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時期,蘇州有一名妓叫胡真娘,真娘是她的藝名,不是她的本名,她的本名叫胡瑞珍。真娘,從小容貌端莊,長大後更是豔麗無比。真娘出生於長安一書香門第,自幼聰慧,自小學習歌舞,琴棋書畫樣樣精通。

古代人物影視形象(圖)文:悔昔道來

安史之亂,安祿山叛軍攻陷長安,真娘只能跟隨父母一路南逃。由於兵荒馬亂,真娘在逃到江蘇時不幸與父母失散,孤零零一人流落蘇州。後來被歹人誘騙至青樓。真娘,才華橫溢,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很快便名噪一時,享譽蘇州。真娘一直秉着賣藝不賣身的原則,守身如玉多年,但後來被一富家公子哥看上,強行要娶她爲妻,真娘不願,爲保貞潔最終選擇懸樑自盡而亡。筆者悔昔嘆道,真是:一代佳人蘇瑞珍,琴棋書畫樣樣精,守身如玉才華顯,奈何命舛懸樑盡。

胡真娘死後,被這富家公子哥安葬於吳宮旁側的名勝虎丘。由於真娘是個大才女,又是個大美人,很多人都爲之可惜,紛紛前往她的墓前弔唁她。真娘墓也漸成了名勝,吸引許多文人墨客、大詩人、大才子駐足,在其墓前樹上題詩題詞。

古代人物影視形象(圖)文:悔昔道來

就連被後世之人所熟知的白居易、劉禹錫、李商隱等唐代大詩人也都曾到過真娘墓前題詩,如白居易的《真娘墓》寫道“不認真娘鏡中面,惟見真娘墓頭草。”劉禹錫的《和樂天題真娘墓》寫道“吳王姣女墳相近,一片行雲應往來。”李商隱的《和人題真娘墓》寫道:“一自香魂拈不得,只應江上獨嬋娟。”

像白居易、李商隱、劉禹錫等這般大才子,大詩人都來真娘墓前題詩,就更別提其他文人墨客了,一個個在人家墓前題詩題詞,時間一長,搞得到處都是“亂塗亂畫”之作。蘇州有個叫譚銖的舉人(後成爲唐代文學家),路經真娘墓時,看到這麼多人題詩,譚銖感慨萬千,他想阻止這種行爲,於是他就在顯眼的地方題了一首七言絕句,名曰《真娘墓》,詩中寫道:“武丘山下冢累累,松柏蕭條儘可悲。何事世人偏重色,真娘墓上獨題詩。”

真娘墓(圖) 文:悔昔道來

這首詩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一首極其帶有諷刺意味的絕句詩歌,意思說這裏有那麼多的墓碑,你們因爲知曉真娘美貌,故而只在她墓上題詩,真是一羣好色之徒。譚銖這首詩還真有效果,日後,有文人墨客來到真娘墓前,本想題詩時,卻看見譚銖的詩,便紛紛放棄了題詩的念頭。(文:悔昔道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