關內容:對未達到本通告規定排放標準的機動車,各地公安交通管理部門不得辦理註冊登記。

其中註明有“重型柴油車:自本通告實施之日起,成渝地區四川省區域內註冊登記的重型柴油車(僅含公交、郵政、環衛等城市車輛),應符合《重型柴油車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測量方法(中國第六階段)》(GB 17691—2018)6a階段標準要求”。因此,可能就存在不達標便不能上牌的情況。

對於無號牌環衛車輛在城區上路行駛現狀及其交通違法行爲的查處情況,紅星新聞記者聯繫了內江交警支隊相關科室工作人員,但截至發稿時,未獲對方回覆。

③曾有網友反映內江環衛車沒有上牌便上路行駛,交管部門進行了回覆

紅星新聞記者在內江市人民政府網站上查閱到一條2018年9月17日的網民留言信息,該網民指出:我有個問題一直不明白,爲什麼內江的所有垃圾清運車、掃地車、灑水車等環衛車輛,前後都未按固定懸掛機動車號牌而上路行駛。

6旬婆婆被環衛車撞成植物人 當地環衛車多未上牌

網友留言歷史信息截圖

內江市公安局交警支隊回覆留言稱:交警支隊高度重視,採取以下措施:一是第一時間要求直屬二大隊進行覈實,同時將您反映的情況通報給東興區城管局,加強車輛及駕駛員的日常監督,嚴禁違反交通規則在城市道路上作業;二是深入走訪東興城區垃圾保潔公司,大力開展交通安全宣傳教育,組織相關負責人和環衛車駕駛人學習《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其實施條例等相關法律法規,提高其交通安全意識,督促其自覺遵守交通規則駕駛環衛車上路作業;三是加強巡邏管控力度,依法嚴查環衛車逆行、闖紅燈、拋灑滴漏、亂停亂放等交通違法行爲,確保道路交通安全有序……

④ 去年曾有對於無牌環衛車處罰的公開信息

紅星新聞記者發現,對於“無號牌環衛車”的交通違法行爲,內江交警也曾做過處罰。據內江市公安局交警支隊官方微信“內江公安交警”2019年3月13日發佈的一則消息,2019年3月10日,內江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隊直屬二大隊接羣衆舉報後查處了一輛無牌無證的運渣車在高新區漢安大道東段存在闖紅燈、不避讓正在通過人行橫道的行人的交通違法行爲。

6旬婆婆被環衛車撞成植物人 當地環衛車多未上牌

內江交警查處“無號牌車輛”歷史信息截圖

調查覈實的情況爲:範某某駕駛的運渣車購於2013年3月,至今未到公安機關車輛管理部門註冊登記。在該消息配發的圖片中,被處罰車輛擋風玻璃上印有“環衛”二字。最終,司機範某某被處以罰款400元、記9分的處罰。

相關推薦
  • 莽撞少年無證騎摩托 撞上九旬老人結果......
  • 司機撞倒蹲地玩耍男童致其死亡,撞人後還踩油門
  • 快遞小哥未鎖車 三歲熊孩子偷偷駕車撞進奶茶鋪
李超 本文來源:紅星新聞 責任編輯:李超_NB12814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