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世纪末新航路开辟,随着地理大发现的深入,海外殖民与贸易的时代已经到来。

在欧洲,成千上万的舰船正蓄势待发,将在更广阔的领域大展拳脚。

而作为亚洲头号宗主国的大明,根本不会意识到真正的海洋贸易意味着什么。下海经商被视为十恶不赦的重罪,八股科举的状元则是文曲星下凡。不远万里来做生意的外国人被视为蛮夷,而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还沉浸在自己是天朝子民的幻觉中。

明朝士大夫

公元1555年,大明陪都南京城,一个上万守军的城池正被数十名倭寇挑战。这伙倭寇原有三千多人,自登陆之日起,他们一路洗劫了浙江、江苏和安徽等地,两个月时间杀伤官兵四五千人,而这一小股在南京城下的倭寇仅是其中的一小撮。

这场看似以卵击石的战斗,最后却以倭寇一方的大获全胜而告终。据南京翰林院孔目何良俊记载:军士死者八九百,而对方无一人死亡。这无疑是对明朝军队战斗力的一个大大的讽刺。

为什么倭寇战斗力这么强?这就不得不提到一个中国商人:汪直。

西班牙船队

出生于安徽黄山的汪直从小不爱读四书五经、孔孟之道,反而对社会末流的经商非常感兴趣。但中国古代社会一直都有重农抑商的传统,社会普遍歧视经商者,这种歧视在明清时期被发展到了顶点。

明朝的统治者们恪守“片板不许下海”的祖训,施行重税以防止商人团体做大。

于是,汪直就萌生了出海经商的想法,他始终认为“中国法度森严,动辄触禁,熟与海外乎逍遥哉! ”渐渐的汪直团伙就走上了海上武装走私的道路。

汪直作为中间商将西班牙的火绳枪等物资,以及许多西方的先进文化传播到了日本,而西班牙也获得了大量的奇珍异宝。利用海上的“三角贸易”,汪直赚得盆满钵满,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海贼王!

倭寇使用火绳枪

后来的抗倭战争也证明了日本引进的火绳枪明显优于明朝的三眼铳。可以说汪直的海外贸易的确推动了日本古代军事技术的进步。

据《明史》记载:盖江南海景,倭居十三,而中国叛逆居十七也。可见,明朝中后期倭乱的主力还是沿海地区不堪重负的农民。为了生计,为了反抗极端的农本政策,商人、农民与少数日本浪人一起掀起的一场暴动。

汪直本人与我国历史上的其他起义者一样,最初都是反对贪污腐败、横征暴敛的地方官吏,对朝廷还是心存幻想。他曾多次表示希望明廷能放弃海禁政策,允许私人贸易,也曾配合官府剿灭陈思盼等流寇势力。他的所做所为不过是想要挟官府,实现开港互市。

胡宗宪

1558年,时任浙江总督的胡宗宪对汪直实行诏安,汪直满心欢喜地表示:愿效犬马微劳驰驱,为朝廷平定海疆。可惜正当汪直上岸谈判时,却被王本固莫名其妙地抓捕了,紧接着胡宗宪的政敌污蔑胡宗宪私通倭寇,为了以示清白,胡宗宪不得不下令斩杀汪直。

汪直在被杀前曾说:“死吾一人,恐苦两浙百姓。”幕僚徐谓也曾劝谏胡宗宪说:“杀汪直事小,但其手下还有数万海盗,中途变卦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抗倭战斗

果然,汪直死前的预言很快变成了现实。汪直一死,手下海盗失去约束,东南沿海的倭乱彻底爆发!

面对此起彼伏、屡禁不止的倭乱现实,福建巡抚许孚远向朝廷上疏说:“市通则寇转而为商,市禁则商转而为寇”,明朝这才开始调整禁海的政策。不久,隆庆帝宣布解除海禁,允许私人远洋贸易。可由于政策的不稳定性,解禁没几年大明朝廷又回到了闭关锁国的道路上来了。

汪直

设想,如果明朝不杀汪直,而是让他主持海外贸易与殖民拓展。凭借明朝庞大的人力、物力、以及劳动人民的智慧,中国也能在随后的两个世纪里与葡萄牙、西班牙、英、法等国在大洋里纵横角逐,我国近代的百年屈辱史或许将彻底改写。

原创:天秦

参考资料:《明史》、《西方世界的兴起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