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高考只有27天了,作爲一個走讀生,淑雅都不想回家了!高考本來就讓她緊張覺得喘不過氣來,回家更讓她感覺精神崩潰。

從小到大,她每次參加考試,父母都比她還緊張。高考就更加的變本加厲,一回家淑雅就可以感覺到父母比他還焦慮的情緒。

在他們家,現在淑雅就是珍惜動物,多喘口氣,父母都要問爲什麼,高考臨近父母說話用氣聲,電視機被封印,每天父母就是坐在書房裏陪她複習。

父母越是這樣,淑雅壓力越大,越是不想回家,最終淑雅建議父母改善自己的狀況。

淑雅父母覺得自己很冤枉,自己爲了孩子做了這麼多,孩子不但不領情,還鬧着要住到學校去,哪有這麼不讓人省心的孩子啊。

孩子的不省心和父母的行爲有關

1、在父母看來自己的過度關注和高度重視都是爲了孩子的未來着想,是爲了孩子好。可是在這種關注和重視之下,會加大孩子的考試壓力,甚至讓有的孩子產生心理障礙。

2、孩子很重視父母的行爲,很多時候他們都是以父母的準則來要求自己的,因此家長的焦慮和關注帶來的很可能是消極的結果。

高考前夕父母這些行爲不可取:

1、不上班,在家陪孩子;

2、向孩子的同學,朋友問東問西,打聽孩子的情況

3、經常半夜到孩子的房間查看書桌上的書籍

父母這樣的行爲,除了傳達自己的焦慮心情,還是對孩子的一種不信任。

情緒傳染的危害

心理學研究發現,情緒和流行性感冒一樣是會傳染的。

哈佛大學教授尼古拉斯·克里斯塔基斯和加利福尼亞大學聖迭戈分校教授詹姆斯·福勒曾經一起完成了一個名爲“快樂傳染”的實驗。

他們發現:快樂情緒可以通過人際交往相互傳染,時間最長可以持續1年,影響範圍可以涉及3個社會圈子的成員。但,負面情緒的傳染性更強。

美國的心理學家對5089對夫婦進行了產後調查,無論男性還是女性,都容易患上產後抑鬱症,男性僅比女性低4%。更令人擔憂的是,丈夫如果患上產後抑鬱症,妻子也會被感染,從而減少對孩子的關愛。

在高考家庭,父母管理好自己的情緒尤其重要。

父母焦慮,孩子只能更焦慮!

對於這一時期的情緒,父母可以採取多和朋友溝通,運動等方式來緩解自己的焦慮情緒。父母的冷靜,可給孩子一種非常安全平和的感覺。父母自己放鬆下來,保持和之前一樣的心情,孩子也會隨之輕鬆起來。

如果父母無法調節自己的情緒,還是緊張,則需要掩飾自己的情緒,儘量不讓孩子看到自己的心神不寧,而要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信任和鎮定。

2018年河北衡水的王心儀被北大錄取,在她的文章《感謝貧窮》中描述到,在她高考前夕,沒有輔導班,也沒有父母專門的陪伴,甚至她在假期還要去地裏跟父母一起幹活,就這樣的孩子不但沒有被生活的困難壓倒,而且考出了707的分數!

很多時候,大部分家長太拿高考當回事,不但自己緊張,也讓孩子跟着壓力倍增。

我們這裏有位媽媽,在孩子高考前夕,孩子說:“媽媽,別人家的孩子都不洗衣服,不做飯,你爲什麼還讓我做這些事情呢?”

媽媽回答說:“你不是別人家的孩子,所以自己的衣服自己洗,飯菜你回來的早你做!”

孩子雖然無奈,也只好繼續按照媽媽的要求來了!

高考之後,媽媽給他放假,說:“現在你可以休息一下了,你的衣服我可以幫你洗,飯菜你也可以不做了!”

孩子驚訝的問媽媽:“爲什麼?高考那麼重要的時候都是我做,現在不用我做了!”

媽媽解釋說那個時候看孩子夜以繼日的複習,都沒有時間運動和休息,爲了給孩子換換腦筋,才讓孩子繼續承擔洗衣服和做飯這些事情。同時她知道孩子逆反心理嚴重,當她不把高考當回事的時候,孩子一定會賭氣的想要考個好成績給他們看看。

事實證明這位媽媽的做法沒有錯!

因爲媽媽的故意漠視和強迫孩子做家務,孩子的複習效果比之前還要好,最終不但沒有影響成績,反而考出了好成績。

父母沒有壓力,孩子的壓力就會減少一半,父母控制情緒,孩子的情緒纔會更穩定!

高考,請父母先控制好自己的情緒!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