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一千個觀衆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樣,如果問一千個人,外星人長什麼樣子,也許也能收穫一千個答案。有人會說,外星人像《阿凡達》裏的那樣,與地球人只是略有不同;還有人說,外星人像《銀河護衛隊》中的“格魯特”一樣,是由植物進化來的類人生物;還有人認爲,外星人長得與地球人很不一樣,也許是《降臨》中的六腳章魚狀生物,也許是其他更古怪的樣子。

外星人長什麼樣,不同科學家也有不同的想法。

多數派:外星人與我們相似

據天文學家估算,宇宙中宜居行星數量達到1022顆,這樣大的天文數字讓我們飽含期待,宇宙中一定還有除了地球人之外的智慧生物,我們不是孤獨的。那麼“他們”長什麼樣呢?英國劍橋大學的進化生物學家西蒙·康威·莫里斯認爲,外星智慧生物可能長得與地球人類很相似。持有這一觀點的不止他一人,連著名物理學家霍金描述過的地外智慧生物的外貌也與地球人相似,衆多科幻電影中塑造的外星人也僅有一些細節與地球人不同。

爲什麼他們都認爲外星人會與地球人長得像呢?

西蒙用演化生物學的趨同演化現象來解釋自己的觀點,趨同演化指兩個或多個親緣關係較遠的物種在相似的生態位(指一個種羣在生態系統中,在時間空間上所佔據的位置及其與其他種羣之間的捕食、競爭等關係)或相似的環境中演化出了相似的性狀或形態學特徵的現象。

兩個物種雖然不像是“孿生兄弟”,但因爲在相似的環境中生存,爲了適應環境,它們的習性和外貌越來越相似的例子在自然界中數不勝數,比如不是鳥的蝙蝠爲了飛翔演化出的像翅膀一樣的翼手、不是魚的海豚爲了游泳擁有魚一樣的流線型身材。因此西蒙認爲,如果外星也存在像人類這樣的智慧生物,他們最終也會佔據與人類相似的生態位,即成爲生物鏈頂端的生物,然後像人類一樣,靠飼養或捕食其他物種生存,因此外星人也會演化出發達的大腦、靈巧的五官和靈活的四肢。

你也許會說,雖然蝙蝠有翅膀,海豚有鰭肢,但它們跟真正的鳥和魚還是長得不太一樣,因此可以推測,外星人也不一定很像地球人。但是自然界中確實有一些物種,在漫長的演化過程中會越長越像。

到目前爲止,哺乳動物中演化程度最高級的就是有胎盤類,其中我們根據親緣關係的遠近分成了四個總目:非洲獸總目、貧齒總目、勞亞獸總目和靈長總目。穿山甲屬於哺乳動物中的勞亞獸總目,是貓和狗的近親,但從外表上你絕對看不出來。穿山甲長着圓錐形的腦袋,小眼睛,尖嘴巴,身披棕褐色鱗片,生活在草原和森林的洞穴裏,晝伏夜出,以長舌舐食昆蟲。這些特徵與它的近親完全不一樣,但卻有一種生物,幾乎是它的翻版,那就是犰狳。犰狳是哺乳動物中的貧齒總目的物種,雖然與穿山甲不屬於一個總目,但它的生活環境和習性跟穿山甲一模一樣,都生活在草原和森林的洞穴裏,晝伏夜出,喜舐食昆蟲。於是慢慢地,它們越長越像:眼睛退化,嘴巴突出,而且它們都身披“鱗甲”,在遇到危險時會不約而同地蜷縮成一團“皮球”。如果光從外表看,穿山甲和犰狳才應該是近親,而不是和貓、狗。

除了動物,植物也很容易讓人混淆。盛夏的池塘中,盛開着一朵朵粉嫩的花朵,它們散發着淡淡的清香,但是這是什麼花呢?是荷花還是蓮花呢?你是否也有過這樣的困惑?其實,不僅是我們分不清,連植物學家也曾經分不清它們。

荷花的拉丁文學名譯爲蓮,所以人們說的荷花和蓮花指的是同一種花,但是正是因爲植物學家曾經搞錯了荷花和池塘中另一種鮮花——睡蓮的親緣關係,荷花纔多了蓮花這個名字。荷花的外形和睡蓮相似,都長着浮於水面的橢圓形葉片和挺立水中的多瓣花朵,所以植物學家們起初以爲荷花和睡蓮是近親,於是就給荷花起了學名叫做蓮花,並將它們都歸類於睡蓮科。後來經過DNA測序才發現,荷花和睡蓮的關係非常遠,睡蓮屬於最古老的被子植物之一,而荷花卻是較新的物種,和銀樺樹纔是近親。

既然關係很遠,出現時間也不同的物種,僅僅因爲它們的生存環境和生態位相似,就能長得這麼相像,那麼外星人和地球人也很可能長得像,對嗎?

少數派:外星人不像地球人

趨同演化到底是不是由環境和生態位決定的,外星人會不會遵守趨同演化的規律,長得與地球人很相似?要解答這個問題,我們還得找一找,爲什麼有些物種間會出現趨同演化現象,只是因爲環境的原因嗎?

美國俄亥俄州西北州立學院的生物學教授傑瑞·伯格曼提出了反對意見,他認爲,環境並不是趨同演化的根本原因。在相似的環境中生存的生物當然可能會採用相同的生存策略,演化出相似的特徵,但也有可能演化出不同的策略和性狀,環境並不能決定生物的適應方式,生物有許多不同的方法來解決相同的問題。

比如我們熟悉的啄木鳥,我們知道它長着長而尖利的喙,舌頭非常長,遍佈刺狀結構,這都有利於它給樹幹打洞,並從洞中將美食——蛆蟲給抓出來。與啄木鳥食性相似但取食工具非常不同的是靈長類動物——指狐猴,它們同樣以樹幹裏的蛆蟲爲食,但它們沒有長長的嘴,取而代之的是一根細長而堅硬的中指。指狐猴的中指是其他手指的3倍長,幾乎全是骨質,外面附着一層皮膚,中指伸進樹洞後能靈活地旋轉,將樹洞中的蛆蟲全部挖出來。雖然它們取食方式相似,但外形卻差得遠。

那麼,趨同演化到底由什麼決定呢?傑瑞的想法是,我們仍然要從基因找答案。雖然在現在看來,出現趨同演化的物種彼此之間的親緣關係已經很遙遠,但在很久以前,許多物種曾經擁有共同的祖先,祖先將基因傳遞到後代中,當後代們來到相似的環境中時,相同來源的基因就會被激活,於是表現出了相似的性狀。而如果物種間沒有相似基因的話,它們可能演化出不同的性狀。

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魏輔文研究員帶領的團隊所做的實驗證明了這個觀點,他們研究的是大熊貓和小熊貓間的趨同演化現象的原因。大熊貓我們很熟悉,它是我國的國寶,分類學上屬於食肉目熊科,而小熊貓並不是指大熊貓的幼仔,它是一個不同的物種,分類學上屬於食肉目鼬超科中的小熊貓科,是鼬的近親。但大熊貓和小熊貓不僅長相相似,食性相似,甚至還共同具有一個特殊的結構——僞拇指。僞拇指不是真正的拇指,而是手掌接近腕部處的一塊指骨的膨大增生結構,有利於它們抓握竹子。因此,研究它們爲什麼都具有這個結構,將能幫助我們理解趨同演化的原因。

研究小組發現,雖然兩個物種在4750萬年前就已經分化了,但它們存在70個左右相似的基因,這些基因決定了大、小熊貓的僞拇指發育和對竹子中必需營養物質的吸收利用功能,而這些基因在其他哺乳動物,比如北極熊、狗、人和小鼠等幾種動物中並不存在。至於爲什麼大、小熊貓喜歡喫竹子,它們的近親北極熊和雪貂等卻喜歡食肉,也與基因有關,大、小熊貓的鮮味受體蛋白基因TAS1R1的功能失活了,北極熊和雪貂的這個基因卻發揮着正常的功能。

如果趨同演化不完全由環境決定,最終原因還是與基因相關這個想法是正確的話,那麼外星人與我們長得完全不同,可能纔是真相。

外星人到底長什麼樣,趨同演化由什麼決定,能不能適用於外星人,也許終有一天我們能解開這些謎團。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