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家少閒月,五月人倍忙”,眼下已經進入三夏農忙季節,麥浪翻滾,滿目金黃,一片豐收景象。小麥,作爲我國傳統所說五穀之一,是我國的主要糧食作物,你可知道,小麥雖然在我國已經有幾千年的栽培歷史,但它竟然和玉米、馬鈴薯、辣椒、葡萄等作物一樣,是“外來物種”。

小麥原產於西亞,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兩河流域。據記載,考古工作者在那裏發現了距今大約一萬年的小麥遺存。也就是說,大約一萬年前,西亞地區已經開始種植小麥。在距今七千年前後,傳播到了中亞地區的西南部,又過了大約千年左右才繼續向東傳播到了東亞地區。

然後進入了我國古代文明的核心區域——黃河中下游地區。經過栽培馴化,小麥逐漸適應了我國的土地、環境和氣候,隨後逐步取代了原生的作物種類,成爲旱作農業主要的農作物,進而形成了如今我國如今南稻北麥的農業生產佈局。

至於小麥傳入我國的時間,可以從幾十文獻和考古發現中查找一些線索,譬如在甲骨文以及《詩經》、《左傳》、《禮記》等古籍中都出現關於小麥的記載。另外,從考古發展來看,四千到五千前之前,小麥就已經傳入我國。

由此可以說,我國已經有五千年左右的小麥栽培歷史,小麥和玉米一樣,已經被馴化成我國的主要糧食作物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