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84年甲午中日海战失败以后,台湾地区便落入了日本侵略者的手中。然而大清虽然放弃了台湾地区,但台湾省民众并未放弃自己,他们自日军踏上之日起,便不断与他们斗争反抗。可以说日军侵略台湾史,又是一部台湾省人民轰轰烈烈的抗击史。在众多台湾同胞起义之中,雾社起义可谓是最为悲惨壮烈的起义之一。

话说回上世纪三十年代,台湾省南投县有一个多雾的村庄,因而被起名为雾社。在这个名叫雾社的山乡之中,其居民主要是由高山族演化而来的赛德克族,这个少数民族全部生活在这个许多小村庄组成的村落,全村不过两千多人。

1930年的一天,适逢当地部落酋长莫那·鲁道的儿子新婚,就在所有村民都盛装出席,载歌载舞之际,一个不速之客到来了。这位姓山前的客人乃是横行乡里、作威作福的日本警察,平日里,村民并未少被这些丑恶的侵略者所欺侮。但毕竟今日是一个特殊的日子,所以鲁道的儿子莫那·马宏达只能以和为贵,上前敬酒。

孰料山前仗着日本宪兵队撑腰,丝毫不买账领情,竟然还连续三次打翻了新郎的敬酒。山前的行为无疑破坏了赛德克族的民族风俗,触碰了禁忌,于是马宏达和村民们彻底愤怒,联手痛殴了山前一顿,将其赶出了村落。然而不久以后,山前竟然狗仗人势,要求赛德克族必须交出莫那父子,否则将要踏平山寨。赛德克族的村民们最终被逼得无路可退,最终走上了起义的道路。

为了能够保证起义的顺利进行,村民们经过了一番精心策划,最终决定将起义的日子定在台湾殖民当局所定下的"台湾神社祭"日。之所以选择这天,是因为这天即将来临,且根据以往每年传统,这天雾社的小学都会举行运动会,而周围日本人都会纷纷前来观看。

10月27日,这一天终于到来,一切都有条不紊地进行着。300多名起义的村民先是趁敌不备,偷袭了雾社周围的警察驻地,成功夺取枪械。随后,他们又直接攻入小学运动场。但是村民们并不滥杀无辜,当时运动场有一百多名汉人家长,村民们直接让他们抓紧离去,然后便将当时在场的一百多名穿着和服的日本人全部杀光。随后,他们又沿着日军必经的隘口设下了据点,简单布置了工事,以等待日军的到来。

这场起义,共计杀死了134名日本人。很快日军便得知此事,勃然大怒,总督府当即组织了1100多名警察、800多名陆军以及1300名军夫共计3200人前去讨伐。与此同时,日军还从本土派遣了多艘军舰和飞机运往台湾,海陆空三军同时围攻雾社。

在日军密集的炮火轰炸之下,雾社的许多房屋成了废墟,而起义的村民们也十分悍勇,利用残垣断壁殊死抵抗,未曾露出半分惧色。但是雾社的百姓们又怎会是飞机大炮的对手呢?很快,力有不逮的赛德克族起义村民便只能退到山林之中打游击。当时村中的老弱和妇孺们为了坚定亲人们的奋战决心,不给他们拖后腿,竟然按照民族风俗,在密林之中慷慨自缢,场面悲壮而凄凉!

村中的青年们强忍着悲痛,在山中的岩穴之中进行扼守。这些洞穴凭借陡峭的崖壁易受难攻,里面还屯放有不少米粮用水,日军竟然在长达一个月时间内也难以攻克。期间日军也曾对他们利诱劝降,但村中的男儿没有一个孬种。

于是,泯灭人性的日军竟然动用了生化武器,对山洞投放了毒气弹,使得起义军死伤惨重。最终,弹尽粮绝、损失殆尽的赛德克村民们起义失败,随后他们更是遭遇了日军惨无人道的大屠杀,原本两千多人被杀害得只剩五百余人。而存活的村民也被集中迁往雾社的其他村社中严加看管。

次年,行下恶果的日军为了避免死灰复燃,竟然借刀杀人,挑动了起义村社的居民和其他雾社村民之间的矛盾冲突,于是赛德克的村民最终又有一半人遭遇了手足的残杀,雾社的六社最终只剩下298人。而这次的悲剧被称为"第二次雾社事件"!但纵然如此,日军仍旧对他们始终不放心,以至于到了1937年,历经六年时间,六社残众只剩下230人!

到了40年代,有人发现了起义军首领莫那·鲁道的遗骨,日军当局竟然连死人也不放过,竟然将这具残骸制成标本,用于实验。直到多年抗战结束以后,人们才得以将这位中华民族的英雄入葬,而1930年的雾社起义也成为了台湾省抗击日寇最为惨烈的斗争之一,被中华民族永远铭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