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河南鄭州某公園成爲大爺大媽熱衷的“相親角”。 根據公園的工作人員介紹,這裏平時熱鬧時有三四百人聚集,少的時候也有一二百人。現在疫情稍微好一點,父親們戴着口罩開始出動了,他們拿着A4紙,上面寫着兒女的資料,在相親角里自己牽線搭橋。

這些徵婚啓事中不乏名校畢業和海歸留學人士。

有位阿姨接受了記者的採訪。她說她是瞞着兒子來的,因爲兒子已經30歲了,還是單身。兒子不想讓母親操心自己的感情問題,更不會接受相親這個形式。她只有自己偷偷過來碰碰運氣。

鄭州相親角的火爆,說明了家長過於操心兒女婚戀已經成了正常現象。下面小編就告訴所有盼着子女早日結婚的大爺大媽們,爲什麼越這麼操心越容易適得其反。

1、父母喜歡的對象不一定是子女喜歡的對象。

通常父母給介紹個對象,沒有介紹成功就算了,如果女孩跟男孩見面了,父母嘴上說不操心,實際上會追問這個男孩的工作、工資拿多少、有沒有買房子。等到女孩不想和男孩談了,父母又會唉聲嘆氣埋怨女兒眼高手低。

我的表妹就是相親的受害者。表妹和男方五一勞動節剛認識,聊了沒多久,她每次見面回家母親都會問相處得怎樣,讓人不勝其煩。更誇張的是,才談了一個多月男方家長就要求訂婚,表妹沒有答應。後來到了國慶、過年,她又拒絕了兩次。

表妹的母親也許受到了什麼風,回來就對她說:“如果你要是覺得男生條件不好,就早點拒絕,不要拖着人家。”

母親的話讓表妹很氣憤。想當初母親硬拉着男方去家裏和自己見面。現在又迫於壓力和男方的家人合起來逼自己訂婚。於是表妹果斷拒絕了那個男生。

後來表妹自己通過自由戀愛認識了一個男生,兩人是跟着心走,感情非常好,她這時候慶幸自己當初的決定是多麼正確,如果迫於壓力和自己不愛的人訂婚,後果不堪設想。

2、父母希望兒女早日結婚生子,兒女想的卻是忙事業

現在的年輕人注重事業,他們希望等有了一定的經濟基礎再考慮結婚。有些年輕人更是因爲工作壓力得了“社交恐懼症”,不知道怎麼和異性交往。

年輕時忙於工作,等到三十以後身體和精力都逐漸走了下坡路。而結婚這個事需要做理性的選擇,急不來。這就是矛盾核心,既因爲工作壓力繼續擴大社交,又着急找不到合適的對象被迫相親。這是個足以令人思考的問題。

還有些單身男女是事業拼搏出來了,可是年齡又成了他們的攔路虎。某婚戀機構做過統計,事業有成的男人通常會找年紀比他們小几歲的女性。某些婚介機構就抓住這些成功人士急於求成的心理,讓他們花冤枉錢。媒體曾經報道某男士通過婚介機構尋找合適的對象結婚,沒想到一年下來花了700萬也沒有成功。

還有些單身人士或許已經考慮過這輩子不婚。父母矇在鼓裏,堅持要求他們結婚,反而造成適得其反的後果。

總結

中國式的父母就是過於操心兒女的婚戀問題。當他們把自己的觀念強加給子女,或者不明白子女真正心中所想,容易造成關係緊張。不妨適當的放手,讓他們自己尋找自己的幸福。這樣即使他們找不到也不會因爲婚姻失敗而埋怨父母。別讓催婚成爲父母的一廂情願!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