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隆元年(公元710年),臨淄王李隆基與太平公主聯手發動政變,誅殺韋后集團。

延和元年(公元712年),睿宗李旦禪位於兒子李隆基,李隆基於長安太極宮登基稱帝,改元“先天”。

唐玄宗

這一年除了唐帝國迎來了一位新皇帝,在洛州鞏縣的杜閒家裏也誕生了一名男嬰,父親杜閒爲杜家的長子取名——杜甫。

少年時期的杜甫,由於家境優越,沒有喫多少苦,這段時間也是他這一生過得最爲安穩的一段日子。

良好的教育再加上天資聰穎,杜甫很快就有了“神童”的美譽。當杜甫五十歲回憶起少年時代的自己時,這樣寫道:

“憶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黃犢走復來。庭前八月梨棗熟,一日上樹能千回”。唐 杜甫 《百憂集行》

長大成人後的杜甫,開始四處遊歷。這段優遊的時間杜甫過得是比較舒心的,但是接下來的日子杜甫就沒這麼好過了。

杜甫

天寶六年,杜甫去長安參加科考卻落選,從此入仕之路便充滿坎坷。在長安的十年歲月中,奔走獻賦,鬱郁不得志,仕途失意,過著貧困的生活,只做到河西尉、右衛率府兵曹參軍這種非常低階的官職。

杜甫雖然生逢大唐盛世,但做官的那點俸祿根本難以維持杜甫一家的日常開銷,在長安的日子變得越來越難過。

舉進士不中第,困長安。《新唐書杜甫傳》

天寶十四年(公元755年),安史之亂爆發,唐玄宗李隆基倉皇逃往成都。

安史之亂形勢圖

戰爭帶來的困苦,讓杜甫一家的生活更加難以爲繼,就在第二年,杜甫的小兒子竟然活活餓死。

就在杜甫兒子餓死的這一年,太子李亨在靈武即位,改元“至德”。

在風雨飄搖之中大唐帝國又迎來了一位新皇帝。

也就在顛沛流離的這一年,杜甫創作了中國詩歌史上不朽的名作:《春望》、《北征》、《三吏》、《三別》。

正因爲對民間疾苦的深刻認識,杜甫報國的初心沒有改變,仍然寄希望通過做官實現自己的理想: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唐 杜甫《茅屋爲秋風所破歌 》

杜甫被貶官

隨後,因爲疏救房琯,惹怒了唐肅宗,杜甫被貶爲華州司功參軍,從此不再被肅宗重用。

這一年,杜甫已經四十五歲。

對仕途心灰意冷的杜甫辭官,前往成都,投奔好友鄭國公嚴武,隨着嚴武去世後,他離開成都,繼續輾轉蜀地,並受到夔州都督柏茂林的照顧,得以在奉節安家。

公元768年,56歲的杜甫想回洛州鞏縣老家,在生命中最後的兩年時間裏,杜甫基本在船上度過。

他先是坐船出三峽,先後輾轉到江陵(今湖北荊州)、公安縣、湖南嶽陽。

大曆三年(768年),時年五十六歲漂泊一生的杜甫感慨萬千,在岳陽樓下寫下《登岳陽樓》:

“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

此時的杜甫既沒有生活來源,也不能回到老家,只好乘着孤舟在江上隨波逐流。

漂泊的杜甫

大曆五年(公元770年),那一年的冬天格外寒冷,在從潭州去往岳陽的小船上,五十八歲的杜甫在貧病交加中逝去。

在生前杜甫就是籍籍無名的落魄文人,他的離去同樣波瀾不驚,在那個羣星璀璨的時代,誰會關心一點螢火呢?

他活着的時候從未享有大名,他沒有李白、王維、高適、孟浩然等詩壇巨宗那樣高大偉岸,也沒有賈至、劉慎虛、沈佺期、上官儀等當紅詩人那樣聲名遐邇。

他永遠都是陪在詩壇大佬們身邊的那個小跟班,陪着他們愉快地喝着酒、唱着歌,真誠地稱讚着他們的詩文,但那些大詩人們卻從未稱讚甚至評價過他的詩

皇帝不喜歡他,同僚排擠他,大佬不提攜他,詩選都不選錄他,這就是小人物杜甫的一生。

但是歷史不會忘記他。

不會忘記他的“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不會忘記他的“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不會忘記他的“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不會忘記那些深入大地、和家國人民緊密相連的偉大詩篇。

《茅屋爲秋風所破歌》

半個世紀後,元稹在故紙堆中發現了杜甫的詩,被他的詩歌深深震撼,他認識到這位不知名的小詩人,纔是上個時代最偉大的詩人,並提筆寫下一篇墓誌銘:

“上薄風騷,下該沈宋,言奪蘇李,氣吞曹劉,掩顏謝之孤高,雜徐庾之流麗,盡得古今之體勢,而兼人人之所獨專矣。使仲尼鍛其旨要,尚不知貴,其多乎哉。苟以其能所不能,無可無不可,則詩人以來,未有如子美者。”

從此,歷朝歷代無不將杜甫視爲詩人的最高峯,“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文章垂世自一事,忠義凜凜令人思”,我們的教材中評價道“杜甫是中華民族的脊樑!”

“詩中聖哲,萬世不朽。”這是歷史給予杜甫的評價。

或許五年,或許十年,或許百年,但歷史終究會給每個人一個公正的評價

反觀和杜甫同時代的那些大詩人們,有些雖不及杜甫但也被後人銘記,而賈至、閻防之流,在當時或許從未正視過杜甫這個小人物,如今早已湮沒在歷史的塵埃之中,再無幾人知曉他們當日的光彩。

能夠光明磊落、毫無愧疚的走完一生,能夠對得起自己初心和志向,在艱難困苦中堅持着自己的信念和操守。

詩中聖哲:杜甫

他不需要任何人證明,不需要任何人歌頌,歷史和人民會記住他們所做的一切,他的精神會代代傳承、生生不息

至於那些個庸碌奸詐、不可一世的帝王將相們,或許他們曾經踩在偉大者頭上,從肉體上去消滅,從宣傳上去污衊,他們以爲他們贏了,但歷史終會證明他們徹徹底底輸了,偉大者終不朽,而他們只會湮沒在歷史的糞坑中,連一抔黃土都不配擁有。

其實,杜甫早就看透了這一切,他曾寫過“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湖萬古流”,不論爾曹們現在多麼囂張跋扈、不可一世,遲早身與名俱滅,和那些歌功頌德一起寂滅。

而那些偉大的人,就像江河大海一樣,他們什麼都不用說,他們就在那裏不息流淌。

原創:天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