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是當今世界的三大宗教之一,跟其他的宗教一樣,佛教也有不同的流派分支,佛教的主要流派分支有:漢傳佛教、南傳佛教、藏傳佛教。跟其他的宗教一樣,不同的流派所秉承的宗教教旨是不太一樣的。“宗教”是一個近現代名詞,定義爲:人類發展到一定歷史階段出現的文化現象,屬於社會特殊意識形態。有學者認爲,“宗教”一詞源於佛家“分教開宗”之說。

宗教是一種社會羣體,因爲某個共同的崇拜而聚集的羣體,宗教思想向他的信徒們輸出精神寄託和終極關懷。宗教式崇拜的形成,必定會包含有兩個方面的內容,一個是明確的崇拜對象,一方面爲讓信徒們產生崇拜的理由,也就是教義。在這兩個方面的因素中,崇拜對象比崇拜的理由更爲重要,崇拜的對象是一個宗教的主要標誌,而給出的崇拜理由卻可以因爲不同的流派而有所不同。

“宗教”一詞源於佛家“分教開宗”之說,是因爲當時的佛家影響力最大、影響的範圍最廣嗎?其實即便是在中國,佛家的影響力也遠不如儒家。“宗教”一詞之所以源於佛家,是因爲佛家所形成的派別最多,“分教開宗”的演化最多。爲什麼要分教開宗呢,因爲不同的流派所能給出的崇拜理由是不一樣的。既然所秉持的教義是不一樣的、所能給出的崇拜理由是不同的,那爲什麼又都能被稱之爲佛教而沒有異議呢?因爲他們的信仰對象、崇拜對象是一樣的。

不管是漢傳、南傳,還是藏傳,都被稱之爲佛教,因爲他們的信仰對象都是“佛陀”。那麼佛教的漢傳是因爲漢地的人民有了對佛陀的信仰需求、崇拜需求,才得以傳入漢地的嗎?第一部傳入中國的佛經是《四十二章經》,而在四十二章經的經義中,卻有着明顯反對崇拜的佛法義旨,白馬寺也只是一個譯經之所,而並不是進行宗教活動的場所。在完成宗教化後,“寺”成了表示宗教活動場所的名稱,但是當初白馬寺的“寺”卻並沒有這一層含義。“寺”是一個機構的名稱,比如“大理寺”,“白馬寺”只是一個譯經的機構。

可見呢,佛家文化的傳入,並不是由於信仰的需求,佛家文化的傳播一開始只是文化傳播而並不是宗教傳播。熟悉佛家經典的人都該明白,佛陀是反對個人崇拜的,佛理也是明確反對癡迷於表相、執著於形式的。這些佛法義理在遺教三經中表達的最爲清晰,在其他的經典中其實也都有述及,只是因爲篇幅的原因,容易被讀經的人忽視而已。

佛家學說傳入中國後,在中國文人的解讀中逐漸地宗教化了。當時的普通民衆多不識字,他們既不會有機會讀到佛經,也是讀不懂佛經的。他們對佛家文化的瞭解需要經由文人的解讀,每一次解讀的過程,其實也是對經義進行取捨的過程。只要解讀佛經的人並沒有達到佛陀一般的智慧高度,只要解讀佛經的人有自己的習氣喜好,那麼他對佛經的解讀就都會有所取捨。聽經民衆的習氣喜好又會對這些解讀再進行一番義理上的取捨,而民衆們的取捨卻會遵從對無助的彌補,生活艱辛的他們需要獲得精神上的慰藉。

在科技不夠發達的古代,古人大多有精神迷信的需求,那些解讀佛經的文人也不能例外,因爲沒有佛陀一般的智慧,他們對佛法的義理並不能圓融通達,在他們對佛經的解讀過程中,有利於宗教化形成的經文被反覆地斷章取義,迷信成分不斷地被放大,相應的佛家的正法正理卻在不斷的解讀過程中逐漸地被人所忽視。

佛陀的佛法是反對宗教化的,所以呢佛法在印度走向衰微,而看似發揚光大的漢傳佛教,其實只是佛家文化走向衰微的另一種形式。佛教只是以“佛陀”爲崇拜對象的宗教體,並不必跟佛家的正法有必然的關聯。因爲“正法”一定具有“唯一性”,“正法”一定不能支持“分教開宗”。

釋迦牟尼的僧團,只是一個學習羣體、是個教育羣體,而並非宗教組織。宗教化是因爲解讀人的需求而解讀出來的產物。宗教化的過濾,留下的是著相的執取,濾掉的是佛家文化中最理性、最精髓的部分。

學習佛家文化,一定不能一味注重宗教形式,一定要讀佛經,讀佛經原譯,不能看別人的解讀,因爲別人的解讀中一定會帶有知見,帶有曲解,帶有習氣的取捨放大之處。

願您早證菩提

弟子周襄寫於離生別苑 2020 05 08

相關文章