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A股首家中藥企業天目藥業扭虧爲盈,卻難逃戴帽之劫

記者 金淼

天目藥業終於扭虧爲盈,卻收到了退市風險警示,6月15日起股票簡稱變更爲*ST目藥。

6月11日晚間,天目藥業發佈2019年報,年報顯示,2019年營業收入2.97億元,同比下降17.1%,淨利潤5011.02萬元,去年同期爲-987.6萬元。

雖然扭虧爲盈,但值得注意的是,公司財務報告內部控制審計機構中天運會計師事務所對公司出具了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根據深交所、上交所規定,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的財務會計報告被出具“無法表示意見或者否定意見”的審計報告,交易所可對公司股票交易實行退市風險警示。

天目藥業今日(6月12日)停牌一天,6月15日起實施風險警示,股票簡稱變更爲*ST目藥。

會計師事務所發現公司存在控股股東及關聯方佔用資金、違規擔保、重大合同未經審批與及時披露、印章管理存在重大缺陷、對子公司管理方面存在重大缺陷、重大前期會計差錯更正等在內的重大缺陷。

天目藥業系杭州首家上市公司,創建於1959年,曾是中國第一家中藥製劑上市企業。雖然手握鐵皮石斛、薄荷腦、河車大造膠囊、珍珠明目滴眼液等知名產品,但是公司近年來在資本市場中因控制權頻頻易主、7次重組7次失敗而廣受詬病。並且自2009年出現虧損後,公司僅在部分年度實現盈利。在2011至2013年間,公司也曾因連續虧損,遭到退市風險警示戴帽。

公司治理方面,2014年因兩獨董在董事會上對議案發表反對意見罷免兩名獨董,引得上交所關關注;2015年收到證監會監管函、《行政處罰決定書》;2016年、2017年分別收到上交所四次、五次問詢函;2018年收到浙江證監局警示函;2019年公司副總經理被判刑、公司董事違法違規披露信息。今年4月,公司又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遭證監會立案調查。

2011年起,有“併購教父”之稱的宋曉明通過長城國匯等四家合夥企業三次舉牌,獲得公司控制權,被看作是天目藥業的轉折點。2013年宋曉明的合作伙伴楊宗昌取代宋曉明,成爲公司實際控制人。2015年,宋、楊二人爭奪近十個月的公司控制權。後以趙銳勇、趙非凡父子的長城集團股接手楊宗昌所持股份,成爲實際控制人暫時落下帷幕。而到了2017年,匯控華澤也開始數次舉牌,與長城集團就控制權展開爭奪。

坊間一度認爲,天目藥業自2010年起的7次策劃重大資產重組失敗,或與公司實際控制人頻繁更換有關,公司逐漸淪爲資本工具。這7次的重大資產重組,標的和公司主業距離甚遠,其中包括房地產、供應鏈、製藥公司、醫藥互聯網等。

2019年轉虧爲盈也並非是業績有所好轉,天目藥業在年報中表示,“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較去年同期上升127.88%,主要是本報告期內母公司收到拆遷補償款17391.85萬元所致 。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